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心理咨询师的世界想法
李克富 || 今天为什么叫“精神卫生日”?

李克富 || 今天为什么叫“精神卫生日”?

作者: 李克富 | 来源:发表于2018-10-10 05:08 被阅读1875次
    我们容易理解,为什么有的人会患上心理疾病;我们无法理解的是,为什么有的人承受创伤的能力十分强大?为什么某些人哪怕遭遇小小的挫折,都会产生轻生的念头,而有的人即使经受最难以想象的打击,也不至于自寻死路?人和人为何有着天壤之别?对于这些难以解释的谜团,我们只能简单地概括为:世界上存在着某种神奇的力量,它们凭借着让我们感到陌生的一整套机制,在冥冥之中影响着大多数人,使之安然度过难关,而且不致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摘自《少有人走的路》第四部分之“健康的奇迹”

    今天是第27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健康心理 快乐人生”。

    早在几天前,为迎接世界精神卫生日(World Mental Health Day),某群里就开始了准备。群主给我的任务是,抛出个话题供大家讨论。

    我便问:为什么叫“精神卫生日”而不是其它?比如英文Mental Health译成“心理健康”或“心理卫生”似乎更恰当一些。

    不出我所料,群里长时间陷入沉默。因为我知道,陈述“世界精神卫生日”是什么是容易的,回答开展“世界精神卫生日”的目的只需百度一下也就知道了,但是,为什么叫“世界精神卫生日”呢?

    我敢肯定这个问题多数人没有想过。而我所抛出来的所有问题,都是力争做到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在一个群体中让更多的人去想从来没有想过的问题,就是一种集体性的意识扩大性自我探索(consciousness-expanding self-exploration)。

    打破沉默的是群主,他十分不肯定地说:“大概是因为那是由世界精神病学协会(World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发起的。”估计这个答案是百度的结果。

    我不置可否,就点了个赞,的确这种可能是存在的。

    接下来有位朋友说:“估计是约定俗成,当年如此翻译,后来也就延续下来了。这就像complex,都翻译成‘情结’而不是‘心结’。”

    这样的说法也有可能,没有对错。

    第三位紧跟着发言,语气坚定地说:“就是约定俗成,当然也可以叫‘心理卫生’或‘心理健康’啊!毕竟在心理学上,‘心理’和‘精神’是等同的。”

    我反问了一句:“等同?”

    他答:“是啊,教科书上就说,与‘精神’、‘心理’等同的还是有‘思维’和‘意识’。”

    我怼了他一句:“您大概是看花眼了。”

    没想到他不服气,发给我一张教材的截图,上边的确有“心理叫做思维、意识、精神”的字样,但是在“心理”前的两个关键字“人的”他给忽略了。

    “人的”二字是关键!

    “人的”心理才可以叫作思维、意识、精神,而“非人的”——比如猴、狗、蜘蛛等的心理,就不能这样称呼,因为它们没有思维、没有意识、没有精神。

    以此,我断言这才是我国之所以称之为“精神卫生”的根本原因,目的是想借助于确定这么特殊的一天,唤起社会大众对于“精神健康”或曰“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视——无论大家怎么评价,这都是以“人(的自我)”为中心的体现。

    我还说,这也是为什么“精神卫生法”不能叫作“心理卫生法”或“心理健康法”,而其英文所用的却是Mental Health。

    Mental Health Act

    在我说完之后,再也没有人跟话。本来就不太容易点燃的一个讨论话题,刚有点火星就被我浇灭了。

    不能就一个话题引导着深入讨论下去是我十分明显的不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我说话太武断,因此那天的话题就变成了今晨的自说自话。

    我觉得我们的确问“为什么”的时候太少了。发展心理学(2012年版,第227页)指出,3岁至6、7岁的儿童即幼儿——

    所提问题类型的变化表现在从提问“是什么”的模式向提问“为什么”的模式变化。幼儿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高涨,好奇心强,他们经常不厌其烦地向成人提出各种问题,2-3岁儿童的提问以“是什么”为主,这表现他们的求知水平局限在追求个别事物的特点上。4-5岁以后的儿童所提问题类型就变成了以“为什么”为主导。这与儿童所渴望理解的内容、与儿童的思维发展相适应。大量的“为什么”说明儿童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欲望开始指向事物的内在道理、现象的本质特征和事物之间联系的规律性。

    据此,我们可以判断:当一个人只是被动接受、被人灌输,只满足于了解了“是什么”却从不关注“为什么”时,其心理年龄(只)有多大!

    其实,那天的话题如果能够讨论下去,我还想说,我们总是想当然,太缺乏从另外一个维度来思考为什么了!

    比如,想当然地以为有了病就得找致病原因,可没有人想过为什么面对同样的致病原因多数人并不致病呢?

    再比如,我们总想搞清楚同性恋的形成原因,却把一个男人喜欢一个女人想当然地以为天经地义从而不去问问为什么!

    因此,今天在您关注精神卫生并思考为什么称为“精神卫生”时,不要把视野局限于那些精神上出现了问题的少数人——尽管那个绝对数字极其庞大,而是想想:为什么更多人有着很高的精神卫生水平,他们有哪些秘诀?

    建议大家去读《少有人走的路》,整个第四部分都在讲“神奇的力量”(Grace),而第一节说的就是“健康的奇迹”(The Miracle of Health)。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晋春77:感恩老师提醒,我需要复读《少有人走的路》第四部分,我知道我启用了大脑最本能的部分,不动脑,这也是在学习许又新教授那本书,一直读读停停的原因吧,因为觉得枯燥,累。谢谢老师让我看到这一点。
      • 南乔北笙:心理健康,精神卫生。我在想心理健康,一个人完全丧失某些心里上的健康,比如童年阴影,儿童创伤,校园暴力。会有可能走上犯罪道路。同时一个患上了精神病,目前药物只能保守治疗,稳定了也难逃脱心理面积的阴影。所以有很多极端分子发生一些不可理喻的杀人,放火。抢劫。冠以精神病之名,妥协于众。精神病也就成了一个不可一见的病种了。
      • 059737a339e8:如果全世界都是精神病,那么少有的心理健康的人便成了“异常”。
        南乔北笙:@青红_ 是特许种的例外,是例外种的特许。我们都一样,却又都不一样。
      • 方圆fg:每天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要什么、怎么做?你的人生之路会走的越来越清楚明白。请看《10.10日感悟》
        https://www.jianshu.com/p/3d968c9099c7
      • 王振法:“人的”心理才可以叫作思维、意识、精神;旨在借助于确定这么特殊的一天,唤起社会大众对于“精神健康”或曰“人的心理健康”的重视。
      • 方圆fg:现在很多人关注为什么大师级的人超级快乐?为什么有的人非常卓越?为什么有的人心理非常健康?关注点在积极正向方面如何做到,而不是仅关注如何避免问题。这就是关注你需要什么,而不是你不想要什么。
      • 王秀美心理咨询师:少有人走的路,就读了四分之一,就被束之高阁了,看来还得继续读啊。
      • yy点点:这个得普及,所以转起🤔
      • 聆心2016:☞你问的问题,暴露了你的心理年龄😏。
        ☞牢记事物的一体两面,是差异性思维和积极阳光正向的出发点。
      • 8d1642902055:为什么用mental 而不用psychological?
        哇姐_465a:@李克富 哈哈哈(ಡωಡ)hiahiahia,李老师被套路了!
        李克富:@8d1642902055 那是外国人的事儿,不是我们管得了得!:stuck_out_tongue_winking_eye:

      本文标题:李克富 || 今天为什么叫“精神卫生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vtu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