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民广场散文故事
读书笔记:在远远的背后带领(2)

读书笔记:在远远的背后带领(2)

作者: 你说像月 | 来源:发表于2021-04-21 14:30 被阅读0次

    在远远的背后带领

    安心

    132个笔记

    ◆ chapter 4 无伤害

    >> 绝大部分人在与人相处时,总是自带矛与盾,即自带攻击与防备。

    我们的行为和语言充满了攻击性:“你真笨”“你错了”“你再这样我就不管你了”“都是因为你”“你看别人家的老公”“你这样太伤人了”……

    同时,我们也充满了防备,试想如果有人对你使用以上语言,你会怎么回应:“你才笨呢”“错的是你”“你最好说到做到”“关我什么事”“那你怎么不看看别人的老婆是怎么样的”“你才伤人呢”……

    >> 我们随身带着矛和盾,就如同时刻让自己置身于战场,伤害总是难免的。这就是我们的习惯性语言,自带杀伤力。因而大部分表达都是在发泄情绪,或指责对方,而非真正的表达。

    要做到无伤害地表达,就要把语言中的攻击性去掉,把“你”改成“我”,把“评判标签”改成“行为”,把“指责”改成“感受及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我信息的表达去掉矛;当对方呈现攻击性时,通过倾听去掉盾。当我们不再传递攻击性时,他人也会为自己负责,并且很乐意改变自己的行为。

    >> 在与孩子相处互动的过程中,父母如果能做到及时回应孩子,不带攻击性地跟孩子表达,尊重孩子的需求,那么孩子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将会以爱为基础,孩子也会带着爱回应这个世界。

    >> 所以,去掉语言中的攻击性,沟通的有效性才能大大提高,对孩子的裨益也是长远的。另外,要想做到无伤害地与孩子沟通,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观,如果信奉的是有攻击性的教育理念,攻击性便很难去掉。

    ◆ 1. 怎样说,才能无伤害

    >> 当孩子的一些行为是我们不能接纳时,我们需要向孩子发送面质性我信息。随着我们无伤害地表达,孩子愿意调整自己的行为,我们与孩子的关系不会遭到破坏,孩子也会有所成长,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 对大一些的孩子或者成人,尽量把做出调整和改变的责任留给对方。

    >> 一条恰当的面质性我信息,呈现的是非责备、无伤害、负责任、一致性地沟通。

    >> 尊重不等于放纵,面对孩子的一些我们无法接纳的行为,我们需要告诉孩子这样的行为对我们的影响,以及我们的感受。了解自己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会让孩子由内产生一种责任感。而内外一致地表达我们的感受,也会让孩子有机会感知和了解他人,走入他人的情感世界,而不会变成一个只顾自己需求的人。

    ◆ 2. 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

    >> P.E.T.提倡零惩罚、零奖赏的养育观,一切从彼此的需求和感受出发,给予双方同样的尊重,不会因为你是孩子就随意对待,使用暴力或权威。被暴力或权威对待的孩子,自我价值感很低,而大部分精神类疾病就源于低价值感。P.E.T.提倡完全的尊重,一个被完全尊重的孩子,知道如何尊重自己,也知道如何尊重他人,有很高的自我价值感。一个高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就像一棵长在森林里的树,他的根扎得很深,自然也经得起风雨。而一个低自我价值感的孩子,就像城市里的树,风稍微大一点儿,树就倒了。所有惩罚和奖赏都会贬低孩子,衍生孩子的低自我价值感。

    >> 埃尔菲·艾恩在《奖励的惩罚》一书中写道:“奖励和惩罚只是一个硬币的两个不同面,而且这个硬币还不值什么钱。”在我看来,这个不值钱的硬币就是权威,惩罚与奖赏是权威的两种形式。权威的使用,在短期内可以满足父母,比如打孩子一顿,孩子变得听话。如果重视孩子的长远发展,想培养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就要摒弃权威。

    >> 一个在权威氛围中长大的孩子,会带着他与权威互动的模式,与这个世界互动。但凡遇到有权威的人,他就会重复幼年的模式,小心翼翼地讨好对方。

    又或者他会把他人投射为权威,然后把所有对抗权威的能力用来对抗他人。如果有一天他有了孩子,要么重复使用权威,要么走向另一个极端,对孩子非常宠溺。总之,他很难做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要花很多能量才能学会与权威相处,跨越权威对自己的影响,真正成熟起来。有人把这部分叫“弑母”“弑父”。确实,一个人如果无法走出父母对自己的影响,活在权威的阴影里,又如何做自己呢?

    如果我们的养育是零惩罚的养育,孩子成年后也就不会因这部分消耗能量或被困扰。

    >> 奖赏教育带来的焦虑,让一个人无法享受当下的美好,仿佛一刻都无法放松。在成都的一个讲座上,一位爸爸问我:“为什么不能奖励呢?如果我的孩子在某个地方做得很好,我想送他一份礼物作为奖励,难道这样不好吗?”

