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类

作者: 释道生 | 来源:发表于2017-03-22 02:19 被阅读115次

如果说佛陀在世的时候是正法时期,那么在古圣先贤都已经不在的这个时代,通常都被称之为末法时期。而这个事情,往往很多人会迷失了自己,找不到方向,从而逐渐的失去判断力。轻者,无非是碌碌无为的走完这一生。稍微严重点的就是我们所遇见的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患者。

在大多数时候,当一件事成了大流的时候,往往也会暴露出很多的问题,所以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至少是不盲目随波逐流的人手中,因为他们能客观的看待事情。不过,往往这些人,也会被大众称之为异类。

天才?疯子?

最近,我有几个客户,都比较特殊,但是都是被称之为“异类”的人,甚至被抓到精神病医院去治疗,吃药。可是在我跟他们进行了沟通之后,我觉得我实在有义务把这几个事记录下来。

第一个,是个28岁的青年,曾经是博士生,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是在饭局中,当时我并不觉得他有什么异样,只是说话也较少,但是当时还是他主动找我说话的,可是没想到时隔不到两个月,我才知道他也是个抑郁自闭症患者,他甚至在社交的时候,手都会有些不自然的发抖。他告诉我,他经常在想的问题,是人生下来的使命是什么,如果没什么要做的事,那为啥不早早的死去,了脱生死,其实换个角度讲,他对死亡真是极度的不恐惧。家人们因为他的想法,送他去精神医院,并且吃了不少控制精神抑郁的药。

第二个,24岁的也是男青年,同样是大学生,只不过学历没那么高,他从网络上寻找到我的,而他是个多才多艺,业务能力特别强,工作完成度特别高的中介型人才,有许多的推广方法,很多事独立完成,总能是超优。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每逢把事交到别人手上,最终都是失败的。朋友们,排斥他,家人们也一样,总觉得他搞特殊,于是他也成了抑郁症患者。

第三个,是个女青年或者说少妇,因为女性,我就不暴露年龄了,此女刚刚新婚,但是身边的人,包括丈夫和家人在内,都觉得她中邪了,或者说鬼上身。因为她总是在模仿一些年过八十的老人的生活,说话等模式。活生生把老公吓跑了。我问过她,她的想法是这样的:“一个人如果能活八百岁,那么还有什么事情看不透,还有什么生活问题不能解决?但是我们没办法活八百岁,所以她模仿八十岁老人的生活作风,找十个八十岁老人来模仿,也就相当于有了八百岁的经历,在模仿的过程中,一点一滴的去观察,这些老人们看待生活,看待点滴的经验。”我被这套理论震撼了,确实很有道理。

第四位,是个三十多岁的男子,我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运动,所谓的运动似乎是在做类似于瑜伽术的锻炼,我之所以把他放最后说,是因为他也极其神奇,他跟第一位一样,是研究生物科学的专家。而之所以称他是精神病人,是因为他告诉我:“人可以控制自己身体,这叫自我控制能力,我们要学习自控能力,就比如我们受伤了,可以控制伤口愈合的速度。”其实,就这点而言,我颇为认同。可能是我武侠小说看多了。但是他却印证了这点,他摸出了刀具,往自己手上一割,而刚刚还流血的手,竟然短短的时间就愈合了。

其实在我见完这四个异类后,其实我颇为犹豫,这些人都具备某些领域的长材,甚至可以说非常聪明,他们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极其成功的一面,然而却被当成精神病人。而他们之所以会产生抑郁,无外乎是亲朋好友们对他们的不信任和辱骂。而当我们人类在探索未知的领域的时候,其实很多时候都是孤单的,既然是孤单的,就跟更需要在他们背后的人的支持。

我对这四个所谓的“病人”都说了同样一段话:“人并不需要别人来肯定你,给你一个锤子,让你毁灭世界,你认为该怎么做?”他们四人都能立马回答我:“往自己的脑袋上一敲,这个世界就毁灭了。”答案是没有错的,既然每个人都是一个世界,又何必过度的去在意他人的眼光?何况,当你站在30楼的时候,所看得到的风景,绝对不是站在3楼或5楼的人所看到的一样的壮观。所以,他们不能明白你内心的震撼。

