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篇
如果我们把每个人从出生开始就当作一个完整的人来看,这个世界便不会有痛苦和分离。
每一个孩子都在把每一个人当作完整的人在看,所以,我们可以在他们的眼神中感到救赎,感到喜悦,然而,他们却不会看到自己的完整,因为他们无我。是时候停止了,不要用不完整的意识去看待世界,看待自己!
所有的发展都需要依靠教育为先驱,来开创可能、培养精神。教育是一种让人们学会看见障目的那一片叶子,来使得心灵明亮起来,让心不是瞎的,使得我们能够从一片叶子来知道整个秋天,洞察出明明可以让每个人都互利共赢的发生。
一叶既可障目,一叶亦可知秋。
评判中的真相
评判会拉低我们的眼力,耗散我们的精神,让我们深陷其中而不自知;自知而无以自拔。教育的开端一定需要以不培养出评判心为基础,才能自然的看见心灯长明,我本自具足。
首先,评判的基准是什么?以自私这个性质为例,一个人如果没有自私,那他是怎么评判出别人是自私的?异想天开吗?这时候自私是我们的幻想。只有我们有了自私,我们才能真正判断出一个人是自私的。所以说,当我们使用语言的时候,请先觉察是否同样适用于我们自己,评判时是否也在评判自己的一部分。我们所知的一切特质都存在于我们的内在,无论自私、无私、负能还是正能,所有的特质都存在。而这些特质每一个的表露都属于我们正在经历的一部分。它们无法决定你是谁,因为这些本来就都是你,它们不以我们学到的认知的方式存在。我们或许厌恶自私,喜好无私,排斥负能,欢迎正能,也或许有些人正好相反。这种知道善恶区分————我们就是知道这是好的,这是不好的,有没有发现在这一点上全人类都出奇的一致,并且会做出同样态度应对的能力就是我们内在的本能,被称为“良知”。一句话囊括:有喜爱或者厌恶的能力,就是内在的良知存在的证明。内在的良知沟通着这些每一个特质,而这些特质的出现如果用自我成长的角度来看待的话,是为了让我们在事情发生的面前可以尝试不同的应对方式————通过经历每一个特质。说明白点:良知会让我们在爱中通过陷入爱河、热恋、疏离而后分手;或者热恋、相互理解认可、而后走在一起,通过这些发生来让你在爱中成长,学会理解爱,最终成为爱。但是如果你没有通过这个考验,这个世界会一遍一遍通过爱来重新考验你,这是因为我们的爱还没有获得圆满(即个人真实没有确立)。
评判的基础是内在的拒绝,作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我们否定它的存在,如同弃婴一般抛弃了本是自己的一部分。于是这份缺损会一直留存,每当同样的事情不断上演的时候就会被演化成了问题,直到我能正视这个缺口并予以补足。如果我们接受了这个发生而尝试找出解决的方法,因为我们有了应对的方式,这个问题对我们而言就不会再是问题。
感性还是理性?