    我问他:“礼物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表达我们对孩子的爱。如果因为孩子做得好,你才送他礼物,那么这份爱就是有条件的爱,做到了才值得,如果做不到,做得不好,就不值得。”

    很开心的是,这位爸爸一下就明白了。

    >> 所有的惩罚和奖赏都是一种操控,是想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样子。克里希那穆提在《唤醒智慧的教育》里说道:“教育最本质的起点和最终极的终点,是尊重生命和了解生活的全部意义。当我们抛弃想要孩子成为这个或那个的野心和框架时,才能让孩子在爱和良善中尽情绽放自己内在的智慧。”

    所以,零惩罚和零奖赏的养育是长远的养育,是站在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养育。“整体”就是孩子不但有壮硕的身体,还有健康的心灵,以及保有孩子本有的灵性。

    ◆ 3. 警惕防卫式攻击

    >> 有时候,貌似合理的行为背后,其实暗含攻击。

    >> 即使他们做不到,那也是他们的事,他们是成人,值得我全然地尊重。

    ◆ 4. 沟通,而不是攻击

    >> 真正的沟通是基于对自己感受的负责,而不是出于攻击。

    >> 当你不接纳事实时,你必然会有攻击,企图以不尊重对方的方式,让对方尊重你。

    ◆ 5. 寻找消失的愤怒

    >> 当愤怒的情绪不被表达时,我们就开始变成受害者,以哭泣的方式代替愤怒,以受害者的姿态攻击别人。

    >> 愤怒、焦虑、悲伤、挫败等,这些不被接受、没有表达的情绪,不会凭空消失,这些被压抑的情绪会迂回,以其他形式呈现出来。它们要么让我们穿上更厚的盔甲,有了更多的防备,要么增加我们的攻击性,攻击他人,也攻击自己。

    一个处处防备的人,无法靠近别人,别人也无法靠近他,他的内在充满恐惧,以至于无法跟他人有真正的联结。而一个充满攻击性的人,推开别人的同时,也在远离自己。

    >> 防备、攻击,攻击、防备。严重的话,内在世界崩塌,所谓的抑郁症应运而生。在我看来,抑郁症是情绪累积得太多,我们再也无法抑制住,但又不知道如何面对,深陷其中,最后只能任由这些情绪主导自己。就像装满水的瓶子,再装,就只能往外溢,最后变得无法收拾。

    >>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当下的感受升起,如实地表达,让这些感受完成自己的旅程,而不是因不被表达而卡住、堆积。

    ◆ 6. 孩子的释放型与试探型打人

    >> 释放型

    大部分幼儿打人的内在动机是释放情绪,一种可能是因为家庭成员对孩子有打骂行为,或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被否定。当孩子被这样对待时,内在会产生愤怒的能量。我们都知道,能量是不灭的,愤怒的能量通常只有两个渠道释放,对外攻击他人,或对内攻击自己。

    为何会选择攻击自己呢?如果恰好周围的人都很权威、很强悍,孩子就可能不敢对他人释放愤怒的能量,转而向内攻击自己。或者孩子被教导攻击他人是不好的、不乖的,于是孩子只好攻击自己。所以,允许孩子表达愤怒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种可能是当幼儿开始有社交活动,在与其他孩子玩耍时,相互间有争抢、推搡、拍打或语言的攻击等行为,也会令幼儿内在有委屈或愤怒的能量产生。

    >> 保有孩子情绪的流动和自由表达的能力,有如保护他内在的纯净与流畅,不被压抑的情绪覆盖,不用去背负日渐沉重的情绪包袱,或渐渐关闭自己的感受。

    >> 试探型

    试探型指的是,孩子打人的行为其实是一种试探,比如试探妈妈是否会生气。

    >> 通常在这种情况下,孩子感觉不到妈妈的界限,不知道哪些行为是可以的,哪些行为是不可以的,内在会有不安全感和不确定性,才会一再通过打妈妈的方式进行试探,想要知道妈妈的界限在哪里。

    一个人在空旷的悬崖上奔跑,如果事先不被告知哪里是安全区域,跑起来会很不安,甚至紧张害怕。如果有人竖起围栏,并告诉他围栏之内是安全的,可以随意奔跑,那么他跑起来会放松和开心得多。一个有界限感的父母,就像给孩子提供围栏,会让孩子有安全感。

    >> 应对孩子打你的行为,不要简单粗暴地喝止,或勉强自己笑着应对。也不要急着下定义或评判孩子,而要先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动机是释放还是试探,不同的内在动机,决定不同的应对方式。

    当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支持孩子时,孩子的情绪得以流动,那些攻击性的能量得以转化,攻击行为便会停止。

    ◆ 7. 责任感养人,罪恶感毁人

    >> 孩子不需要惩戒,需要的是尊重和同理。被尊重和同理的孩子,自然知道对错,也能友善地对待外界。

    ◆ 8. 真正的道歉是一种深刻的告白

    >> 为什么我们那么执着于道歉

    为什么人们热衷于要“犯错”的人道歉呢?

