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在生活、学习的过程中因受到传统思想的束缚,容易形成思维定式,知识学得比较死,不善于活用。另外,生活中还有一些人认为搞发明创造的都是天才人物的事,与自己无缘,不相信自己能有所发明创造,导致创造性被自我压制,最终丧失。本文正是针对这种情况而写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5478/6c2440386790b93d.jpeg)
很早在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中学过了这篇科普文。当时老师用自己富有深情的语文感情为我们上了一课。
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这个提法的确有点新颖。从现在的学习和工作中,我竟有趣地发现:数学老师不一定从小数学成绩就好;10-1不一定等于九还可以等于0等等。
因为觉得有趣,所以觉得有必要记下来和大家分享。
最近我又在班级中发现一个男孩喜欢问我类似的问题,我笑着执着地说出了答案。
但是我关上书本的那一刻,仿佛看见他们并肩毕业的美好,看见他们一起同窗共读的艰辛,也看见了他们问问题的刁钻,哈哈。
中学生的思维开始具体化,抽象化。他们更加善于形象思维,这是这一时期的特征。
后来,我又有一个发现,这个发现也是关于她们思维的。在做解读漫画的题目时,有的同学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去解读。
因此,多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多元智能应该是有利于孩子创新的。
总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希望在山腰中的风景,她们记住这些不同的观测点下的景物,并且不虚此行。这个发现告诉我们:“事物的答案不止一个。”
![](https://img.haomeiwen.com/i2535478/6253381aa2b39b7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