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曾经有一个家庭,父母都是老师,育有一女一儿,遗憾的是儿子是小儿麻痹症,加上家有老人体弱多病,中年人不堪重负。好在经济上精打细算,日子尚能安度。
后来,由于国家有政策,可以适当领取一点补助,他们家就去领了。再后来,他们家碰上节日就门庭若市,有大队的领导,有镇上的人物,还有上面的……
这位麻痹患儿的家长终于不胜其烦。于是,每当听说大队通知上面要来视察前一二天,便提前全家“失踪”。后来,大队带来的人吃了几次闭门羹后,也就将此事搁了。当时我甚是不解,问过当事人:“干嘛不接受补助”?其人曰:“这是补助么?声势浩大,扬名天下,雷声大雨点小,补那百几十元弄得人人皆知……”
本来,走近困苦是件好事;最后,逃离关心才是解脱。
其实,顾眼身边,这些现象不少。某些人,稍微关注一下,其朋友圈尽是劝世良言,然而,自己所作所为却让人不敢恭维;某些人貌似高大上,顶着光环去看望弱者,只是,闪光灯下的记录令他人尊严何在?脸面何存?究竟是发自内心的救苦扶穷,还是沽名钓誉,做表面文章?修身,还须先修心。做好事非得让人知道,如果人家不知道,就觉得无意义,不值得,真的是用心良苦。是你发自内心的行动,还是专门做给人看,等着人称赞?虚伪或真诚,狡猾或忠厚,苍天看着呢,担心啥?
(二)
曾经听说过:人的一生就在相遇,相知,相分中,然后渐行渐远。其实,这只是大部分人,还有一小部分人,即使人身分开了,人心还是相牵挂的,所以,决定二个人是否关系亲密,感情基础,价值取向,信念信仰非常重要。
有时候,人们常指责“过河拆桥”,感叹“人走茶凉”,但是,这是正常生活中的规律。试想,撇开一辈子腹朝黄土背朝天的农人不说,但凡一个人,少不了上幼儿园,义务教育,高中大学,工友同事,领导邻居,甚至客户……如果过程中没有一些分开,那单就时间,精力都应付不了。
珍惜某个阶段的走近,证明那也是一个“互惠”的阶段;善待每场分手,一别两宽。有些人格修养,通常在彼此热络时看不见,却往往在绝交时一览无遗。有人戏称当代四大美德是:信息妙回,约会守时,按时还钱,少管闲事,本人深以为然。虽然说得不够全面,但是很有道理,一个人若是基本上能做到以上四点,人品绝对是差不到哪里去。可惜,有的人连二点都做不到,就别说后面的三四点了。第三点特别重要,借钱,一般人是开不了口的, 除非是山穷水尽;有人借了你钱,这个人至少是你同胞,至亲,要不就是朋友,同事;如果借钱时候口吐莲花,还钱的日子销声匿迹,试问,你还是“人”吗?又或者,旧债未还,又借新债,就算你说得天花乱坠,人家能信吗?你觉得自己脊梁还在吗?谁的钱不是辛苦所换,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最后一点,“少管闲事”,才是智慧所在。常言说“言轻莫劝人”,你开口时觉得自己有道理,人家未必听得进去,这与你个人的份量,有很大关系。口头禅说的“你几斤几两啊?你算老几啊?”确实有它一点道理在里面。曾经有个长辈,为了养生,天天听讲座,对“教授”的话深信不疑,不但自己花了一大笔冤枉钱,还给家人洗脑宣传,家人为了息事宁人,明知是坑,不得不跳,因为,说几句还被认为是不孝顺,见不得长辈花钱。就连老伴也不敢对其实言相告。最后当一位“德高望重”的亲戚耿直愤斥,受骗者还振振有词:“哪里知道会这样?政府不管吗?国家怎么允许这个事存在?”唉,国家也有国家的软肋,政府也有政府的鞭长莫及,一厢情愿,愿者上钩,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还能怪谁?打擦边球的人比比皆是。再说,法律法规也有点跟不上,很多都是事情出了才立的法。瞧瞧,自家长辈明明做错事了尚这模样,别人的闲事啊,就更别去扯了,吃饱了撑着。古人说三思而后行,而现代人,好多人三思后,还是不想行。所以,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理智,理智到“一杯水”,“一碗汤”的距离,也不愿“水深火热”,更不敢“肝胆相照”。上下代的距离叫“鸿沟”,上下级的距离叫“尊重”,与情人保持距离产生美,与渣人保持距离是种风度,与坏人远离保护自己平安。别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会变成美好明天。有时候,你的宽容和善良,会纵容坏人更深一层的侵犯。所以警察叔叔说,小偷,偷东西负十分之九的责任,主人没有保管好负十分之一的责任。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我惹不起你,我躲不行吗?躲远远,躲到被看不见,被忘记。一个人,被人骂,被人打,被人恨,证明还被在乎着;如果,被人不屑一顾,被人远离,那就真正是井水不犯河水,泾渭分明。
远近相安,但忘过往;如果夜半梦醒,但愿是美梦。不管是否曾经同路,要紧的是,相遇时初心淳朴,相离时心静如水。
生命的长度还在延伸,还有下一站的相近,相离,心志不改,日月共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