    其实,无非是古老的信念在作怪,“我是对的”,如果你道歉,就说明“你是错的”。我们深陷于这种非黑即白、非得分个对错的二元对立思维中。

    “我不能是错的”好像是魔咒。我错了,仿佛我的世界就崩塌了;我错了,好像我的整个存在都是错的。对于婴幼儿来说,我错了,妈妈就可能离我而去,这是毁灭性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会想尽一切办法证明自己是对的,那样我们才是有价值的。我们没有意识到,我们可以是错的,我们有犯错的自由。

    >> 如果你收到的不是一个非常有诚意的道歉,其实你只是被操控了。

    一些名人做了一些被大众认为是错的事情,其实跟大众一点儿关系都没有,例如出轨,只需要跟相关人士道歉就可以了。为什么还得开个新闻发布会,昭告天下,说“我错了”?然后“吃瓜群众”纷纷表示“好啦,原谅你啦”。被成功操控,还沾沾自喜,真真“被卖了还帮忙数钱”。

    >> 其实真正的道歉是非常有力的,它并不是你错我对的形式,而是我知道、我看到、我明白我曾经的所作所为带给你的是什么,我明白你的个中感受、你的伤痛或愤怒,为此我发自内心地道歉。

    真正的道歉更像一种告白,跟他人分享我们的反思和领悟。真正的道歉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我才如何,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做出真诚的弥补。

    而这样的告白,是完全敞开的,让彼此的心在那一刻互相照见,消除彼此的距离,达到真正的亲密。我想,这才是道歉的真正意义所在。

    ◆ 9. 有了尊重,没了伤害

    >> 生活中,当面对婴幼儿时,我们可能会不由自主地使用权威的方式处理一些冲突。我们都知道,人生的前六年对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尤其关键。在这一关键时期,父母如何与孩子相处,对孩子的人生影响是很长久的。

    >> 如何在冲突时做到尊重呢?第三法是P.E.T.用以解决需求冲突的方法,要点在于先了解父母、孩子的需求是什么,然后在此基础上头脑风暴,寻求可以同时满足父母和孩子各自需求的解决方案。

    >> 冬冬在家里总是喜欢整个人趴在地上玩,妈妈担心他肚子贴着冰冷的地面会着凉,发了很多次面质性我信息,要么无效,要么只当次有效,下次又无效。这一次他又趴在地上,冬冬的妈妈让他别趴在地上,冬冬问:“为什么趴在垫子上可以,趴在地上就不行?”

    冬冬妈再次解释:“地垫上不凉,地板上凉,我担心你肚子着凉。”他突然说:“那把垫子绑在肚子上,是不是就可以一直趴在地上了?”(这是孩子带领妈妈进行第三法)

    冬冬妈妈觉得在肚子上绑个垫子确实是个好办法,只不过绑地垫不现实,绑块厚点儿的布是可行的。于是冬冬妈妈说:“垫子太大了,没法绑身上,绑块布吧。”最后他们找到一个旧枕套,孩子也很开心地参与了把枕套绑在肚子上的过程。宝宝玩得开心,妈妈也放心,双方的需求都得到满足,这就是他们一起找到的第三法。

    >> 托马斯·戈登博士说,感受和需求是沟通的两大基石。于婴幼儿亦然。

    >> 第三法是彼此尊重、没有输家的解决方法。以往面对冲突,我们都会因为解决方法的不同而卡住,要么按我的解决方法,要么按你的解决方法,总有一方会输。而在P.E.T.中,解决方法并非需求,在使用第三法时,我们需要先界定彼此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根据需求寻求解决方法。

    >> 第三法完整的过程包含六个步骤

    >> 步骤一:界定双方需求,我们把各自需求写了下来。

    >> 步骤二:头脑风暴各种解决方法,我们俩一起提出各种可能性。

    >> 步骤三:评估解决方法。

    >> 步骤四:选择解决方法。

    >> 步骤五:执行解决方法。

    >> 步骤六:后续评估。

    >> 不管是婴幼儿还是青少年,第三法都是适用的,实际上几乎所有的需求冲突都可以使用第三法来解决。所以,可怕的不是冲突,可怕的是你不知道如何应对冲突。

    ◆ 10. 通过调整环境,无伤害地化解冲突

    >> 在生活中,影响一个人对他人行为是否接纳有三个要素——自我的状态、环境、他人。相同的行为,因为这三个因素的不同,我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接纳度。

