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虑是现在人的通病,对未来的担忧,是焦虑产生的根本。看到知乎上很多人在问人到中年焦虑怎么吧?高一学生,担心成绩不好怎么办?等等,各种问题都有。
作为一个心理学爱好者,经常看一些心理方能的书籍,也不断思考为什么现在人这么多焦虑。按道理说活在物质丰富、生活便捷的当下的人们,应该感到幸福才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焦虑呢?社会高速发展,担心被社会淘汰;想的多,做的少;只想结果,不想付出;被手机、信息绑架,缺乏深度思考,追求短平快;只看到成功人士的成功,却忽视成功人士前期付出等等因素,也许是焦虑产生的原因吧。焦虑的人,把结果看的太重,在付出一段时间没有收获就放弃,耐不住寂寞。那些看似没焦虑的人,并不是真正的没有焦虑,而是他们把焦虑的事情用于行动,撸起袖子加油干,用“干、做”消除了焦虑。
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在面临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情,虽然困难重重,但整个人投入其中,过后再回忆那段心路,觉得很充实,回味无穷。外在的约束人们很容易遵守,而一个人要想更好的人生,往往是自我约束,自我激励。我们都有过这种感觉,一件事情经过一段时间努力看不到尽头,就开始怀疑、绝望,再加上外界的质疑声,更给我们停止前进找到充足理由,其实已经完成了99%,就差那1%的坚持,就这1%把多少人挡在成功之门外。我很欣赏一句话“黎明前的黑暗。”如果没有钟表,进入黑夜,就像在穿越丛林,走啊走啊,不知道什么时候到头,穿过一片又一片丛林,走到筋疲力竭时看到前方还有一片更大的森林,顿感绝望,觉得走了这么长时间为什么还是看不到光明,其实所谓看到的“森林”走近会发现其中透过一丝丝光线,如果我们再坚持一下,将会迎来一片光明,但很多人在光明来临前停住了,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里。焦虑的人退回起点,再出发,坚持一段时间,又回到起点,周而复始,挫败感越来越强,导致灰心丧气,本来看似已远离的焦虑又重新追随。就像人生,人从出生开始,最终目标就是死亡,不论生命历程经历过什么,最终结局都是疏路同归,那我们为什么不好好欣赏一下沿途风景呢?把大把时间用在空想、焦虑上呢?用在停止不前上呢?
焦虑的人,即使面临多重机遇,也会产生选择的焦虑,担心自己的选择不是最好的,这山望着那山高,在选择里打转转,从而引发焦虑。其实选择没有好坏,就像条条大道通罗马,但每条道的风景不一样。还有的人选择了,但在坚持自己选择的路上,又左顾右盼后悔自己的选择,遇到一点困难就被打回原形,开始时那雄赳赳气昂的精神状态一扫而空。最悲催的是,看到当初一起开始的人取得成就,又羡慕又懊恼,后悔当初再坚持一下就好了,但世上没有后悔药,就像人生,只有进程没有回程一样。就像抚养子女,从嗷嗷待哺到长大成人,无论父母多么希望孩子快点长大,都要抚养18年6570天才能成人,这就是规律。我们做事一样,不论你多着急,功夫不到,前期积累不够,就是不能成功,这也是规律。但焦虑的人往往忽视规律,在追求成功上,只想短平快,急于求成,把结果看的比天大,却忽视了过程的积累与付出。
如果我们多关注过程,少思虑结果;多一些踏实,少一些浮躁;多一些专注如一,少一些左顾右盼;多一些随遇而安,少一些好高骛远;焦虑会不会要少一些,活在当下的我们会不会更幸福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