美文网首页大熊自留地从容小主文学院读书笔记散文
读书笔记︱《蒲公英的春天》第2章差点出事:学习细节描写

读书笔记︱《蒲公英的春天》第2章差点出事:学习细节描写

作者: 星海月浅浅 | 来源:发表于2024-02-02 17:28 被阅读0次

《蒲公英的春天》第2章,主要讲述女主角蒲小锁担心女儿出事,急急忙忙赶回家的过程。短短的一段路程,作者用了2000字去描述,其中大部分的内容就是细节描写。

关于细节描写,可以分为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其中正面描写包括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神态等,侧面描写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动作描写是最生动最直接表现人物的,展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而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则是从侧面衬托人物心情,渲染气氛。

这个章节的细节描写主要包括四方面:动作描写、自然环境描写、社会环境描写、语言描写。

蒲小锁是因为担心女儿,才急忙赶回家。从出门到回到家的一路上,作者使用了很多动作来表现主角的急切,例如“裹”“拉”“扣上”“勒”“匆匆转身”“跑”“掏”“抖”“叼”“插”“打开”“推”“摸”“拨出”“塞”“蹬”“打开”“拉开”“寻找”等。

这些动作,不仔细分析,还真的没想过有这么多。我在写故事和小说的时候,描写人物之时总感觉干巴巴的。蒲小锁从出门到回到家,其实也就几个场景,出门、找到车、骑车、停车、开门,可作者却能够将所有细节都描述得如此清楚。看着这些文字,眼前就有画面出现,好像电影一样,展现在自己面前。

当天是清晨时分,冷空气无孔不入,天灰蒙蒙的,没有一丝阳光。周围雾霾弥漫,街道上的信号灯也看不清楚,私家车走得很慢,可蒲小锁骑车的速度却不比私家车慢。这一段属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相结合的描写,烘托蒲小锁内心十分着急。大雾天也为后来蒲小锁差点出车祸埋下伏笔。

回到家后,通过对屋内环境的描写,一个小小的家,黑乎乎的墙,毛坯的地面,也能猜测到蒲小锁和女儿的生活状况。

语言方面的描述,则是通过一个矛盾冲突来表现。蒲小锁因为心急,骑车过程中也没有注意信号灯,跟着私家车直接就转向。突然一道急刹声响起,引出了下一个人物。

那是一个女人,开着一辆白色的轿车,因差点撞上蒲小锁破口大骂。但这个女人并不是得理不饶人那种人,虽然因蒲小锁吓了一跳,很生气,对蒲小锁还有莫名的关怀。这个情节,主要通过语言来描述。

这个地方,应该还留了一个线索。蒲小锁觉得自己对这个女人莫名地熟悉。

“……仿佛那张脸在哪里见过似的……但是那张画着精致妆容的脸庞,蒲小锁当时记住了。她总觉得这张脸,就在她的生命中存在很久似的。”

我猜测,这个女人在这部作品中,应该也是一个角色人物,至于重不重要,那得要看作者安排。

文章的最后,蒲小锁回到家,找到了蜷缩在被窝里,似乎睡得正香甜的女儿。她感到心安的同时,那种紧张的恐惧又转化成了恼羞成怒。

“恼羞成怒”这四个字,就是这一章节的结局。这应该算是预留的悬念。下一章,蒲小锁是不是会因为“恼羞成怒”,冲女儿发怒。也有可能女儿只是“应该是睡得正香甜”,事实上却是生病了,所以打了几个电话,都醒不过来。

阅读完这个章节,我突然有一种灵感,有一种感觉,这不就是一篇微型小说吗?

“微型小说是小说的样式之一。亦称‘一分钟小说’‘小小说’和‘超短篇小说’。它的显著特点是篇幅短小、人物少、故事情节简单,只截取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某个片段或某个场景进行横断面的描写。”

据说微型小说的字数是几百字到一千五百字之间,情节紧凑,结构精巧,主要是刻画人物,深化主题。

我平常也写过一些短篇小说,却一直不敢动手写微型小说,主要就是我不会刻画人物。之前我还特意学习过冯骥才先生写的《泥人张》,那写得真传神啊,我却不得要领,总是学不来。

阅读这个章节后,我反而觉得,其实长篇小说里的某一个章节,也可以是一篇微型小说的。想要写好长篇小说,也不能忌讳微型小说,就不去触碰,那样长篇小说也会写不好。

写一篇细节分析的文章,没想到还成了“剧情猜猜猜”。从容小主的《蒲公英的春天》其实已经上架喜马拉雅平台,只是我一直没有听广播,对于故事情节,是一概不知的。故事到底会怎么走向呢?这样猜测挺有意思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蒲公英的春天》第2章差点出事:学习细节描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tsta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