菩提树下最牛逼的策划

再换个角度来说吧,当时佛陀觉悟之后,在菩提树下闭关了七天,其实就是为了策划一场足够伟大的推广计划。所以他找了信任自己的前辈们,想通过他们来为自己背书,可惜前辈们已经一一离世。而佛陀只好找侍从们来推广,因为他们相信自己,从4到8,从8到16,从16到32,从32到64……不断的增加相信佛法的大众,从而做了几千年的营销,走出了这条佛道。其实,换成在今天,我走出去告诉世人,别说是陌生人,就算是亲朋好友,说我已经觉悟,我是个圆满的人了,那么就算我是真的圆满的人了,我相信我同样会被家人、朋友们第一时间送精神病医院。因为大众们会说:“你以为你是惠能啊?你以为你有惠能那样的根器呀?”是啊,在别人眼中,上根器的那人永远不会存在,这个世间,除了随波逐流,奇迹和神话,都只是虚幻。

这就是末法时期的情况,不过,前辈先贤们也留给我们很好的路子,那就是用心。如果我们心志坚定,对自己的行为举止,不悔,不迷,坚信自己的初心,坚守自己的理想,那么世间一定也会证明的。所以,我对以上四位,以及社会上千千万万个被当成怪胎的人,都想说一句话:“用思考代替发问,用行动代替猜疑,用行动验证思考,世界就在你身上,不要顾忌别人的想法,做好自己。”

相关文章

  • 生命真谛(是生命而非物品)

    我为异类唱赞歌 因为异类是独一无二的 我为异类写诗歌 因为异类是新世界的孩子 我为异类建房子 因为异类是明天的开辟...

  • 《异类》:走近异类

    本书金句: “异类”是那些获得特殊机遇之人——是那些耐心等待,当机遇到来就当仁不让把握住机遇的人们。 他们都是历史...

  • 我是个“异类”

    这个世界太复杂,感觉自己没有招架之力,感觉自己是个异类,别人眼中的异类,自己内心的异类,结结实实的异类。 不知何时...

  • 异类

    异类以为自己不是异类 没有站到人群的时候 异类知道自己是异类 下车走过广场走进商店走进医院 他轻易就捕捉到那瞬间的...

  • 异类眼中的异类

    最近在看一部美剧新季,《生活大爆炸》。这剧大大的有名,想必不少朋友都看过。 总的来说确实好看,简单清爽、老幼咸宜。...

  • 2020-02-06

    人从幼年时,就惧怕异类,所有与大部分人不同的人,都是异类。惧怕异类,又惧怕自己成为异类,每个人都要融入一个群体才可...

  • 异类

    很长一段时间,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一个异类。比如,别的女生会聚在一起谈论明星,谈论绯闻八卦,谈论美妆华服,这时...

  • 异类

    他们说柔软的地方总会发生柔软的诗 我是怪胎身世复杂情路坎坷 偶尔抱怨上帝的不公,为什么自己拼了命想要得到的东西,别...

  • 《异类》

    这本畅销书的核心是揭示成功的真正原因,既天才成功的原因并不是人们认为的智商高,而是出生、练习、机遇等一系列因数共同...

  • 异类

    最可怕的永远是人心 我有时候坐在公园的长椅上,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静静的发呆。 是的,我是一个异类,一个被人们丢...

网友评论

  • 钱江潮369:异类高于众类,也别于众类,异类从未于众类合众,便是异类!
    释道生:@钱江潮宁波人 其实角度不同,孔子,老子,庄子每一位看待事情的角度都不同。因为立足点不同。
  • efe000eb5b38:我是个女生,也在读大学。朋友们总说我不食人间烟火,因为我关注点和她们不一样,喜欢关注时政,特别是国际热点。每天基本上有3分之2的时间在想一些看起来那么不切实际的东西,人类的源头在哪儿?秩序是怎样建立起来的?为何大家要统一?但越这么想就越觉得除了自己,其它的都是假的,是虚构的。比如道德,正义,人权……自从我上了大学之后,看着是室友们在我面前聊八卦,逛淘宝……一下觉得,好像真的无法融入,我在渴望加入,但却又不想加入,慢慢地孤独已成了我的常态,我习惯了沉默,习惯了处在他们中间但活在自己的世界。
    释道生:@Sunslayer 能这么想挺好的,不要受困于此就好了。
    efe000eb5b38: @释道生 是的,现在很喜欢一个人独处,对我来说那已经成了一种享受。
    释道生:@Sunslayer 每个人的关注点不同,就按自己的模式生活下去。孤单是一时。

本文标题:异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mnn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