人类的感性生而有之,否则就不会在赶去上班或者上学的途中不停看手机确认时间了。在时间上不会因为手机左上角的数字而流逝得变快或者变慢,而焦急感却会变得越来越强烈。担忧未来是人所共有的超能力,因为人类聪明到知道自己的未来与自己的生命息息相关,所以生物本能当中的自我保护就出现了,一个理性的人缺少安全感,以至于需要用理智的思考来让自己无坚不摧,做一个避难屋,藏起令自己满意、不容伤害的那个自己。那个自己与我们在外界表现出来的自己呈镜像,完全相反。但是理性的副作用是偏离了身而为人的本质。对于理性而言,感性是一个警报,发出可以理解为“会受伤”的信号来让自己远离,但是这样的生活会遇到忐忑与不安,在面具底下的是自己的敏感。理性说到底不过是感性的一层自我保护的外衣,就连最以理性著称的物理与数学也是通过人类的求知欲开始发展,求知欲是什么?既是对未知的探索本能,同时也是一种感受。在理性的思维出现之前,人类一直是以感性为先导。感性是所有生命采取行为的本质,在身体上的表现方式就是感知力。
客观理性并不存在,因为它的出现是感性自我保护的方式,感性是所有生命行为的秘密。
我们往往用理性来预测未知,并作出准备,但实际上理性是不可能预测出我们要的答案的。心理学、哲学、数学、化学这些理性的分支,你能预测出明天我们或许就再创造出哪一门新学问吗?死亡学、自然学、暗物质学?你能预测出我们明天或许就解开了癌症的秘密?用理性预知是最难的方式,而且我们会因此陷入一种本能犹豫中:我们想到了所有的可能性,却仍然担忧未知,无法做出决定,陷入猜疑的徘徊中。本能犹豫没有理由,因为就算世界上运算最快的电脑也会告诉你没有其他的可能了。
用感性推测的根据在于:别人有的感情你都有,别人感情的波动你同样会有,你可以由此知道那个人会采取的所有行为,因为你在同样的境况会有相似的情感,相似情感中做出相似的反应。这源于人的共性———感性:指引我们想要“开始”思考的原因。
同样,用理性去要求感性是一种最不理性的行为。
用理性对待现实是最不理性的一种行为,被称为愚蠢。以感性衡量世界标准是对感性最大的伤害,被称为敏感。
用感性去体谅感性,被称为知人。以感性的体谅设身处地用到行为上,被称为善为。知人而善为,天下归心,齐心而国治。因齐心协力,而无往不利。
用理性思考例子一:“我好累呀”“你才刚坐下,怎么就累了,别偷懒!” “!@#¥%……”(话不投机半句多)
或许:
“我好累呀”
“你好累呀”(回应对方感受)
“我可以休息下嘛?”(累的真实需求是我要做些别的事情,现在的事情不想做了)
“去做吧”(语气信任,对方会在行动上回应感受到的信任)
伸懒腰、离席、冲咖啡、拿着咖啡自然回到座位上。(我要做些别的事这个需求完成了,至于这个“别的事”它并没有被规定是哪种事,只是一种直觉,然后毕竟因为有工作任务,我们还是心有牵挂,所以回来了。我们工作都是因为心有牵挂——自我价值实现、养家糊口、社会参与满足感、被认同感等等,此项成立;如果还要证明,那么人类文明就是建立在完成一个个工作上,这已经成为人类基因的一部分了,所以开始的工作,特别是养家糊口的工作会自然生出干劲,做完为止)
“你回来了,加油!”(我看见你回来了,并给予口头激励)
工作绩效up(提升)️
如果你用“别偷懒!”回应,他就会感到没被理解,然后在“我要做些别的事情”的需求上被卡住,这时候,当事人也没意识到没被满足,所以不会采取行动自我满足。
工作无意识地分心,工作绩效down(下降)️
思想境界
在人类所限的寿命中,用有限的意识来分析无限的宇宙与无限的多维空间,以及几乎不切实际的概率和漫长的时间概念,这是非常非常难以做到的,所以往往从思想上,从远的看进的,从大的看小的可以把思想做到一个极限。让思想越接近无限,我们就会越无限,去找到每时每事每物当中更大的存在,再反观原本的事情上,一定可以有非常有趣的发现。
而我们的思想中,有一个很有趣又经常出现的现象是:我们会用事物最后的结果作为它发生的前提,把开始的前提当成了结果。
比方说,我们因为孩子不听话所以训斥他,可其实是因为我们训斥了孩子,所以孩子很不服气,想被鼓励、支持的需求没有达到,所以不听话。而我们越大声地说话,孩子越与我们作对。孩子会非常直接敏锐得释放自己的感受,而大人会非常直接自然得压抑住自己的感受。所以说,通过孩子的表现我们会很容易了解真实的自己在别人眼中是什么样的。
不听话是训斥之后的结果,我们却想当然的在不听话之后用训斥来改变不听话的情绪。记住,对于孩子而言没有“听话”一说,而我们所说的“你怎么不听话呢!”所带有的嫌弃、期待以及凶狠的语气才是孩子最终接收到的表达。也因为孩子重视和你在一起的感受、你们之间让孩子感觉到爱和亲切的关系,刚来这个世界上的他们才会压制住自己的本能,去做到一个在你眼中的“好孩子”。我们身上的人性就是这样一代代升华出来,并记录入DNA里的。
这里所写到会在现实中的发生是一个本末倒置的思维陷阱,所以我们经常会有“不知道该怎么办了”的情况。可是我们方法都错了啊!我们给予他人的回应并没有满足他人的需要,别人怎么能开心呢?
