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电影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
“印度良心”米叔,原来也曾是“票房毒药”“小鲜肉”

“印度良心”米叔,原来也曾是“票房毒药”“小鲜肉”

作者: 电影夫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1-02 17:32 被阅读45次
作者|电影夫人

今天,阿米尔·汗的《印度暴徒》上映。

是的,米叔的电影又双叒叕来了,开不开心?激不激动?

为了宣传这部电影,米叔专门来到中国活动,甚至空降虎扑社区。

众所周知,虎扑社区可是“直男聚集地”呀。

江湖人传言,只要看看男演员在虎扑上的待遇,就知道他的实力了。 

阿米尔·汗在线互动,把一群直男们高兴得跟过年一样,曾经神来怼神、佛来怼佛的直男们居然都能吹爆彩虹屁。

这可和以往某些明星在虎扑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米叔果然是不一样呀!

《三傻大闹宝莱坞》、《我滴个神啊》、《摔跤吧,爸爸》,再到《神秘巨星》,米叔的电影无一不是票房和口碑并收,人气也像是坐了火箭炮一样一路飙升。

以至于有人总结说:米叔出品,必属精品。

依确幸说啊,以后米叔拍电影就不要起名字了,干脆就叫《这是米叔演的》、《好巧,这部也是米叔演的》就可以啦。

但你绝对想不到,现在被视为票房保证的米叔,曾经也是一枚“票房毒药”呢。

好奇吗?“毒药”是怎么变成“十全大补丸”的?这就告诉你!

由于出身于电影世家,阿米尔·汗很早就“触电”了,8岁参演叔叔的电影《西方的回忆》。

但此时的阿米尔·汗对电影无感,反而爱上了网球这项运动,甚至曾经拿到印度马哈施特拉邦的男子网球单打冠军。

但父亲以影响学习为由加以干涉,阿米尔汗不得不放弃。

虽然父亲是制片人,但是在阿米尔·汗小时候,家里的生活却十分窘迫。

当时的宝莱坞电影融资,基本要靠制片人借高利贷,阿米尔·汗的父亲不擅此道,常常投资失败,血本无归,负债累累。

最麻烦的时候,讨债人一天打三十多个电话催债,他甚至连孩子的学费都交不起。

因此,就像《三傻大闹宝莱坞》里一样,父亲也希望阿米尔·汗好好学习,以后能成为工程师之类的人。

没想到把儿子捞出了网球的“坑”,一不留神,他又栽进了电影这个“坑”里。

一个同学想拍电影短片,请阿米尔·汗帮忙。只有两个人的穷逼团队,阿米尔·汗不得不身兼数职,既当演员,又当副导演,还负责场务等,堪称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虽然辛苦,但是通过这一经历,他才发现了电影的乐趣,意识到这就是他今后想做的事情。

于是,23岁的阿米尔·汗重新回到电影道路上来。

他进入叔叔的制片厂,从助理导演做起,不久就出演了表兄执导的电影《冷暖人间》,饰演主角拉兹,一炮而红。

火到什么程度呢?

一两年内,阿米尔·汗家里的座机电话就没有搁下过,因为一旦放下,立马就有粉丝打电话过来。

多年后阿米尔·汗依旧疑惑,当初自己的演技算不上好,为什么大家会如此喜欢。

2017年在参加《巅峰问答》访谈节目的时候,主持人曾经问米叔如何看待现在娱乐圈里面的“小鲜肉”现象。

或是有感于二十多岁的这段经历吧,米叔回答说:

“电影圈里面是没有逻辑可言的,有时候勤奋工作和才华不一定会带来成功,引起观众共鸣的东西往往是无形的。”

他觉得这段经历“没有逻辑可言”。

米叔你真的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火吗?当然是因为你青春俊朗的容颜啊!

出演《冷暖人间》的时候,阿米尔·汗在宝莱坞属于清俊小生的长相:

线条流畅的脸型,没有明显的棱角,眉毛浓黑,将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压得深邃,上半张脸多少带有一丝忧郁的气质。

但看下半张脸,鼻头略显圆钝,嘴唇丰润,又使他添上了几分孩子般的稚气,无端地教人怜爱一样。

这样的脸,正是为爱痴狂男主角的长相。

所以在《冷暖人间》这部号称“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里,阿米尔·汗是像大于演。

他本身的形象已经无限靠近角色,满足了观众的合理想象,演技反而就成为退而求其次的因素。

这样的阿米尔·汗,怀里抱着吉他,在灯光下唱“爸爸说我一定有出息”,能够引得无数少女尖叫晕倒。

但是,因“像”而成就的演员,如果后期不在演技上打磨,反而容易局限于固定的角色里,很难再有突破。

二十多岁的阿米尔·汗并没有功夫考虑太多,年少成名,赞扬和鲜花环绕,成功来得如此容易,他难免有些沾沾自喜。

按照制片方打造“浪漫之王”的设想,他一口气又接了九部电影:《为爱痴狂》《青春万岁》《情侣风尘》……看片名就知道是浪漫爱情片的路子。

当时的宝莱坞,一个演员能够同时拍30部片子,因此在他看来,自己已经算是挑剔的了。

没想到此后的电影无一不扑街,票房惨淡,阿米尔·汗甚至得到“单片影星”的外号,人们借此嘲笑他“只有一部电影的奇迹”。

这对阿米尔·汗打击甚大,他回家后躺在床上大哭,发誓再也不接烂片。

“如果我信不过导演对电影的感觉,不喜欢剧本或制片人,那就不会接这部戏,哪怕我的演艺生涯就此断送。”

