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公号文章说慈善这个话题,怎样才是真的帮助他人?
以前总想在假期去支教,利用暑假一个月或者两个月都行,但因为种种原因没去,后来又心心念念了好久,直到我工作后,才打消了这个念头。
那时候以为只要这样的支教真的能帮到他人,后来看到一些文章说这样短期支教,其实对孩子们来说,可能是种伤害。因为当初支教人来时,生活丰富,有人陪伴,各种情况都能得到改善,可等支教者一走,一夜回到解放前。
孩子们心里有落差,不怕不能拥有某个东西,怕的是曾经拥有,后来不再。看完后,我也细细想了会,貌似是这样,我想去支教,只是想满足自己的虚荣心,那一个月里能带给孩子们的东西,真的有限。
后来看到喜欢的作者说,做公益慈善,你只要好好工作就可以了。当时不懂,自己好好工作就可以,为什么?
当初如果去支教,我自己没有收入,也没有工作,这期间的花销我需要家里承担,而且没去过很偏远的地方,也不知道自己适应不?如果不适应,我去了也是添麻烦,如果中途再出点意外,不仅不是帮助他人,反而是添乱。
如果你好好工作,能赚钱养活自己,你的消费也是他人的工资,一环扣一环,多一个工作岗位,也多一个人能养活自己,也算是做贡献。
如果你能力足够大,当然可以做更大的事,去帮助更多的人。
为什么有的地方扶贫,却越扶越贫,就是因为最穷最惨的可以免费得到物资,而有能力的得不到,会养成大家比惨的风气,导致都不干活。
虽然我不曾去看过这些地方,但人性复杂,这也是极有可能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人生存的能力,比给东西要更有未来吧。如果只是短期困难,实际的东西当然有用,可是为了长远发展,还是能力实在。
有个例子说慈善家去到某个地方,鼓励当地人种植农作物,然后再掏钱收购,让当地人很快就好起来了,这样不是白给钱,而是用劳动力换钱,是比单纯给钱要好。
可是也有人说是不错,可是这样能持续多久呢,当慈善家不再继续下去了,那么这个地方要怎么办?种植的农作物没有稳定的买家,以后还种不种?后面这些问题,是不是也要考虑考虑?
当然做一些事情,比什么都不做要好,但实际行动时,是不是也可以考虑怎么做,做多久要达到一个什么效果呢?当然那些做善事的人,肯定是想尽自己的可能,去改变一些东西。
如果是短期需要帮助,或许实际的更有用;如果是长期的,那么怎么因地制宜,当外部力量撤掉后,这里仍能继续富足下去,这样才更有效。
而作为微小的个体,我能做的就是好好工作,如果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也可以伸出援手。照顾好自己,也是在间接帮助他人。
网友评论
(5370+小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