请循其本。思维最重要的是通过回到本源来看清本质,怎么回到本源呢? 有一个方法是:通过一件事物最初、现在、和以后终极的样子来看这件事。比如之前举的例子,孩子诞生最初是很好理解的,只要抱着哄他,给他奶喝,哭闹就少了;现在怎么哄都不听,还会惹出一堆麻烦事;以后大了、年老了,懂事稳重,明事理了。
这其中不变的是你和他之间的关系,你们之间的羁绊,变化的是不同的时间段你们各自采取的表达方式。这也会很好找出问题所在:变化的过程当中自己的疏忽。
不变的事物当中能够看到整件事情的真相,变化的事物当中有提供给我们改变现状的契机,内心的渴求成为了照亮我们前路的启明星。
“1.0”概率论
现在我们谈一下概率。1和0,假设1代表发生,0代表没发生,这里有件事就算只有1%会发生的可能性,最后还是发生了,那这99%不可能发生的可能性又能说明什么?如果我不想让一件事发生,通过不满足这件事发生的先决条件来让这件事的发生必然变成0,如果值得的话。一件事情只要有大于0的可能性,在时间的洪流中就一定会发生。这就是偶然之中的必然性,被称为“谋”的根本。想让什么发生,那就把这件事情发生所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做好,剩下必然是时辰的事——0会变成1。
看见
所有的发生都由我们在演绎
每一个原子、每一团能量、每一束光都在形成现在的我们,即便我们不知道也并不影响它们的存在,而存在即意味着作为我们组成部分的其中之一在影响着我们自身。而什么是存在的?对于我们来说,是世间任何已知的存有。可有一个众知的事实是:世间的存有永远比我们已知的还要多。就比如说皮皮虾有16种视锥细胞,在色域上是人类的10倍之多。只是在色彩上我们的认识就如此匮乏,整个宇宙我们不知道但是存在的又有多少?在不经意间,这些存在一直在影响着我们所感受到的、所作出的决定。就拿这个直观的例子来说:对于男生来讲,永远都无法像女生一样对口红的色号如此敏锐,但这并不影响口红带来的视觉冲击与心理暗示。
而所谓看见,是在看见我们认知当中能够意识得到的发生的同时,同样知道了自己不能看见的存在,而清楚得明白:我们是处在无知中的,对于任何发生我们都不能绝对否定或者认同,我们需要对自己的已知保持警觉。
我们的已知同时也是造成我们最大未知的开始。
教育本身
最快的个人成长是每天都有不一样的发生,让我们可以用不同的眼界看到所处的世界。触发智慧的最佳开关是对美的发现、对美好的想象,每个人都有一颗美好之心,想象出了美好的样子,也就知道了未来。都可以预测未来了,再反观现实就能发现原来还有那么多路可以去尝试。数学或许可以通过黄金分割、完美比例计算,但公式是否有效取决于人直观的感受,这是人工智能必须迁就于人的地方。
在教育中我们有一个不容忽视的事件是:如果我们学会了创造,学习也就失去了意义,因为我们所有的已知构建了现实。但如果我们知晓了创造的本质,开始创造了已知,这个世界就已经为我们所知。所有知识的理解都源于人类创造出的概念,可是既然概念服务于人,我们也同样可以建立概念,并与现实相互印证来使用。
未来教育直达创造本质,不用只学习他人创造的成果,而是让我们能够学习如何创造。如此,因为这个世界皆为我知,皆为我造,是故我便理解了这个世界,然后就可以用自己擅长的理解方式,站在如今教育的顶端开始考虑如何创造出未来、创造出没人创造出过的东西。
教育的基础是让我们过没有问题的人生。如果我们整日读书,我们最终就会失去思考的欲望;如果我们整日听课,我们最终就会丧失创造的欲望;如果我们整日通过音频来了解知识,那我们最终就会失去读书的欲望。当我们失去了思考、创造和读书的欲望时,这个世界就不会再有“书本”了。
在教育中,完整的教育是通过对人性完整性的了解来释放本能,并以此来启发神性——我们用美好连接智慧,让每一个人都是美好的创造者就是最终极的教育。
