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欲学为文,当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将前此所业荡然若丧其所有,乃始别有一番文境。”
这是曾国藩在书信中与刘霞仙“论写作之道”,字面看是这样的,但真的仅是“写作之道”的论谈?
“扫荡一副旧习”
“别有一番文境”
“对联”地看,若再将“赤地新立”作为“横批”,则已是一种高妙笔法了,此“书札摘抄”即为写作范本。
自小学三年级开始就每周有“作文课”了,直至高中毕业,这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因此,问题就是:
作文,“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别有一番文境”,容易吗?自己在中小学生涯中做得怎样?
做事,“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别有一番文境”,难不难?自己在职业生涯中经常是这样的作为吗?
做人,“扫荡一副旧习,赤地新立,别有一番文境”,谁人能此?如是,不是卓越杰出之人生?

作文,是在训练个人结构型、体系化地做事能力。个人在受教育多年后,该有这个幡然醒悟吧?
若像作文一样“龙头,猪肚,凤尾”地做事,岂不是更为漂亮的专业或职业身手?“作文的逻辑”在个人,有没有转化为专业工作的规则、职业发展的硬道理呢?是否呈现像作文一样的“能手——硬手——高手”的路线?
作文就是做人,人生就是一场写作。在整个人生途程中,自己到底写作了几首为人朗诵的诗歌?自己的人生故事可以写成几篇小说?自己是自己人生戏剧的编剧、导演吗?亦或,自己的人生是否编入了他人的精彩戏剧?
何以能够将“旧习荡然丧其所有”?曾公在此条“书札”中是未言明方法的。对此,我倒是想起了当代著名哲学大师孙正聿先生的“三个跟自己过不去”,是为一种“扫荡法”,故而也“嘉言钞”如下:
“我在自己的写作过程中,最为看重的有三个东西,一是思想,二是逻辑,三是语言。所谓‘思想’,就是要有独立的创见,这就需要‘在思想上跟自己过不去’;所谓‘逻辑’,就是要有严谨的论证,这就需要‘在讲理上跟自己过不去’;所谓‘语言’,就是要有优美的表达,这就需要‘在叙述上跟自己过不去’。写作是艰苦而又快乐的创作过程。”
总是让自己“过的去”呢?是否依然故我,我就不再说与写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