从这时起,阿米尔·汗才意识到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子的人,他不甘心当一个明星,而渴望得到观众的认可,成为一个好演员。

“剧本必须精挑细选,故事一定要先打动自己!”

“一次只拍一部戏,每年不超过两部!”

他甚至开始尝试自己写剧本。

31岁出演《印度拉贾》,这部电影使阿米尔·汗首度获得Filmfare最佳男演员奖。

37岁时,阿米尔·汗主演并担任制片人的《印度往事》,被奥斯卡提名为最佳外语片,成为印度电影史上跨时代的作品。

光有好故事是没有办法成就一部好作品的,他深知这一点,所以不断地打磨自己的演技。

有意练出肌肉后,阿米尔·汗原本的言情男主面貌气质发生了改变,体脂率降低,面部脂肪减少。

如同水落石出一样,棱角渐露,嘴唇变薄,整体看起来多了成熟男人的坚毅与厚重感。

此后阿米尔·汗戏路拓宽,就算饰演邪派人物也处理得很到位。

譬如《神秘巨星》里,阿米尔·汗饰演浮夸风骚,备受争议的音乐人夏克提,这是发现并帮助小女孩伊希娅实现音乐梦想的重要角色。

夏克提这个人物,行为动作极度浮夸,这是外层的特征。

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音乐人,虽然对音乐有所追求,却因追逐市场需求走上岔路,所以在音乐上面的认真和隐含的焦虑才是角色内层的特质。

行为动作太过浮夸,致使人物内里很容易被遮蔽忽略,故而演不好会有油腻感。

阿米尔·汗怎么处理的?

蓄上整齐的络腮胡,带亮闪闪的耳钉,设计飞吻咬唇、走路扭胯等骚气小动作;

习惯性半张着嘴巴,抬着脸或下颌微收,就是不肯平视别人,以此来展示夏克提我行我素、欲望外放的一面。

但是在录影棚第一次听伊希娅唱歌的那场戏,阿米尔·汗将夏克提浮夸之下,对于音乐的那份认真处理得很好。

心不在焉地玩手机,音乐开始后才开始调整坐姿,查看机器,听到动人的歌声后,陡然把视线集中到伊希娅身上.

眉毛下压,眉头微蹙,嘴巴紧抿,这是一种下意识专注的神态,被歌声吸引,但是又期待下面的几句不要崩坏。

等唱到副歌部分,夏克提才完全把头抬起来,正视伊希娅,嘴巴无意识半张,甚至显得有几分呆滞,这是一个被歌声陶醉的听众。

但很快,夏克提重新找回自己音乐人的身份,他意识到自己挖到宝了,你看他接下来的一系列动作:

突然站起来,给伊希娅一个飞吻,开始认真指导工作人员调音。

再快步走到隔音玻璃前近距离观看,不自觉自己用手给伊希娅划节奏,激动到不能自已时,双手拢在嘴边,再缓缓放下,眼中隐含泪光。

一系列的动作语言,你觉得他的情绪恐怕已经到达顶点,他却闭上眼睛,高举双手挥动起来,放任自己完全沉浸在音乐里。

这一连串的设计,完成了一个音乐人到听众状态的反复切换。

由于阿米尔·汗极为看重故事的动人程度,波折的情节容易夺走观众在演员演技上的思考,所以有人认为他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会挑剧本。

可是,再好的剧本,如果没有演员入木三分地刻画,合情合理地诠释,是没办法呈现出好电影的平衡感来的。

《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44岁的阿米尔·汗要饰演22岁的大学生兰彻,从少年意气风发到中年的内敛澄澈,用两个笑就能清晰看出变化。

《摔跤吧,爸爸》里面,阿米尔·汗听到自己国家的国歌回荡在体育场内,先是不可置信地站起来,嘴角咧开,做出笑的表情,可你看他的眼睛,分明又是含泪的心疼和欣慰。

更不用说《幻影车神3》里面,阿米尔·汗短短数秒就从直率天真的哥哥切换为冷静缜密的双胞胎弟弟。

不断地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不断地刷新自己在印度的票房记录。

如果我是米叔的同行,估计都要摔本子:“你自己刷着玩儿去吧。”