教育之于法治
社会上所有的情感与伦理问题都来源于这个社会缺少温情所致。这是因为真正满足自己的是得到的感觉,规则越多,这个世界人们感到的冰冷越多。所以这个世界会出现“佛系青年”,是因为面对现实的冰冷、冷漠和死板,这个“佛系”成为了唯一的自我保护和自我满足的办法,当方法成为了唯一,不在意也是理所当然。
法律做的事一直都是亡羊补牢,只能提高人们心目中爆发的门槛,却没有在根本上去解决问题。问题的解决方案也从来不在法律与条约上。要解决社会问题,必须要从人们用口、耳、舌、鼻、心、脑上感知到的一切是否具有温度与热情上开始。这是冷冰冰的机器、水泥与钢铁永远无法替代与提供的。如果我们自己还没有温度与热情,也不知道从哪里开始时,先从自己的心开始感知,我们可以做的是让自己温情的绽放成为常态。
法律的本质是通过公信制度来给本会因做错事而被众人唾弃伤害的人以慈悲,给受害人以社会关怀,补其损益。未来法律重其无,其法为德,其律为道。古言“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今知失义而后法,未来逆之。无法而大治起,没有了法律,世界才算是真的大治。在废弃法律而不用之前,法律在社会当中具有很重要的存在需要,在此深论其发展方向。法律在人心,人心在美好,美好而生智慧,故能心安理得。现代的法律重视名正言顺,制定越细越好,而细致意味着缺乏弹性,巨大的篇幅造成了普通百姓更难去了解法律条文,在具有巨大影响力的大企业面前,人民居于弱势,法律难以贯彻。以人类之智慧,法律总有不完善的地方,正义的贯彻总有歧义。因此,未来必要强化入心之法,在每个人心中种下法律的种子,法律在于保护,既然作为保护手段,必须为弱势群体提供额外的帮助手段,使得人人可执法。
其次,法律不得支持违法盈利。在法治面前,若是法律失去了理性,则必要遵从人们心中感性的认识,让人性自身的感性决定判决。
若要法律入心,必要简化法律,所以社会需要法律做减法。而要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海晏河清,必重其德,需要法律与教育的一同发展。当法律发挥作用的时候,往往是在亡羊补牢教育上的缺口,所以法律上的问题若要根本解决,首在教育。
教育之于未来商业
当对人教育完整了,赚钱的商业模式就不存在了,为什么不存在了呢?是因为只有我们没有的东西才需要去购买,当我们的内在丰盛,又何需再去购买呢?于是商业上的主要收益变成了人们之间相互信任、培养情感与关系的促进的方式。在社会当中用建立商业产品来相互交流活动,领悟生命的影响力,用心去感受自己的初心与使命,完成理想。未来商业的核心能力是共享、共创与关乎希望与梦想的创造力,将对活出生命的渴望融入想象力,并随后加以实体化,形成一套良性的新概念商业体系:以人与人之间的感受为本,吸引不同兴趣的人前来,发挥各自的天赋,合作共创,将七彩斑斓的想象力带进各种项目中。另外,当人们有需求的时候可以很简单得沟通彼此,通过精神上的认可相互助益,在社会当中共同快速创造。
商业智慧
商业的本质是如何与人打交道,通过对人的了解来思考如何去满足人们的想象。商业的根基在社会需要,社会根基在于人,人之根基在于意识。所以,最持久有效的商业模式一定是借众人之愿力成就自己,再以自己的愿力去成全他人,让人们的心有寄托安放。这部分的产品需要用心去创造,这里我说的产品不仅是像淘宝一样的一次性购买满足感的平台、动漫平台B站一样寄托诗和远方的治愈系产品,而是线下这样可以在街边体验到的感觉。现在这样的店面常见的无非书店、便利店、餐厅、Bar和服装店,不得不说这个世界太需要创造力了,如果能有一方天地可以建立一个以社交为主的商业区,想一想可以吸引多少人!
