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可盐
作为一个北京孩子,我姥姥家在河北,因为现在在温暖的房间里住惯了,完全忘了那边到底有多冷。快到的时候通知了大姨和二舅,他们也相继赶过来,大家忙忙活活地,中午一起吃了顿饭。几乎每个人见了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长高了,第二句话是好几年没来了吧。
其实我没长高,但是是真的太久没来了。之前姥姥曾来北京过过年,自那之后,我就没回去过,还真记不清几年了。现在的我是个新的我,不再冷漠,也不再不敢开口。后来发现姥姥跟我说话的时候嘴老抖,我感觉可能是因为紧张,我又有些听不懂她的方言,于是聊天儿一直没有很愉快地进行下去。
直到吃完饭大家坐在那里百无聊赖地看电视,姥姥才有一搭没一搭地问我问题。她最关心的当然就是有没有搞对象,其实平常只要不遇到催婚,长辈关心我这个问题的时候我都不排斥。
后边的对话我记不住顺序了,但有几个介意的点我一定要再重申一下。
姥姥问起我表妹的感情状况,我说她领证了,五月份办事儿,她问他们是给说的还是自己找的,我说他们是同学,姥姥说那你也找你同学呗,我说我同学都是女的,她说找小学同学呢,我说我看不上他们。
好了,这是我必须要澄清的一点,或许没有机会再说给姥姥听,但不倾诉出去就是我放弃了自证人品的机会。
我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大学毕业的人,是无法和一个初中毕业的人长久过下去的,时间长了一定会有人出轨,出轨了一定会放弃这段关系。当然了,我这只是打个比方,我的小学同学也不都是初中毕业。
我并没有丝毫看轻他们的意思,现在因为同住一个小区,我们还经常约着去遛弯儿,周末一块儿出去玩儿,都非常和谐和愉快。我的意思只是他们作为伴侣,跟我无法匹配。
我小的时候,爷爷开垃圾车帮村委会运送超市门前的垃圾,我每天搭他的大卡车上学从不怕被同学看见。妈妈是外地人、是农村来的,她每次帮我开家长会或者高三来监督晚自习,我也从来没觉得抬不起头来。姥姥他们之所以担心会给我丢人,而总看我的脸色,只是他们单方面觉得自卑而已。
姥姥跟我说,条件别太高了。我在路上一直在反思这一点。
昨天晚上,我在闺蜜群里跟他们说了我跟陌生大叔的神奇偶遇,聊到后来,一个人说好想谈恋爱,优秀的男人都在哪儿呢,我回答说这样的人可能并不存在。当然了,这是开玩笑,但是当时她说的这句话刺了我一下,因为她每次说起她的上一段恋情,总会归咎到男方不够优秀而配不上她,因为身边人都是这么劝她的,可是用一个旁观者较为理性的视角,真的想质问她一下,你真的确定你就那么优秀吗?没想过不成功的原因可能是自己也不优秀吗?
在我短暂的人生里,喜欢我的人其实不少,但我基本一次都没妥协过,上一段感情让我看清,我之所以从未妥协,还真的就是他们没有优秀到我可以认可的层次。
我曾思考过,如果再遇上对我好、喜欢我的男生,我要不要降低自己的标准,要不要为了不单着而跟他试一试呢?反反复复地考虑,怎么想怎么不行,其实也不是必须不能在一起,只不过是面对着你不喜欢的人,那句“我愿意”,或“我答应你”怎么都说不出口,更何况以后的“我喜欢你”和“我爱你”呢。于是我曾决定,宁缺毋滥,不降低自己喜欢上一个人的标准。
降不降低标准是一回事儿,我是不是真的也不够优秀又是另一回事儿。所有的品质里,除了欺骗,我最讨厌的是自大,所以我经常反思。
回家的这一路我也没有想明白。有个很简单的例子,前不久去上大学的表弟家吃饭,聊到最近看的电影,我给上小学的弟弟推荐说最近《蜘蛛侠》上映了,超级好看,你们应该去电影院看一下,然后表弟问我《来电狂响》看了吗?我说没有,我不爱看喜剧片。隔了会儿我又说,完了我们玩儿不到一块儿去了,连在选什么电影看上都会出现分歧,他用讽刺的语气说是,我反正不爱看动画片,我竟然还辩解,因为是超级英雄系列嘛,必须得看。
后来我又说,其实不是,之前我们要去看电影的时候,只有两个电影有场次,一个是《来电狂响》,一个是《地球最后的夜晚》,于是我们就选了后者。后来第二天跟另一个朋友再出门的时候又印证了这一点,我们在《大黄蜂》和《来电狂响》中选择了《大黄蜂》。
这就是我要说的点,如果两个人选电影都会选不到一块儿去,大概两个人的价值观和平常接触的东西就不一样,所以怎么能走得到一起去呢?跟我去看电影的都是我的同学,而我表弟是二三本学校的学生,并没有任何贬低他的意思,只是说同是上大学,不同的学校的人在选电影上都出现如此差异,可见我们并不是一个圈子里的人。
这就能回答姥姥一开始的质疑,她让我找小学同学,我说我看不上他们,她说条件别太高。其实不是条件高不高的问题,只是我跟同学会优先选择文艺片和动作片的时候,他们大概会选择喜剧片,这不涉及我有没有看不起他们,而只是眼界和视域不同罢了。
公众号:一安盐(yianyan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