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喜欢,为什么就是不去运动,你到底在抗拒什么?回去你好好觉察一下。听到唐老师给我布置的“作业”,我整个人是懵的,钝的,灵光不起来。在这一点上,我好无觉知。我们之间,隔着银河的距离吧!
昨晚,我就在心里默默“打稿”,不断点头,对,应该就是那些原因。我要写下来,等孩子睡着,我就爬起来。而事实上,我沉睡过去。
早上五点的闹铃,比平时早了一个小时,心里默默依然是做了挖树根的安排的。而我一直在拖。看看伙伴们的文章,不知不觉半小时就过去了。我内心有点着急,我要开始写了。不想拖太久,免得这个未完结事件发酵太久,太酸臭。
回想起去年我持续早起运动,那是在写作营。那时候,成长刚开始突破,我非常享受其中。什么时候都要争第一,连成长都要第一个。为了既定的目标,我可以很用力,可以逼迫自己(当然,这个过程是不舒适的),而以我的能力,用力后确实可以出成绩。这就是我的模式啊!
少年时期,为了校运会上取得好成绩,给班级带来荣誉。严肃认真的我,可以安排一大片的时间。放学后,我会留下来去操场上操练。跑步啊,拱桥啊,拉升蹦跳。我非常用力地运用我的身体,咬金牙关,挺过一个又一个困难。练习非常苦,对身心的考验很大,而支撑我坚持下来的信念,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寻求外在的认可和重视。运动,是我最擅长的。在名校人才济济,我没有办法通过成绩引起重视。而运动可以。它给了我极大的满足感!
人生第一次,站在镁光灯下,就是初一时,代表班级出战校运会的“跳远”、“跳高”项目,一举成名,拿了双料冠军,同学们为我欢呼为我呐喊。我好像成了女英雄一样,是班级拿分评比的关键人物。瘦小斯文的我,没有运动健将的刻板印象“彪悍”,看到老师同学惊掉下巴的表情,我暗爽又窃喜。“真是人不可貌相啊!”这句话,是在高中班会上,靠我给班级加分,班主任看到获奖名单后,当众惊诧,说出来的原话。当众我不好意思表现,觉得要谦虚,其实,心里高兴得很,尾巴都翘到天上去了。我几乎成了学校的“名人”。那些年级学习成绩非常优异的孩子,说起我,都很敬佩。这给了少年偏科总成绩不突出的我,极大的心理平衡。要知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个道理我一直很懂。那时候,浅薄的我,只会扎堆跟学习好积极向上进进取的同学玩。运动,给我赋能,给我名誉,还让我体验到,那种“你无法忽视我”的存在感。
周六工作坊时,多日不常运动,登山我仍感觉非常轻松。气喘吁吁的感觉,没有。而且,每当人们讨论,要跑多少圈很有难度的时候,我内心总会响起一个声音,“这有什么难的!看我就比你们厉害。”一跑起来,一蹬起来,我就觉得脚下生风。那种运动带给我的优越感和价值感,刻在我的身体里面。原来,我是不接纳自己的“优越感”啊!
成长后,不是要谦卑吗?我看到自己的“优越感”,像个烫手的山芋,恨不得赶紧甩开啊,它让我有罪恶感。我怎么能傲娇呢?我不是成长了吗?我不应该这样啊。
而且,越成长越觉得,我不需要依靠任何一个东西来证明,我是有价值的。我不需要拿起自己最擅长的部分。
还有,一直很擅长运动,我爱它吗?其实不爱,它只是实现自我,满足位内在需求受人重视的工具而已。爱运动,是社会对优秀人才的定义,是标配。你怎么能不爱呢?我不敢承认,我不爱它!是它,让我看见自己的好,是它,让别人看见我闪闪发光的地方。
运动,带给我的,是熟悉的“牺牲感”。在取得荣誉之路训练的过程中,它给我的,是深深刻刻的痛苦,身体的疼痛,我并没有享受其中。
好复杂,五味杂陈。总觉得,关于这点的觉察,还不完全到位。但是,写下“我不爱运动”时,我心里漠然地,舒展开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