社交的商业化主要建立在一个共识上:“我们之所以来到这里是为了社交的”,不是为了吃饭、看电影或者逛街,也不是为了谈生意、消磨时间而是为了与其他人相互理解交流的。来到了这里的人都明确得明白:我们彼此间可以就感兴趣的事物相互了解和沟通,聊聊周围发生的事。亦或是可以任意选择一个主题,大家一起谈论。总之,我有完全的理由坐在你对面说:“嗨,我们聊聊吧!”这与社群不一样的是彼此之间没有利益关联;与酒吧不一样的是,这种交流更像古时吟诗作对,君子之交淡如水,相互之间没有负担;与联谊会不一样的是,这里有思想的碰撞与一吐为快的胸襟。社交商业化这个概念在于,回归人与人之间交流互动的渴望、被认同理解的需要、释放被城市化后压抑的情感。之前一个村落连接一个村落,社交限于村落内部相互交集,从出生开始,一个村落的人们都像家人一样在不远处相互陪伴着;之后一个郡国、一座城池,相互之间一匹马、一只飞鸽就能够联系到彼此,但也拉远了亲密的距离;如今只要一部手机就能解决社交的效率需求,但又分离了人们之间心与心的距离,每天都在被动接触数十倍乃至数百倍于曾经人们一生到一年的社交量。
现在商业在满足的是人们没被教导的部分,所以教育的缺失所在就是商机之所在。而现今教育的缺失是感受,所以能挑起人们感受的项目就是未来所有商业成就的根基。
商业的良性循环在于我们的意识,若是碰到商业竞争的第一反应是互相伤害,这个模式一定不会长久,若是意识中出现了合作共赢、互惠共利,收益自然就来了。
夜明珠理论:
在观赏夜明珠闪耀的时候遮盖一块布会显得多余,因为这会遮挡住夜明珠自己的光芒。同样,在我们发现夜明珠白天无法闪耀的时候才会需要一块布遮盖住它。当我们发现夜明珠变得普通、不漂亮的时候,我们才会想起,想要借助夜晚来显出夜明珠的魅力。
通过这个理论我想说明第一点:我们之所以去做一件事,是因为这件事情我们有兴趣但是我们自认为不会做,于是去做来证明自己可以做到,这里是动力的来源。然而在做到后我们忘了初心:我们自己的热爱,于是这些事变得枯燥乏味,味同嚼蜡。
在我们选择这件事的时候,既然有了行动,就证明我们内心是接受的,而既然我们接受的原因完成了———当我们已经学会把一件事情达成的能力,这件事情对我们而言就已经无聊到不想亲自去做了———于是这件事情自然不再需要我们去体验经历了。一件事最难得的是,在我们会做之后仍旧对它保有兴趣。
第二是当我们认为自己是美好的时候,不会借用其他的事物来衬托自己的美好,因为其他事物只会显得黯然无光,我们的美好光芒反而会被遮掩。而真正的美好本质体现在我们创造美好的能力,就如同作家创作出启发人们的书籍与艺术家创作出点亮我们内在美好的作品一样。书籍与艺术品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它形成于美好。
而我们之所以可以认出美好,是因为我们本自具有美好。
人生而不同,来到这世界上,平坦的过一生也是很不普通的了,这样的人不多;把不可能变为可能是很多人一生的践行。知道还能看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已经很令人幸福了,用你想要的方式前行吧,人生本没有设定终点线。
论孤独的教育
