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第四日琐记|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2018年10月4日,晴,周四
原定六点的铃声没有听见,自然醒应该是七点半了,洗漱完,拿一盒牛奶和一个苹果就往楼下赶,车已出院子,走到卧龙路口。天色不错,阳光和煦,匆匆赶车,只好做了站公共汽车才节省了几分钟。
卧龙岗的人和这个节日很匹配,车流行人络绎不绝,不停的有人指挥停放车辆,就是对面的六角塔周边的算命先生也忙的不可开交,顾不上祭拜。之前,见过放着萨克斯《回家》和祭品,烧着香,雾气腾腾。
余沟的样子大概是一周一个样子,每天去多看不到明显的变化。窗外的鸟鸣啾啾,看起来只等着追风逐日。桌子上绿箩长的颜色更好,打开电脑查一些图片,我在穿过引水渡槽的时候拍下来照片。
1
把昨天的琐事记下来,又把那天吕老师推荐的新生街老李的讲述,记了记,个人感觉还是缺点什么,也许缺点就是特点吧。这个要饭逃荒出身,历经沧桑的离休干部,来牌、练功、散步、玩牌、喝酒,规律的生活让他看起来神清气爽。
郭永一家要来南阳,这个大学同学,上学时字写的好,又会事,结婚又早,虽偶尔联系,但终究不如见面聊聊更好一些。匆忙在朴食坊定了房间。等我从余沟回去的时候,他们已在饭店等候。
多年以后,同学之间毫无违和感,也毫无陌生感,以前的小事,就会浮现在眼前,能够找到我们曾经失去的青葱岁月,还有些共同的经历琐事。人到中年,儿女长成,心态还是交流碰撞一下,才觉得生活有味道。
2
因为和博一起来过一次,那还是开古宛城生态保护座谈会的时候,薛莲老师推荐郝娟老师来参加活动,给这个活动很多支持。更为可贵的是,是按照自然生态的理念去给食物重新定义,这是个不错的选择。
简朴的设计理念,自然的食材,独特的风味,吃到饱。饭罢,离孙家楼紧,有必要去一次,算是一个喝茶聊天的去处。因为就在闸口桥两边,穿过窄窄的护城河小桥,顺着青石板台阶拾级而上,不管是那个角度,这个落差肯定是有故事的地方。
马道挨住孙家楼,一个门牌写着卫生之家的门口,仙人掌很有风格。而孙家楼一号院的夹道里,细长狭窄的夹道里,走来走去都是一个风景,尽管南侧的房子很高。
3
孙家楼的石匾牌,门楼,屏风,匾额,一股古风古韵蔓延。石榴之后,只有桔子和柿子挂在枝头,而两天光景丹桂飘香。桂花分金桂、丹桂,丹桂花色铁红味稍淡,而金桂花色浅而味更浓。上天在植物的方面也是兼顾的。
每一个到孙家楼聊聊的人,都带着对孙家楼和益博社会工作的好奇,是什么,为什么,总在心里嘀咕。但一一介绍社会工作,这是一个过程,也是一个传播。让种子在每个人的心中发芽。
一个自己的院子,一个自己的爱好,是每一个人的愿望,可以干一些有意义的事,度过美好的余生。坐在家里,聊聊生活的想法和愿望,只要梦想在心底发芽,实行就有可以看到的未来你。
4
郭文学老师来电,一起聊聊最近的工作。嘉靖南阳府注因为家里事,无心去做。这是一个过程,毕竟相濡以沫几十年。还有零零碎碎的事,譬如谢孝之类,这些风俗很重要。
又谈起了南阳民间名人麻鸦雀、老五邵、大金牙,聊起了南阳的乌鸦之多,放学在南阳城里盘旋。说起了白河之宽,河面之壮观,大水过后,白沙漫然,留下脚印一串串。深秋时节,白河摊上的野鸭成群,在这里迁徙。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古宛城生态的存在是一个绝佳的根基。而巍巍壮观的古宛大地,也是各路人才汇聚之地,建筑风貌、宗教信仰、河流坑塘人文景观,形成了独居特色的南阳文化层。
暮色苍茫,告辞离开,似乎意犹未尽。王清选会长能参加这个活动,必将推动古宛城的保护利用。我说古宛城为夏,周、秦历朝兴建,两汉时代盛极一时,距今有4000年以上的历史。南阳曾作为夏朝的都城,西汉时为天下五大都会之一,东汉时曾作为陪都为中国第二大城市,汉末时期一跃为天下第一大城市。在明代,曾经重修和兴建,是我国著名的古城之一,南阳城2.7平方公里,九里十三步,在这里有大小街道八十一条,坑塘七十二个,庙宇近百个,城市的功能完备,形成一城连四寨,状若梅花,称梅花城或梅城,为国内古城建设的典范。
![](https://img.haomeiwen.com/i9633914/bc86f211516938de.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633914/71371708f48fc838.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633914/5b6ba05e42cf128d.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633914/9a8d567c498a96b7.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633914/c65b92ad42b41aa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