    >> 这也就意味着,当他人的行为我们无法接纳时,要改变不接纳为接纳,我们除了改变自我的状态,改变他人,还可以进行环境调整。当我们跟孩子有冲突时,有些冲突可以通过环境的调整来做到无伤害地化解。

    >> 环境调整其实是很多家庭都在做的事情。比如随着孩子的到来,或随着孩子学会走路,父母会对家庭环境做一些改变,装上防撞条,给电源插座插上绝缘插头,把易碎物品收好,等等。

    ◆ chapter 5 一致性

    >> 整个P.E.T.所倡导的就是一致性沟通。可以说,真诚一致是P.E.T.的基调,倾听需要真诚的心态,表达我信息时需要内外一致,处理冲突时需要真实面对双方的需求。所以,一致性沟通就是不越界、不评判、负责任和无伤害的沟通。

    >> 我们的内在总是有很多种声音,现实社会中几乎人人皆分裂,针对分裂的唯一药方是真诚一致。如果我们活得越来越真实,就会越来越喜欢这样的自己,也就不会在关系中索取,最终在真正意义上建立起关系来。

    >> 很多时候自欺太深,我们都已当真。有一个词被用来形容这种自欺,叫作强迫性假装。有一回我跟女儿探讨什么是强迫性假装,她给我打了个比方:“强迫性假装就是你原来是一匹斑马,可是你一直告诉别人和自己说你是长颈鹿,终于有一天,你完全忘记了斑马这回事,认定自己是长颈鹿。”

    >> 假装的背后是恐惧,恐惧真实的自己不够好。从而形成一个悖论:真实的自己不够好,所以开始假装,但内在又为无法做真实的自己痛苦。假装好人的,通常自己很痛苦,然后开始投射别人的坏,“我都这么好了,坏的只能是你了”;假装矜持的,会特别痛恨生活中遇见的那些活得奔放的人;假装胆小懦弱的,会处处遇见强势的人,继续出演被欺压的戏码。

    >> 当一个人越真实,纠结就越少,力量会更多。

    >> 真实一致,意味着不欺人也不自欺。武志红老师说“不欺人需要勇气,不自欺需要智慧”,我深以为然。

    >> 卡尔·罗杰斯说,生命的过程就是做自己,成为自己的过程。愿你我在欺人或自欺的路上能够止步,甚至回头。

    ◆ 1. 做真实的父母

    >> P.E.T.父母效能训练课程里,有一条接纳线,这条接纳线根据每个人的状态和对象的不同,会上下浮动。这条接纳线对我来说,传递的就是,做真实的父母。

    真实的父母意味着打破父母无所不能的神话,承认身为父母的我不是完美的,我是有限的,有些行为我能接纳,但也有些行为是我不能接纳的。有些事,我也有做不到或做错的时候。

    >> 咬指头的孩子多半是因为心中焦虑,或许你可以顺着这样的方向,看看孩子的心中有什么不安的事情。

    >> 孩子不需要一位完美的母亲,但他需要知道真相。

    >> 其实,孩子并不是真的要去指责妈妈,他要的是一个真相,让这件事情在他心里得到一个了结。

    >> 据说曼德拉当年被释放后,别人都以为他会翻旧账,而他只是公开真相——曾经的统治者如何迫害黑人种族。当真相被公开后,并没有想象中的群情汹涌或出现报复行为,亲人们想要知道的就是真相,唯有真相可以告慰在天之灵,告慰亲人们的悲伤。

    这就是真相的力量。人们以为隐藏某些真相能避免给他人或自己带来伤害,但我一再看到,真相能带来疗愈,真相能带来真正的亲密,真相能让人真正地放下。

    >> 从另一层面来讲,当我们能坦诚地面对自己时,我们也跟自己达成了和解。

    ◆ 2.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疗愈师

    >>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疗愈师。我们的反省和行动可以疗愈孩子,我们的耐心和接纳可以协助孩子。这个内在蕴藏着智慧种子的小小灵魂会绽放,会成长,会有力量去面对外在可能发生的“风暴”。因为他知道,在你这里有稳稳的爱!因为他知道,他有大大的港湾。

    ◆ 3.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邀请而非要求

    >> 爱无法思量,爱无法培养,爱无法练习。练习爱,练习手足之情,这些依然在头脑的领域之内,因而并不是爱。当这一切都停止,爱就会出现,然后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

    ——克里希那穆提《最初和最终的自由》

    >> 对于无条件养育,凯蒂说:“那意味着他(孩子)不欠你任何事情,你也不是为了他的缘故。你明白你做这件事情纯粹是为了你自己。带着这份觉知来抚育你的小孩,而且全然清楚地知道,你会在那里,是因为你想要在那里,以身作则地抚育他们、教导他们。你这么做,仅仅因为你爱他们,而且因为那么做时,你才会喜欢你自己。那全都跟他们无关。虽然那是一种全属‘一己’的行为,却是无条件的爱,这是值得一再重申的真谛。”

