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样才能让一家公司脱颖而出,怎么样才能让自己认知升级,不断改变,从一群人当中脱颖而出?
人对自我认知的3种状态
回顾过去3年的创业生活,对于自我的认知状态,按照数字可以划分为3种。
以为自己是最牛逼的——95%
知道自己不牛逼————4%
不知道自己很牛逼——1%
这是人对自我认知的三种境界——“以为自己很牛逼,知道自己不牛逼,不知道自己很牛逼”,反映出来的工作状态完全不一样。
以为自己是最牛逼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是最好的,能力是最强的,处在一种自以为是的状态。
知道自己不牛逼----创业多年,对行业的了解越多以后,发现自己的不足,保持谦虚的心态,不断提升的能力
不知道自己很牛逼-----永远保持空杯的心态,保持对事物认知的好奇感和探索欲。
现在我终于意识到,为什么人与人之间的差别这么大,最可怕的是95%的人认为自己是最牛逼的,一辈子都跳不出自己固有的圈子,不敢自我否定,对人对事永远有一种老大自居的感觉。
自我认知的三种状态
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纷繁复杂的时代。早上7点起来,刷一下朋友圈,各种励志的鸡汤,生活的美照,每一个行业都在发生着快速迭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跨界成了一种普遍的现象。如果不保持认知的更新迭代,一个人很难在竞争激烈的行业当中竞争下去。
人与人的最大的差别在于自我认知
工作能力可以通过数据量化出来,你的内容运营能力可以通过文章的阅读数、点赞、转发、评论、粉丝的增长量化出来,但是最终也不过熟悉工作而已。
而对于运营本质的认识,则是不可量化的。这也印证了人与人本质区别是自我认知的不同。
有一次我和父亲开怀聊天,谈到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为什么他做了21年的餐饮,为什么还是升级不了成为一个高级的厨师,甚至是美食专家。
后来我发现他每天工作也很努力,早上5点多就起床去买菜了,每天做的就是重复的工作。
而对于美食带给人的身体享受和精神上带来的体验,则很少去思考。工作了3年以后,开始频繁地做了太多的重复性工作。
对于美食的习惯,餐饮行业的变化几乎从不思考,总以为自己是最牛逼的。
人与人之间在哪里,同样是一年365天,为什么人与人之间就这么大呢?最本质的差别还是自我的认知。
自我认知的误区
在创业过程中,当我们经历了大大小小的失败以后,也终于认识到了“自己不是最牛逼的”,发现了自己的不足,要保持空杯的心态对待身边的人和事,但是在自我认知的时候仍在误区。
知道不牛逼而不改变。2015年公众号快速崛起,本身有一定的渠道优势,只要你更新内容文章,文章排版足够精简和优美。
但是在执行过程中,由于在2个月看不到什么希望就放弃原有的路线了。虽然也获得30多万的粉丝,但是很快就面临崩塌的局面。
自以为是,今天想想怎么走,明天起来走老路,这是创业过程中经常犯得错误。而自以为是就像自我认知升级的天敌一样,让我们一次又一次地耗尽能量和重复犯错。
我对自己的反思来自2009年对移动互联网的认识。2009年当“移动互联网”这一次出现在公众面前的时候,那时候就在思考,等到移动互联网时机成熟的再加入创业团队,去创业。
早在2006年的时候,随着博客、淘宝、新浪微博先后崛起的时候,其实里面的机会特别多,但是一直处于观望和犹豫不决的状态。
深知自己“互联网”认知和了解不深,所以一直没有坚持去尝试和行动。
解决自我困境的三种途径:
一是坚信未来时代的发展趋势
今后5年到10年的发展趋势是什么?知识付费,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智能家居、社群经济等等都是未来发展趋势。
当我们在头脑中有基础的认知和想法的时候,要将想法转化为行动,相信这些行业的领头羊掌握的信息比你还多。如果不是很理解,那就执行,在执行当中去理解,去感悟。
盲目坚信,在行动中强化认知,在行动当中理解。不能怕死,早死早超生。不行动是就更没有机会了。
二、向外学习,不做井底之蛙
为什么有的企业能够保持升级和活力,为什么华为、百度、腾讯、阿里巴巴能够保持生机和活力,有一个不断学习非常重要。
对于创业者和职业管理人员更是如此。公子义喜欢那些曾经那些创业失败的人,重新站立起来的人聊天。
创业初期取得小小的成功,但是因为属于学习倒在了一次又一次的时代的浪潮当中。
因此我们要避免一种状态,当你觉得自己很牛逼的时候,不向外看。面对新生事物,我们连对外沟通的欲望都没有,完全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也就开始倒霉了。
特别是走向绝路的团队,越是要向外看,看的越多,反思的才会越多。
三、活在当下
创业的人,因为了解对外的信息多,接触的人脉和圈子也不一样。我们觉得“自己不是最牛逼的”,因此总在谋求突破和改变,因此会不断试错。
当选对了大趋势和方向的时候,活在当下,仍然心生恐惧。这时候不妨告诉自己:错了又如何?当我做下这个决定最坏的的后果是什么?当你想清楚以后,最坏的结果和你内心的恐惧完全不一样。
以空杯的心态,作成长的认知升级
一个企业需要成长,一个人需要成长,而成长的根本的就是自我认知的升级。这种成长跟你所在行业定位没有太大关系,跟你现在所处的权威和地位没有太大关系,也不在于你掌握了某一个核心的能力。
在我们这个行业当中有很多这样的人,比如"烟草大王"褚时健,曾经风光时,不慎跌入牢狱,70岁出狱,什么都没有。
靠种桔子起家,每日在田间地头工作,摘草。现在成了“褚橙大王”了。
因此绝境当中,往往能够把自己的潜力激发出来,而这一切不是因为资本,而是你对自我的认知。
有时想想,你在这个时代有什么,房子、车子、金钱、孩子?可能什么都没有。想想三国时期”煮酒论英雄“的刘备,曹操和刘备把酒论英雄,一个指点江山,一个谦恭礼让。当曹操问:天下谁是英雄的时候,刘备吓得筷子都掉了。虽然曹操寄人篱下,内心却是匡扶汉室。
结 语
认知的本质就是选择和决定。人和人之间产生最大差别就是认知的不同。你拥有的资源、人员都不重要,最根本的是你在你的大脑中构建了思维导图和认知。
一个人的认知能够改变自己,一个团队的认知改变能够成就一家卓越的公司。认知不统一,行动就难以一致。
一个人,不断想学习,想了解,不断地以空杯心态看待所有的人和事情。才能做到真正的认知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