我听到过一句话:“人生而孤独”。在大城市中,孤独感总是在一个人的时候出现,但是这里的孤独感其实并非是因为只有一个人而出现的,相反,孤独感正是因为每天遇见的人太多才会出现的。孤独的来源可以说是人们对于爱的需要没有达到而有的失落感,而爱就是人类内心的的本质,所以孤独的教育其实就是爱的教育。不要害怕、不要担忧,爱一直都与我们同在,只是爱的表达方式之多,爱的创意之多令人咋舌,流露出来的情绪有着太多我们还暂时无法完全理会。情绪在我们出生时即与我们相伴,但我们甚至还没有正式学习过对情绪的了解就被涌过来的书本知识淹没了。对于爱的学习、对于情绪的理解却是我们生而为人,却是很多人从来没有主动接触过的一门功课,而我们也必然要在余生与这些情绪相伴,所以不得不说情绪与爱是一门我们一直忽视的必修课啊。
爱的教育
爱是感受而非行为,然而行为却是确定由爱生出的爱情能长久、和谐的必要因素。当然,没有行为的爱情很理想,就像是太阳与月亮之间的关系一样。
只是,表达爱情的行为我们未曾学习过,最多从我们父母、长辈、朋友那里看来,并加以模仿。
每个人在爱情中的节奏都不同,我们和其他人选择爱情的方式、标准也不一样,所以,这是一个必须自我创造的过程。
看到这一点,我们再从行为当中找到答案,怎样幸福?怎样满足我们对爱的渴望。
正如前文所说,这是一个自我创造的过程。自我创造就意味着向曾经学习来的方法说暂停,甚至直接推翻之前的模版,从零开始创造,从空无中开始创造。
从空无中去创造,这与我们接受的教育大相径庭,却是创造意识的本质。
我们可以有对自己的了解、对他人的了解、对另一半的了解,这也是从空无中去创造,再把这份创造变为我们自己的行为。自我创造意味着不可被完整复制、也无法去教导,所以我并不能在这里说出一套理论体系,因为这也是我们要去创造的。
当下,我们能做的是和学习来的方法说暂停,看一看这些方法究竟是在支持我们感受到了我们想要的,还是我们不喜欢的。如果我是自己的另一半,我会喜欢这样的方式吗?
爱此纠缠多情恨,蜻蜓点水映红衣;
冷月酌酒销虫鸣,丝竹伴耳安枕眠。
“小孩”与“大人”的教育
小孩通过哭闹获取别人的注意力与获得玩具来满足自己对满足感的需要,这份对满足感的需要起源于我们在子宫里的感受。为什么这么说?是因为孩子在子宫胚胎里是闭着眼睛的,他所有的感知都是空无。然而从他被生下来的时候,熟悉的空无感不见了,他会本能地去寻找曾经的空无感。
当孩子可以睁开眼睛的时候会看到色彩与外在的变化,这会刺激他的大脑,让大脑对这个没见过的世界充满新奇感,而对于孩子来说还有什么比玩具可以更容易接触且真实得了解世界的呢。获取别人注意力是为了通过而后的怀抱获取感官刺激。
这些特质被留存一生,“大人”通过无数的期待与努力来满足自己对于满足感的需要,恰如孩子通过被怀抱以及通过了解世界的需要来满足自己一样。
期待、要求与努力是人们不自觉搭建出通往满足感的桥梁,这座桥梁的材质是自己的想象:通过努力达成了期待与要求就可以获得名叫“满足感”的奖赏。
为什么说是想象呢?因为当你闭上眼睛感受自己的内心这部分,用感受去感受,你就可以感受到安心与喜悦,你会发现满足感一直在我们的内在存在。
榜样与学习
我们树立榜样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崇拜,当对方的生命状态与我们交汇,我们用感知来体会生命的质度。然而,如果我们依赖于以对方为学习的模版,那么我想我们先问问自己:“我们这样能做到超过他么?”在教育中,发现个人真实,并以此来规划自己的学习方式,如果我们采用的方式并不能超越我们的榜样,如果对方教导的方式并不能让我们超越认知,那么这样的教育是不值一提的,就像一个老师如果不能教导出比自己优秀的学生,那么这位老师的教学能力就值得被质疑。而教育唯有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主板,让学生自我发展的同时去伪存真,洞察真实,推动学生个人真实的建立才是真实的教育。这里我提出的“比自己优秀的学生”是我们共有认知中的“优秀”,它的本义是指通过个人真实的建立使得我们各有所长。