    >> 《无条件养育》的作者艾尔菲·科恩说,父母给予孩子的爱,不需要任何意义上的回报,它只是一个礼物,是所有孩子都应该得到的礼物。所谓无条件养育,在我看来就是在无条件的爱的基础上衍生的养育行为。简单来说,就是你不是怀有某个目的才去养育孩子。

    >> 人类心理进化论的相关研究提出,符合心理进化论的养育方式,应该是父母养育孩子,而孩子无须回报父母。因为孩子回报父母的最好方式就是把自己活好,再去养育他们的孩子,代代相传。

    >> 没有控制,即尊重,尊重孩子本来的样子,尊重孩子的独特性。把孩子比喻为不断成长的小树,如果父母按照自己的意愿修枝剪叶,甚至设计好生长的方向,这样的养育方式,有可能会养出很好看的盆景,但每一盆盆景都在诠释着什么叫扭曲或非自然。

    >> 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感官需求,让他们自己选择吃什么、穿什么、听什么、闻什么,我们会尽力协助孩子发展自我管理能力。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的思想,包括想法、意识甚至信仰;允许孩子去经历和探索他们的内在世界,学会与自己、与世界相处。无条件养育,意味着我们愿意尊重孩子做出的决定,孩子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出选择,选择他们更感兴趣的外在世界。在这个过程中,父母的放手,是孩子学会自我负责的最好方式。

    >> 与其操控孩子的成长,不如给予接纳。托马斯·戈登博士把接纳比喻为肥沃的土壤,把孩子比喻为蕴含成长能量的种子,他说,接纳就像土壤,能够使孩子发展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 做父母的过程,是不断看见自我、面对自我的一个过程。稍有觉知,我们就会看到,我们常带着预设,或带着期待养育孩子,而这些预设和期待往往就是父母内在匮乏感的投射。

    >> 如果没有觉察到这些来自我们自身的投射,就会把孩子拉进我们的那个叫作失落或恐惧的世界里,希望孩子活出我们曾经想要的部分,好让我们的心得到些许弥补。这对孩子来说是不公平的,孩子需要在自己的世界里活出自己的样子。

    >> 带着目的、操控和预设的养育方式,不是无条件养育。无条件养育者的内在状态和秉持的价值观更接近于给予孩子平等的尊重,让孩子享受属于他们的自由。这种关系接近于哲学家马丁·布伯所指的我与你的关系,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

    >> 问:无条件的养育,是否意味着要无条件接纳孩子?

    这可以说是很多人的迷思,很多人甚至会把无条件的爱与溺爱混淆。溺爱不是爱,无条件养育不是放任和溺爱孩子。不去操控孩子的行为,不是说就得委屈和牺牲为人父母的需求。

    所以,从行为层面上来说,无条件养育并不是说要接纳孩子的所有行为;从情绪层面上来说,情绪没有对错好坏之分,父母要尽可能地接纳孩子的情绪;从意识层面上来说,不管孩子做什么,我们始终是接纳孩子的。

    比如说,你要休息,孩子却把音乐的声音开得非常大,这种情况下,你可以跟孩子提出你的需求,看看如何同时满足双方的需求;假设孩子因我们的需求而有情绪,我们理解孩子的沮丧,不做任何评判;同时,在意识层面,我们知道,接不接受孩子当下的行为并不妨碍我们对孩子的爱。

    >> 问:P.E.T.以无条件的爱为理论根基,既然无条件的爱难以达到,那么P.E.T.技巧是不是也难以达到?

    无条件的爱是比较抽象的,貌似很难达到,但是P.E.T.正好让这个抽象变得很具体,告诉我们如何说、如何做才是无条件的爱。所以,无条件的爱或许很难,但学习P.E.T.会让它变得容易一些,并且这是无限接近无条件养育的道路之一。

    >> 问:P.E.T.一直强调破除那三个神话,做真实的父母,那无条件的爱本身不也是一个神话吗?甚至是一个更大的神话?

    如果父母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接受孩子的任何行为,那确实是神话。而无条件的爱,更多的是指我们内在持有的态度,而非在外在呈现一个虚假的自己,做真实的父母,本身就是对无条件的爱的实践。所以,无条件的爱并非神话。

    >> 问:无条件养育是不是代表不要规矩?无条件养育会不会把孩子惯坏?无条件养育是不是孩子说什么都是可以的?

    无条件养育不是溺爱,可以有规则,也无须惯坏孩子,当然并不是孩子说什么都可以。无条件养育以尊重孩子的需求为基石,在此基础上可以有规则,并且无须委屈父母本身。

    >> 问:父母没有得到过无条件的爱,如何做到给孩子无条件的爱?

