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投稿随笔散文心情随笔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作者: 张千艺 | 来源:发表于2016-12-09 13:57 被阅读83次

从古至今,成语典故可谓不胜枚举,其中蕴含着的意义更是千姿百态。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成语典故亦可有截然不同的看法。世间万物皆具有两面性,现在笔者就几个被众人歌颂的典故人物提出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愚公移山

愚公啊,你为何要如此愚?人们都以坚持不懈、永不言弃的你为榜样,但我可就要好好说你一通了。

王屋山和太行山本就是随着地质形成而亘古存在的山脉,你又怎么能为了一小部分人的便利而任意毁坏森林呢?人类应该敬畏自然,而不可随意破坏。当这两座大山被移开,那生活在这里的飞禽鸟兽、花草树木又该怎么办呢?你这简直是严重破坏了它们原本稳定的生活,破坏了这里固有的生态环境,破坏了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你难道还不知错吗?

再者说,你当年轻易作下的错误决定,为何又要让你的子孙后代遭受移山之苦呢?即使交通不便你们完全可以搬出大山,又为何要特立独行呢?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精卫填海

精卫啊,你何必要这么斤斤计较?人们都颂扬你的执著和敢于抗争的精神,但我可不这么想。

大海的波涛汹涌和潮汐变换乃是自然规律,你不小心被淹死又岂能怪罪于大海的无情,我认为这只是你咎由自取罢了。

然而你虽已死,却怒化为鸟,立誓要衔来石子填平这片汪洋大海。你又何必要如此狭隘,如此精明,如此小肚鸡肠呢?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大海的心胸是浩瀚无垠的,怎会毁于你这几颗小石子?纵使你真的把大海给填没了,那生活在这里的各种动植物就会全部死亡,这简直是天大的罪过。它们的生命就一点点终结于你投下的一颗颗石,可它们又有什么错呢?毫无疑问,它们是无辜的,而你却为了报私仇而要一意孤行断送它们的性命,实则是罪不容诛!

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天地之间怎会生得你这怪胎,人们都赞颂你不屈不挠,敢于与自然作斗争。可我认为,你这不过是过分夸耀自己而已,不自量力的你竟然还敢追日,活该烤死你!太阳是神圣的,它的东升西落乃是亘古不变的自然规律,你又为何要去打破它呢?

你死了倒没关系,但重要的是你犯下的愚蠢错误给后人带来了毁灭性的影响。你喝光了河、渭的水,那生活在那里的人们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水资源又该如何存活呢?河、渭之水乃公共之水,你把水都喝光了,你自己倒是解渴了,但千千万万的人却可能全部丧命于你自私的行为。因此你只是做无用功自寻死路罢了,没有人会怜惜你这种无脑的愚蠢行为的!


寓言者取其譬喻以言志,对于成语典故,我们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我当然也不是说上述三个成语是糟粕,而是说我们应该吸收学习这个成语所弘扬的正能量,但偶尔像我一样钻下牛角尖调侃一番也无伤大雅。

相关文章

  • 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从古至今,成语典故可谓不胜枚举,其中蕴含着的意义更是千姿百态。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个成...

  • 统编三上 《语文园地》解读

    成语,除了讲典故,还能讲什么?

  • 鹤立鸡群

    我们今天用的成语很多都和典故有关,了解这些典故不仅有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成语,还能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更有趣味,在亲身感...

  • 原来还能这么*

    除了看清选择背后的代价,阅读能带给我们的还有我们自身视野之外的丰富选择。金庸的《天龙八部》所讲的,不只是一个热闹的...

  • 成语典故

    完璧归赵和负荆请罪这两个成语典故讲的是战国时期蔺相如的故事。完璧归赵说的是蔺相如是赵国的一位上卿,来到壁垒森严...

  • 成语典故

    一字千金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叻过子楚,即后来的秦庄襄王,又把自己的妾赵姬...

  • 成语典故

    一不作,二不休。 唐朝德宗时期,有一支军队在长安叛变,拥立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皇帝。朱沘自称大奏皇帝,拜张光晟为副将...

  • 成语典故

    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楚国有个书生,由于生活贫穷,很想找到一条发财的门路。 他读到一本书,书上说:谁如果得到螳螂捕...

  • 成语典故

    一发千钧 西汉时期,有个著名的文学家名叫枚乘他擅长写辞作赋。 开始,枚乘在吴王刘濞那里作郎中。刘濞想要反叛朝廷,枚...

  • 成语典故

    1、马革裹尸 2、睚眦必报、火上浇油 3、丰神玉立 4、貌美端庄、性情和善、才貌双全 5、拂袖而去、扫榻相迎 6、...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原来成语典故还能这么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be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