阿米尔·汗成功地摘掉“小鲜肉”的标签,成长为成熟的演员,甚至是票房的保证。

但他又有了新的追求:相比于取悦,他更愿意去改变这个世界。

“我读报纸、看新闻、与朋友闲聊、和陌生人交谈,总有一些事触动我的心弦。

一方面,印度在崛起,蒸蒸日上,作为一个印度人,我感到高兴而自豪。

但是社会中还有很多令人心酸的事实,我们却对此熟视无睹。这些苦难让我深感不安和忧伤”

由于小时候的经历,阿米尔·汗能够体味浮华底下的不堪,这就不难理解他的电影之中为何总是注入对社会等问题的思考。

2007年,阿米尔开始导演生涯,这种思考在他所参演的影片里愈发明显:

《地球上的星星》,聚焦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中的问题,关注阅读障碍儿童。

《三傻大闹宝莱坞》在三个小时的嬉笑怒骂之中,直踩传统教育痛脚;

身为穆斯林,他在《我滴个神啊》里大胆讽刺宗教的盲目信仰;

《摔跤吧,爸爸》和《神秘巨星》是反思性别歧视和家暴问题,关注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梦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芭萨提的颜色》这部电影。

由于剑指腐败问题,影片还未上映,就遭到官方的政治质疑,动物保护协会、印度空军、国防部多方阻挠。

虽然影片最终顺利公映,但提前下线,阿米尔·汗的另一部电影也遭到封杀。

但是这部电影带来长达十几年的“芭萨提效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我有力量,去捍卫自己的权利。

震惊印度的“杰西卡·拉尔谋杀案”发生后,成千上万的群众走上街头抗议,他们一边游行一边放映这部电影。

渐渐,电影已经容纳不下阿米尔·汗的“野心”,他开始直接痛快地挑破这个国家的脓疮。

于是,《真相访谈》应运而生。

这才是阿米尔·汗评分最高的“作品”。

节目在印度电视台开播的第一天,12个小时内,官网就被网友留言刷到服务器瘫痪。

《真相访谈》之所以能引起巨大反响,是因为它使印度社会中普遍存在,但却未曾解决的顽疾袒露无疑:

虐杀女婴、儿童性骚扰、巨额嫁妆、医疗失当、自由恋爱与包办婚姻、残障人士、家庭暴力、害人的农药、酒精毁人生、种姓制度、水资源、强奸……

只因怀的是女孩,被迫流产八次的母亲;被亲戚性侵至十八岁却无处求助的男孩;付出高昂嫁妆却依旧要忍受家暴的姑娘……

一桩桩,一件件,直戳要害。

面对各种严重的社会问题、激烈的观点冲突,阿米尔·汗始终保持克制。

他不愤怒、不控诉、不煽动情绪。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无心激化矛盾,只求改变时代。”

2013年,美国《时代》杂志将阿米尔·汗评选为“全球百大影响力人物”之一,并以《印度的良心:一个演员能否改变一个国家?》为题进行了专文报导。

在分类上,《时代》杂志并未将其归入“艺术家”,而是放入了“先驱者”的行列。

2018年,鲁豫的节目组去孟买专门采访阿米尔·汗。

53岁的米叔依旧精力充沛,每年4到5月会和妻子基兰去下面的村庄里帮村民解决用水问题。

他们保护水资源的公益行动已经持续三年,覆盖2000个村子,米叔觉得“这是我这辈子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

在英国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里,英国圣公会主教的墓碑上写着这样一段话:

在我年轻的时候,我曾梦想改变世界,及至成人才发现,我不能。

于是我想,改变我的国家吧。但等我垂垂老矣,也没能改变。

我只好转向家庭,可是就连这个也未能做到;

躺在床上行将就木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

如果当初我从改变自己开始,也许我就能改变我的家庭,为我的国家做一点事情,然后谁知道呢!说不定我能改变世界。

“印度良心”阿米尔汗恰恰如此。

从脱离“浪漫之王”的既定轨道,成为一个成熟的演员,再到聚集微光,成为改变社会的先驱者,他拓宽了“演员”这个概念的外延,告诉人们,一个演员,一个人,可以为社会做出多大的改变。

后来,鲁豫问米叔,知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中国观众喜欢他。

米叔笑:“我什么都没做,是他们发现了我。”

但,米叔啊,一个人先要自己活得像星星一样,闪闪发光,我们才能在浩渺银河里发现你,对吧?



推荐阅读

和刘德华、梁家辉同学,被称为香港“三级片之王”,但他的内心却住着天使

章宇:他把狗一样的命运,活成了狼一样的人生!

她用最普通的大众脸,演出了最高级的任素汐

承认吧,你向往的不是精致,而是虚荣!

金马奖惜败:没想到她是这样的惠英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印度良心”米叔,原来也曾是“票房毒药”“小鲜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wttr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