    我们确实很难给别人自己没有的东西,但为何我们可以给孩子无条件的爱呢?因为我们的内在本来就有无条件的爱,我们的本质就是爱,我们的存在就是最好的证明。借着不断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每次的给都是在加强你的有,施与与接受就在同时完成了。当你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时,你也在接受来自你内在的那份亘古不变的爱。

    在《少有人走的路》这本书里,作者M.斯科特·派克说,我们终归会意识到,爱自己和爱他人,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迹,二者距离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直至完全泯灭。

    >> 问:自己的无条件养育理念与家人的教育方式发生冲突时,既希望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无条件的爱,又希望拥有和谐的家庭关系和氛围,该如何跟家人和孩子沟通?

    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是你的事,不是你家人的事,你可以无条件地爱孩子,同时,也要允许你的家人用他们的方式养育孩子,甚至你也要允许自己并不能时时刻刻都做到无条件的爱。

    >> 问:无条件的爱似乎是神一样的存在。既然那么难接近,我们还有必要去追求吗?

    我们或许无法做到完美得像神一样的无条件的爱,但我们可以尝试去做到不完美得像人一样的无条件的爱。

    >> 问:只需要对孩子无条件地爱吗?对老公、婆婆也要无条件地爱吗?我无条件爱他了,谁无条件爱我?

    无条件养育是一种邀请而非要求,你要如何对待他人是你的选择,没有什么是必须做的,甚至你都不一定要对孩子无条件养育。你是如何对待他人的,无非是你内在如何对待自己的呈现而已。

    >> 问:孩子不上幼儿园,我不接受,怎么无条件养育?

    无条件养育不是什么都得接纳,不接纳也根本不是问题。问题是你如何来表达不接纳,而不是传递对孩子的否定。

    >> 这些年来,我一直在践行无条件养育,我做到了一些,体会到了一些。坦白地说,很多时候我是做不到的,我会不由自主地操控孩子、期待孩子。我发现为难我的始终不是孩子,而是我的内在习性,所以我非常理解认为无条件养育很难的父母。

    是很难,但不管能做到多少,我觉得都是意义非凡的。我比我的父母更少些操控,我的孩子比我更少些操控,我的孩子的孩子比我们更少些操控。我想,这一切总得有人开始。去给,但不期待回报,起码从孩子身上我们可以尝试去践行。或许有一天,就真的做到了呢?放过他人,终究自由的是我们自己。或许那时我们就能明白克里希那穆提说的:当这一切都停止,爱就会出现,然后你就会知道爱是什么。

    ◆ 4. 养育的初心,爱还是恐惧

    >> 早些年,有些培训机构在招生时会跟父母讲,如果不教育好孩子,你的孩子可能会变坏,可能会自杀,可能会杀人放火。我非常反感这种通过引起父母的恐惧来激发他们的成长和学习的需求,从而达到招生目的的做法。尽管那样确实能招到学生,也能让更多的孩子走上学习之路,但我对此是不屑的,我仿佛看到一群人带着恐惧聚在一起。

    于我,更愿意你是因爱而来,而非恐惧;于我,我更愿意与你一起回忆养育的初心,而非恐惧的幻象;于我,我更愿意相信孩子有向善的生长动力,而非不教不成才;于我,我更愿意信任孩子有自我负责的能力,而非无助的受害者;于我,我更愿意相信亲子之间的这场缘分是相互的选择,而那样的选择是出自爱,而非恐惧,因为爱才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你我的本质。

    >> 所以在我看来,要判断一种养育方式适不适合你,先要问问自己,你想选择爱吗?如果想,你就会看到,哭声免疫法、延迟满足需求、自然后果、暂停时间、按时喂养、温柔而坚定等方式的背后都是恐惧。出于恐惧,父母通过这些方式实施隐形的权威和操控。

    >> 对于一些养育方式,例如温柔而坚定,有人不理解,这为什么会是恐惧?是不是恐惧的关键在于父母是否带着权威来使用这些方式?如果带着权威使用,那么其背后就是恐惧,因为驱使父母使用权威的最根本原因往往就是恐惧;反之,则非恐惧。

    >> 权威是生活中的必然存在。比如契约性权威,大部分体现在上下属关系中;知识性权威,比如律师、医生等专业性行业;角色性权威,比如警察、父母。这三种权威皆非我所指的权威。我所谈及的权威,是指亲子关系中,父母由于与孩子的力量、资源等相差悬殊,而对孩子实施操控的行为。

    >> 在我看来,绝大部分父母在使用权威时,都是源自内在的恐惧。有些权威明着使,比如打孩子;有些权威暗着使,比方上一篇中提到的“为你好”。

    >> 问:为什么温柔而坚定也出自恐惧?

