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轻狂,可以理解,但恐怕没有人欣赏,甚至是招人厌;有一定年纪了还狂可能就是这样了,一辈子都这样轻浮着过了。
之前因公众号运营加了一个微信好友,前两天他发了一个朋友圈,内容是他与好友的部分聊天记录。主要内容是他们俩因知识付费这一观点不同的矛盾,然后他的好友提出拉黑。然后他把这一事情给晒了出来,他想通过这表达些什么?恕我愚钝没能看出来。
一天之后,同样发了一条动态,说他的父母为昨天他发的内容责备了他,说他这样做不对,而他表示反驳。
对于此人,我一点也不了解,但通过这样两条动态给我留下的影响是幼稚和狂。或许他平时是一个稳重、大度的人,但此刻对我这个陌生人来说只有幼稚和轻狂。
求同存异,是每个聪明人都明白的准则。可有些自诩聪明的人常常急于证明自己是对的,与人力争,发挥苏秦的口舌与人辩论。可争辩和辩论不同。争辩多是要坚持自己一定是对的,经常面红耳赤情绪也比较激动,想象一下显然没有气质可言;辩论的话多是有逻辑地陈述自己的观点,胸有成竹自信般的平静与从容,透露出超凡的气质。
若做不到求同存异也无可厚非,但也得学会最起码的尊重。年老人的美德是尊重理想,年轻人的美德是尊重现实。
作为一个大二的年轻人,我想他是懂得尊重他人这个道理的。可为何他做不到呢?将两人双方的不愉快呈现于网络之下,总结两字“轻狂”。
狂分为两种,一种立足于实力,通常称之为高调;一种立足于脸皮,被称为无知。立足于实力的狂恰如疾风之劲竹、霜寒之青松,是经历过大苦难的洗礼,在芸芸之中独树一帜,然后傲然。立足于脸皮的狂似叽叽喳喳的蝉,大多数时间里都吵吵闹闹,但一有动静立刻没了脾气。
无知之狂,尚未领悟人生深刻哲理,浅显看待世事,只凭个人简单的阅历横冲直撞,不谙世事、以管窥天、以蠡测海。高调是大悟之狂,早已看尽人间沧桑,与世人不同,自有一番独到见解。正由于自己对世界有深刻独特的看法而不为人所窥见内心感受,他们乐于呈现自己独特的一面、喜于分享。
狂不是不可,而是要有适当的方向。我们需要有狂的想法,而不是狂的态度。拥有最狂的想法,最静的努力,才能更好地提升自我、取悦自我,达到新的人生高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