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八佾篇射箭的哲学

论语八佾篇射箭的哲学

作者: FrancisTsai | 来源:发表于2023-09-17 06:49 被阅读0次

《论语》之《八佾》篇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翻译:孔子说:君子没什么好争的。有的话必然在射箭这个项目上!相互揖让在舞台,下去了一起饮酒。就算这种争还是君子。

华杉:
孔子说,君子不跟人争,如果说一定有竞争,无非是射箭比赛吧。相互作揖谦让,而后登场射箭比武。赛毕下来,再一起饮酒。这样的竞争,也是君子风范。

靳大成:
孔子说:真正的君子之间,还有什么可彼此争胜逞强的事吗?除非是比赛射箭的时候。比箭的时候,升堂相互揖让施礼,下堂相互行礼敬酒。如果这算是“争”的话,也属于君子之争。

射箭的哲学

射礼看的,可不是比谁中的靶心多,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对个人品格的磨炼。(小时候应该让孩子去尝试射箭这个项目,感受一下)

孔子这里说的射箭,应该是指大射。那是有庄重讲究的礼仪。张居正讲解说,有德行的君子,他心平气和,与人恭敬谦逊,不跟人争竞。你要找他什么时候跟人争,无非是射箭比赛的时候吧!射箭比赛,比谁射中的多,这就是争竞。但射之前,先三揖三让,然后登场。射毕之后,走下场来,胜家向输家作揖,承让!输家当然也向胜家作揖,佩服!揖让而升下,就是上场下场都要先揖让。
“而饮”,然后再一起喝酒。相对站着,一起喝酒,或者是输家要喝罚酒。
所以射箭之争,有胜负的较量,但是自始至终,雍容揖逊,乃君子之争也。今天很多人喜欢高尔夫也差不多。

不止于此,还要反求诸己

孟子说:“仁者如射:射者正己而后发;发而不中,不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射箭,是自己立得稳、站得正、瞄得准、用力足,发出去,自然能中。如果自己没射中,不能去怪别人怎么射中了,只能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相关文章

  • 学论语3.1-3.3八佾篇(14/100天)

    14/100#100天改变自己 -----百天读书,阅读经典。 论语八佾篇 《八佾》篇包括26章,是《论语》二十篇...

  • 生活需要仪式感

    《论语·八佾》是儒家典籍《论语》的第三篇。《八佾》篇包括26章,主要内容涉及“礼”的问题,主张维护礼在制度上...

  • 《论语解悟》八佾 第一、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为政 第二十三、二十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三、四章 八佾篇是《论语》的第三篇,主要论及...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八、九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五、六、七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十一、十二章 [原文]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

  • 跟孔夫子念“之乎者也”第三十九天

    《论语.八佾篇》第十五章: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解析: 孔子说:“比射箭,主要不是看是否射...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十一、十二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八、九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三、十四章 [原文]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

  • 《论语解悟》八佾 第五、六、七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三、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八、九章 [原文]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 《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五、十六、十七章

    前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三、十四章 后一篇《论语解悟》八佾 第十八、十九、二十章 [原文] 子入大庙,每事问,...

  • 2019-10-17

    诵典思新--《论语·八佾》篇之“谁主你心?” 在《论语·八佾》篇,卫国大夫王孙贾和孔子之间有一段对话,细读之下觉得...

  • 244、再拍(《论语》乡党

    入太庙,每事问。 《论语》乡党第21节。这句话在《论语》八佾篇第15节出现过。且不管八佾篇里是什么个意思,这里讲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八佾篇射箭的哲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ni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