    温柔而坚定可以出于爱,只是现在经常被滥用于拒绝孩子。比如婴幼儿喜欢用手拍你或抓你的头发,你完全可以把孩子的手拿下来,温柔而坚定地(不是笑着说)对孩子说:“你这样拍妈妈,妈妈会痛,我不喜欢。”

    这样当然不会给孩子带来恐惧。但是,现在很多人是怎么使用温柔而坚定的呢?孩子跟父母提出他想要某样东西,父母觉得不合理,就温柔而坚定地笑着对孩子说:“不可以。”我曾看过一个温柔而坚定的案例,不管孩子怎么情绪高涨,妈妈都温柔而坚定地笑着说:“不可以。”我要是那个孩子,心里肯定失望至极。

    曾经有妈妈问我为何不能这样使用,我问她,如果你跟你的先生提出某个需求,然后不管你怎么说,不管你的情绪如何,你的先生都笑着对你说“不可以”,你会如何?这位妈妈说,估计她一巴掌就扇过去了。是啊,大人之间肯定不会把这种方法用在彼此身上,那为何会对孩子使用?因为那一刻我们在使用的就是权威,而绝大部分权威的使用都源自内在的恐惧。

    >> 问:那过马路呢?正是恐惧帮了忙。

    恐惧会让我们在危险面前止步,这没有什么不好,就像愤怒会让我们保有自己的界限一样,也是孩子们在生命过程中学习到的经验。我在这里说的,是父母出于某种原因,对孩子使用权威,刻意让孩子感受恐惧,希望孩子因恐惧而停止做某事,利用恐惧来操控孩子,是刻意而非自然发生的,与前者是不同的。

    >> 问:虽然做法很认同,道理也赞同,但恐惧是人类的感情之一,孩子也是需要面对的吧?

    是,所有的感受,孩子都会体验到,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如果出于人为的惩罚,或父母明知却为之的情况,对孩子来说,感受到的就不单是恐惧,还有对父母深深的失望。而这样的失望有可能会被孩子带到日后跟他人的互动中,总是期待他人可以无条件对待自己,为人际关系带来诸多阻滞。

    ◆ 5. 一致性沟通,不再做烦躁的妈妈

    >> 预防性我信息,把可预见到的也许会引发冲突的事情提前告知,让对方有一个心理预期,不至于难以接受,是避免冲突的一大良方。

    >> 不能接受孩子的要求时,使用面质性我信息,表达事实、影响及感受,不责备批判对方。

    >> 表白性我信息,传递自己的价值观。

    >> 第三法,一起想办法,满足双方的需求。

    >> 肯定性我信息,当对方的行为给我们带来愉悦的感受时,可以对此表达我们的心情。

    >> P.E.T.的全部技巧:倾听、面质、表白、预防、肯定、第三法、价值观。

    ◆ chapter 6 自我调整

    >> 自我调整其实就是面对自己压抑或逃避的情绪,审视自己持有的信念,走出各种戏码,活在当下。自我调整,意味着真正的成长,成长意味着不再逃避痛苦,而是纵身一跃面对那些不愿面对的愤怒、悲伤、恐惧、焦虑、挫败等。有智者说,这是自愿性受苦。当一些旧有的情绪浮现时,我们不再选择逃避,而是保持观看,自愿受苦。唯有这样,那些曾经的痛苦才能得以转化,成为生命的养分,滋养生命,在泥泞中开出耀眼的花朵。

    >> 另一方面,信念创造现实,审视我们的信念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我们很少审视自己的信念,活在自认为“对”的世界里。我们所秉持的这些信念或价值观到底从何而来,是父母告诉我们的,是社会告诉我们的,还是由我们自己经验而来?我们不假思索地从别人那里接受,然后奉为真理的这些信念,是否问过自己,是真的吗?

    >> 这些年,对我帮助最大的工具是“一念之转”。它让我更清晰地看到各种信念如何作用于我,我的那些妄念又是如何投射到周遭的人、事、物当中去,从而给我带来痛苦,或让我无法前行。

    ◆ 1. 拥抱情绪

    >>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愤怒能帮助我们守护好自己的界限,悲伤能让我们更接近爱和慈悲,而恐惧能让我们远离危险,但为了方便,我们通常将情绪分为正向情绪和负向情绪。负向和正向就像中国人常说的阴阳,都是很正常的存在。孤阳不长,孤阴不生,如果一个人总是压抑负向的情绪,他就很难快乐和喜悦。

    >> 现代父母普遍焦虑的心态是必然的,上一代父母多数在温饱线上求生存,基本是放养孩子,而现在的父母不用担心温饱问题,就会从放养走向另一个极端——过度关注。过度关注就会产生焦虑。

    >> 关于焦虑,加拿大海文学院的黄焕祥和麦基卓提出“本体焦虑”一说,即所谓的存在性焦虑,他们认为人类总是处在一种深度不安的状态中。人们觉察到自己是脆弱与有限的,并且在面对它时感受到深刻的焦虑——本体焦虑。