无念
无念是指一种“本真无我”状态之下的意识状态,这里的意识状态在无念中也没有“本真无我”的概念,你也不需要“回到本真无我”的状态。玄之又玄,是不是?这里我先引入一个对玄之又玄的认识。
理解玄之又玄的关键在于不再以把我们想象、感知到的事物以“不真实”为评断,而是相信自己的感知力,带着这份天生感知力超脱于认知和理所当然,所有难以理解的事物只因为我们为了理解而不由分说地设立了一些概念和前提,也因此反而让我们无法理解了。在我们天生的理解力中,没有从这里到那里的思维联系,我们想到的画面、逻辑直接跃出,所以可以让意识“无念”的同时无念。
好,回来说无念。
一个孩子出生的时候脑中有念头吗?睡着的时候有念头吗?这两种状态我们都体会过,可能孩子的时期太过久远,但如果你去感同身受地感受如同孩子一般的状态(如果在感受孩子的状态时感到不适,可以停止)你会发现孩子在襁褓中的时候是没有念头出现的。观念在人类开始认知之前并不存在,但一切认知都从无念的状态开始,无中生有,是为妙有,亦称灵感。当我们可以没有观念,无念之时,我们可以接纳一切观念。正所谓,当我们放下过去的时候,我们才能算是真正地品尝到了过去的滋味。
所有的制约只因为我们有念头。没有念头,我们的思维就可以突破原有的极限,逍遥于无为之境,闪现无限的可能———就像你在梦境中会出现无数不可思议、跳出过许多匪夷所思的片段一样,有着现实想象不到的发生经历。
无念是一种具有最高接收效率与开发效率的意识状态,因为没有了来自于自我意识的阻碍,我们的天赋会得到十分全面的启发与组合。这里的证据是:当我们醒来时大多记不住梦境,这是因为一旦醒来,我们的意识就会塞满大脑,“有念”堵塞住了始于无念的专属绿色通道。
空即无所不有,无则空之源。我们说空无,其实是先进入“无”的状态,而后自然就空了。大部分中文词语都具有这个特性,这就是文字博大精深之处。后半段字是方式,前半段字是结果:空无,先成为“无”,而后自然就空了。
意识的培养
当我们进入一种对立的意识,我们做”好的部分”的时候,别人会喜欢好的部分,然而”不好的部分”我们其实也存在,我们就会带着自我厌恶的意识看待自己不好的部分;当我们做不好的部分时,别人会讨厌不好的部分,我们也知道这是不好的,然而这时我们好的部分别人却不看了,这就是当下社会的分离,不断把人撕成两半,造成了人间的失格。我们看到了自己的不好,并厌恶着自己的不好,于是展现好的那一面,可是不好的那一面也在希望别人懂得。最终,我们就被撕成了碎片,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所有的伤害来源于此,所有的痛苦来源于此。
相互知道双方的圆满,这就是答案。圆满不是对立意识,而是合一,一种把不可能视为可能,并允许不可能的意识,这个意识不局限于可能性的任何一边,只是看见所有的存在,把好与不好视之于一,之后我们自然知道要怎么去做。伤害与痛苦会依然存在,但是我们同样是幸福与爱。
怎么圆满?看到全部的自己,并爱上他/她,去贴近这个自己。于是,即便你失去了某人,即便心中感觉缺了一块,你依然知道如何去找到自己。
当你想要爱的时候,可以把这一部分留给某人,这并不会影响圆满,因为意识上没有对立、没有损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