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郑和下西洋的故事,估计很多人都听说过。郑和,原本姓马,字三保,是云南昆阳回族人。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云南时,入宫做了太监。在“靖难之役”中,因“出入战阵,多建奇功”而受燕王赏识。永乐元年(1403年)被庄重赐予姓名——郑和。次年又升为内官监总管太监。郑和原本世代信奉伊斯兰教,在永乐元年皈依了佛教,法名福善,人们称他为“三保太监”。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间,正值明朝国势繁荣。国家经济实力壮大,政局稳定。自命为“天下共主”雄心勃勃的成祖朱棣,为宣扬国威,“耀兵异域,示中国富强”,于是决定派使臣率领船队出海远航,访问亚、非诸国。
郑和身为内官监总管太监,兼回、佛二教徒双重身份,其父、祖均曾亲自到过天方“朝圣”,他在耳濡目染下间接地了解并熟悉了“西洋”各国和各地区的风土人情。此外在靖难之役中又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知识和作战经验,可以说郑和是当时率队远航的总指挥不二人选。所以明成祖朱棣毅然决定任命郑和出使总指挥,而以挚友王景弘为副使。从此,郑和便开始了长达近30年的震惊世界的七次大规模的“下西洋”活动。
永乐三年(1405年)七月,郑和偕副使王景弘,率领将士和水手27800余人,分乘62艘大船,从苏州刘家河出海,经占城、爪哇、旧港、苏门答腊、锡兰山,最后到达古里。他们一路宣扬明朝政德,以及同各国通商友好的强烈愿望,深得各国欢迎。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初二,郑和舰队返航回国时,不少国家的使者随同访华,商谈建立邦交和通商关系。此次航行仅是作为一次实践,其经历范围也未超出印度洋沿岸地区。
同年十月,郑和又进行了第二次出海航行。至永乐七年(1409年)七、八月间正式返回。又做了进一步探索。所经路线、范围与第一次大体相同。
永乐七年十月(1409年),为护送各国使者回国,郑和带四十八只船。为了以后进行更大规模的远航,他们开始在满剌加,建立起重栅小城,修盖了大开仓库,作为中转站。这次航海仍未越过印度西海岸。
永乐十一年(1413年)十月,郑和开始了第四次下西洋。这次航程较远,所到车家和地区也较多,已远逾印度以西。
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又进行了第五次远航。这次到达的国家和地区,航程最远,直达非洲赤道以南、东海岸的木骨都束、麻林,阿拉伯半岛的祖法儿、阿丹、剌撒。永乐十七年(1419年)八月初八返回时,竟有十七个国家使节,随同来华访问。分别通过谈判与明朝建立正式邦交关系。
为护送诸国使节回国,郑和奉命又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三月初三,进行了第六次远航。此次路途虽远,但往来却很快,于第二年便返回国。
郑和最后一次远航,则是在成祖及其子仁宗相继去世后的宣宗时期。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明成祖病逝,皇太子朱高炽继位,是为仁宗。仁宗认为下“西洋”是劳民伤财,曾一度罢西洋宝船,废止此项活动。直至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才得以实现第七次下西洋。到达十七个国家和地区。宣德八年(1431年)七月初七返回国。并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使臣随同来华,与明朝建立联系。
宣德九年(1434年),64岁的郑和病逝。就在这一年副使王景弘又组织了第八次下西洋活动,但其声势与规模都远不及前七次了,下西洋活动接近尾声。
郑和七次泛海远行西洋,前后长达近30年,行程计以万里。到达地区南至爪哇岛,北迄波斯湾和红海东岸的麦加,东至台湾,西达非洲东海岸、赤道以南,包括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中国和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壮举。开辟了从中国去红海及东非洲地区的航道,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创者。
郑和下西洋的影响是巨大的:首先开拓了海外市场,促进中国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同各国政府间和民间的友谊,从而剌激了国内的商品生产和工商业的长足进步,也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资本主义萌芽。其次在政治上扩大与强化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明朝跟三十多个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空前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威望和地位。在科学技术上,打开了中国人民的眼界,丰富了海外地理知识。郑和编制的《航海地图》,详载了沿途各国的航道、地理位置、距离等,成为研究中外关系史的重要资料。
(陪伴营2023年2月7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