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句话特别火:“多学一项本事就少说一句求人的话。”
之所以这句话有很强的鞭策作用,原因在于“求”字,“求”为乞求的意思,与其说不喜欢乞求别人,不如说不喜欢卑微的感觉。求人是无奈的,痛苦的,难为情的,早知这样,当初应该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去学一个硬本领,毕竟“人争一口气,佛争一柱香”。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学习的好处,学习可以让人变得自信、自立、自强。
然而,学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我们从小到大,都很反感家长说:“你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于是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没做过第一,不知道当第一有多辛苦,逼着孩子拿第一。”在大家的观念里,学习很难,学好更难,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人宁愿下班后上网打游戏、追剧、逛街、看电影,也不愿抽出半小时的时间看会儿书。
我们身处的这个时代,瞬息万变。大约在10年前哈佛的两位经济学家还在《新劳动分工》一文中表明,计算机将取代秘书的工作,却不可能代替人类去开车,可是如今谷歌和特拉斯已经推出了无人驾驶汽车。
如果不学习,有一天我们的生活将会变的寸步难行,就会被逼到不断去求人的地步。
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活到老学到老”。
怎么学,如何学,过去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前的社会需求,很多知识从业者开始不断学习“如何学习”,帮助人们更好的掌握适合时代发展需求的学习方式。
美国的乌尔里希•伯泽尔就是其中一位,他在童年的时候因为成绩差,反复留级,老师甚至让他接受残障儿童特殊教育。后来经过一系列的训练和努力,终于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最终考上了一所常春藤大学。如今他还是美国国家智库美国进步中心高级研究员,专注于学习能力方面的研究,相关论述陆续发表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等国际一线媒体,并著有《有效学习》这本书。
这本书中,乌尔里希•伯泽尔介绍了一种适合所有学习的系统化思维,分别是找到价值、设立目标、提升知识与技能、付诸实践、融合贯通、反思与回顾。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6个方法教会你如何学习,快人一步的学习。
1.找到价值
在我刚怀孕那会儿,看过一本书叫作《考拉小巫的英语学习日记》,一年多过去了,仍然清晰的记得书中的内容。
作者考拉小巫是一个学习成绩平平的人,高考结束后,眼看着很多同学都考上了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奔向了大城市开始了自己的求学之旅。而她却只能留在一个北方小城上大学,一个她生活了十几年的城市。
就在开学那一天,她站在大学的校门口,开始拷问自己,为什么要上大学,人生的意义是什么,这辈子要做什么,经过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她突然顿悟了,从此,奋斗开始了。经过四年的努力拼搏,最终跨专业考上了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研究生,且是半额奖学金,并出版了一本关于学习英语的畅销书。
是什么支撑她在大学四年中夙兴夜寐的学习?
开车的时候,如果油门踩的大,汽车行驶的动力就会很大,但是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没有人会来帮我们踩油门,动力从何而来呢?
心理学家肯·巴伦给出了一个公式:
动力=一系列的付出(即完成某一任务所需要的努力)+对目标的期待(即对自我效能的理解)+价值感(即事物的意义)
而价值感又是最关键的一个要素,决定了“我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有效学习》里鼓励大家自己去寻找价值感,因为每个人对同一件事赋予的意义都不同;其次就是社会层面,也就是外在因素的影响也可以给你带来价值感,那些为了父母、为了爱人、为了国家而努力奋斗的人都赋予了学习不一样的意义。
2.设立目标
在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里有这么一段对话: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
“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猫说。
没有清晰的目标让人困惑,目标太多更让人苦恼。
《高效能人士的执行4原则》的作者说:“你想做的事情越多,完成的事情反而越少。”所以我们执行学习任务时,需要抓住少量“极端重要的目标”。
那么如何才能抓住核心目标呢?
乌尔里希•伯泽尔强调“启动元认知是设定学习目标的关键因素”。当你不停的在思考,不断的问自己问题,就是在启动自己的元认知。
这不仅可以帮助你更好的设定核心目标,还可以帮助你更好的实现学习效果。
威茵曼说:“元认知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占40%,而智商方面的影响只占25%。”原来学习能力差真的不全是基因的错,而是元认知不够。不懂就要问,懂了更要问,我已经掌握哪些知识,还有哪方面需要提高,怎么提高,诸如此类的问题,都是在锻炼你的元认知能力。
3.提升知识与技能
价值感也找到了,目标也设定好了,可是如何才能掌握知识和技能呢?
