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别有一番文境。”
这是曾国藩谈“欲学为文”时的一个“亮语”。梁启超先生抄录此嘉言时的“按语”为:“此又不惟学文为然也。”亦即一切皆如此。我的理解则是,“为文”即是做人,作文与做人其道一也。
何以“别有一番文境”?曾公的方法是:“扫荡一副旧习,赤地立新。”这是绝对性地考验人和挑战人的。其实,仔细想想,也非难事。关键在于弄清楚“旧习”到底给自己带来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新时代新形势下,“旧习”还能带来多少利弊。把这样的问题梳理清楚了,抉择是不难的。若说有难点,则是难在“赤地立新”的能力——办法上了。“办法上的难点”大概在于是否勇于、善于向理论与实践学习并学以致用罢了。
不学习,是会“旧习”一生一世的。
【2】
在交朋友上,何以“别有一番文境”呢?曾文正公也给出了一个方法:“互相箴规,以过相砭,以善相养。”这也是极为考验人、挑战人的。其中,过于“自尊”“自满”“自傲”是为“坎儿”。再加上“面子文化”,难度就更大了。那么,无路可走了吗?我想,最好的路子还是“日三省吾身”吧!不“他治”,只有“自治”了,根本也在于“自治”。
【3】
在做事成事上该怎样“别有一番文境”呢?曾公给出的方法是:“功不独居,过不推诿。”这似乎是不难做到的,但却逼近了“最难点”——当功过关乎切身利害时,特别是“货币金银”时,难度就更大了。“名”可以不“独居”,“利”呢?可以揽过毁誉,“利”呢?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对待,怕是这个问题的更为关键所在。
如上,对于普通百姓大概是关系不大的,但对于成功人士,特别是显赫的企业家,利害关系就相当重要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