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埋头苦干,从小到大,我们的教育体制就是这么教大家的。《有效学习》里特意强调“单纯的反复练习是无效练习”,作者还拿自己练习打篮球来说明这个事实,刚开始他经常去球场练习投球,每次时间持续的也很久,但是成果并不大。直到塞缪尔斯的出现,他的球技才得到显著提高,老师用的方法就是阶段测评。
除此之外就是及时建立反馈机制。还记得卡尔·纽波特在《深度工作》这本书中讲自己使用计分板来记录自己的深度工作时间,这也是一种反馈。
就像对于减肥的人来说,最好的效果不是节食、不是去健身房也不是去减肥中心,而是“善于跟踪监控——监控自己吃了多少、体重多重的人”。
这跟我们平时在社群里、朋友圈里打卡学习,心理机制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有效反馈,并及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目标规划。
知识的提升跟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但是阶段测评可以让我们更清楚现实与目标的差距,不管是自身的反馈还是外在的反馈都能促使学习者持久坚持做某件事。
4.付诸实践
《实用性阅读指南》这本书里说:“学过的东西,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实践、付诸行动。如果只是心里想‘什么时候做做看’,所有事也只能止于做梦。”
可见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针对于如何把知识付诸于实际行动中,很多关于学习或者是阅读类的书籍也都有相关介绍,比如“为教而学”、“写作输出”、“指导工作”等,虽然可行性极高,但也会出现“好像在吃别人嚼过的口香糖一样”。
中国有个成语叫作“照本宣科”,意思就是不能灵活运用知识,死板硬套的去学习,可是任何学习都不是Ctrl + C和Ctrl + V的关系。想要更好的运用知识,就要不断的进行创新。
那么如何创新呢?
美国广告大师詹姆斯·韦伯·扬说:“所谓创新,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
所以想要创新,我们就需要有不同的知识基础,也就是《有效学习》中提到的社会多样性。为什么很多优秀的人不惜重金会加入一些高端的俱乐部,不仅仅是建立人脉,更为了吸收多样化的智慧,除此之外,多涉猎不同领域的书籍也有助于塑造自己的多样性。
“如果一本书中所说的东西都是迎合你的需求、增强你的自我崇拜、放大你的欲望、跪求你的认同的,你一定要小心,它不只是想赚你的钱,还想让你变得更傻。”
樊登在《读书是一辈子的事》一书中如是说。
多样性的人往往更容易质疑,而质疑本身就是创新的基础。
因此,将所学知识用于实践,并始终保持创造性,才能更好的实现跃迁。
5.融会贯通
经常会收到一些网友发来的信息,问想提高设计能力应该学习哪些设计软件。
于我来说,软件只是工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涉及到创意学、广告学、美学、心理学、消费学等领域的知识。想做好设计,一定要具备融会贯通的能力,才能做出优秀的作品。
在《有效学习》中,作者给大家提供了三种途径,可以帮助读者找到知识的内部联系,比如假设推测、实验验证、类比推理。
网上有很多关于“假如我再读一次大学”“假如能够回到过去”“假如有天他不再爱我”之类的文章,这些生活中的假设可以帮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与未来,而学习中的假设推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找到事物之间的底层规律。不管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还是乔布斯的苹果都在采用这种假设的思维方式。
有了假设,就会有相应的实验来证实,实验的结果不管是对还是错。都能让我们对学习的内容提高认知。
在很多书中都强调,如果你想了解一个新的知识领域,建议先进行一次主题阅读,比如你想了解心理学,可以购买5到10本这方面的书阅读,我们在进行主题阅读的时候都会不自觉的进行比较,同一个主题,不同的作者是如何进行剖析的呢?
这种学习方式就是类比学习,类比也被称为发明之母。
总之,我们的学习不是单一的某一项程序,而是一种混合的艺术。
6.反思与回顾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告诉我们,人们学的东西很快就会忘记很多。20分钟遗忘42%,1小时候遗忘56%,1天后甚至会遗忘74%。而如果你能做到反复记忆的话,这个曲线就会出现不一样的幅度。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在学习中千万不要盲目相信自己的大脑,及时反思,及时回顾更能有效掌握新知识。
小结
随着时代的发展,学习可以随手拈来,打开电脑,甚至都能学到世界一流名校的课程。学习活动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的界限,正是基于此,学习方式的便捷既是一种优势,也是一种劣势,因为很多人处在知识恐慌之中,不能做到有效学习,每天的忙碌变成了“盲目”,花费了很多金钱和时间的代价。
在时间碎片化的时代,只有掌握系统化的学习思维能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力。
萌薇手帐训练营第1期】报名方法:
1、*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 “简书大学堂”(jianshuIT)
2、*后台回复“萌薇”即可报名《萌薇手帐训练营第一期》(适合零基础小白)
【萌薇手帐训练营第2期】报名方法:
1、*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 “简书大学堂”(jianshuIT)
2、*后台回复“挑战”即可报名《萌薇手帐训练营第二期》(适合有一定基础的学员)
转载、合作等事项请与我的经纪人阿肆呢(微信号:jianshuasi)联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