    为了处理这样的焦虑,每个人发展出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当这种模式不能适当地应对最底层的焦虑时,人们就会建立更多的行为模式,导致更多的焦虑。于是,焦虑便在这样的循环下自行增长,无法控制,使人渐渐衰弱。

    >> 黄焕祥和麦基卓认为,通常个人不愿意体验太多的本体焦虑,因此不是加以防卫,就是将之转变为精神官能性焦虑,所以人们很少体验到纯粹形式的本体焦虑。为应对焦虑,人们会试图从遵从道德规范、灵性、信仰、希望与信念、罪恶感、角色与意义等方面去追寻意义感。当这些无法起作用时,人们就会体验到潜藏于底层的绝望感,或无助沮丧。

    >> 黄焕祥和麦基卓提出拥抱本体焦虑。他们认为,只要本体焦虑跟真实的我保持联系,它就能加强我们的驱动力,让我们有力量自我表达与追求生命的意义,并为生命的乐趣添加香料。

    >> 如果你知道如何面对焦虑,那么其他的情绪都是一样的,不管是焦虑、恐惧、悲伤,还是小小的失落。当这些情绪出现时,不回避,带着觉知,就像旁观者一样,看着一切发生,不做任何评判,就可以转化这样的情绪能量。

    我们通常都愿意向着光走,把阴影留在身后,但要活出自己,需要有转身面对阴影的勇气,在破碎中重生。有时快乐是肤浅的,但悲伤能带给你深度,去拥抱那些悲伤、愤怒和无助吧,因为它们跟喜悦一样,都是你。

    ◆ 2. 穿越生命的戏码拿回力量

    >> 想法本身不具任何杀伤力,除非我们对它深信不疑。带给我们痛苦的,并不是我们的想法,而是我们对想法的执着。执着于一个想法,意味着坚信不疑地认为它是真实的。信念,就是我们经年累月执着不放的想法。

    ——拜伦·凯蒂《一念之转》

    >> 关于匮乏

    如果对日常生活的细节多一些觉察,我们就不难看到匮乏根深蒂固地存在于你我心中。

    比如竞争的意识,你得了,我就没了或是少了;比如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好;比如争先恐后地排队,巴不得自己是第一个;比如要各种各样的名牌,最好是限量版;比如要得到某人对自己的欣赏;比如不敢花钱或大肆消费……

    这些无非是匮乏的戏码在作祟,恐惧没有,或害怕失去,让人常常处于不安中。就拿给予这件事情来说,给予和接受对很多人来说那么困难,就是因为我们深陷于匮乏里,认为如果我的给了你,我的会变少,如果我接受了你的,你的会变少。

    真正的给予就像创造,是扩展和加强。因为我有,所以我可以给,借着每一次的给,我都是在创造、扩展和加强我的有。所以当我满心喜悦地接受,我也是在扩展和加强对方的有,对方的给只会让他有所获得而非失去。就像爱,当我放开去给,我越来越喜悦;当我敞开去接受,我越来越欢喜。给予和接受其实是同一回事,当我能毫无恐惧地给,我当然也就能敞开接受。

    >> 那么到底要怎样才能走出各种戏码,不再陷于头脑的故事里呢?转念,是一个可以使用的工具。这个工具来自拜伦·凯蒂,在她的书《一念之转》中有非常详尽的介绍。通过转念,我们既可以走出头脑中的故事,也可以从过往的限制性信念中解脱。比如关于匮乏,通过转念,你会发现,匮乏其实就是一个幻象。对于没得到的部分,你却认为你应该得到,因而产生匮乏感。放下这个应该,回到实相,便不再有匮乏。

    这个工具其实就是四个问题,以及几个反向思考。首先你要拿起纸和笔写下困扰你的念头,比如“我的孩子吃饭应该快一点儿”,以及充分地写下在这个念头下,你对孩子持有的种种感受。

    然后开始问以下四个问题,并一一做出回答。

    第一个问题,这是真的吗?第二个问题,你能百分之百确定这是真的吗?第三个问题,当你持有这个想法时,你是怎样的?第四个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你是怎样的?回答完四个问题,就可以进行反向思考。“我的孩子吃饭应该快一点儿”,反向就是“我的孩子吃饭不应该快一点儿”“我吃饭应该快一点儿”。

    ◆ 4.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 《奇迹课程》里有一段话,把我们的一些信念比喻为魔鬼:“魔鬼的威力无穷,活跃非常,破坏力极强,正视一下你的生活,看一看,魔鬼已经把你的生活搞成什么样子了。但你心中明白,它的伎俩在真理之光面前不堪一击,只因它建立在谎言之上。”

    ◆ 5. 你是受过伤,但你不是受害者

    >>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爱。当妻子们沮丧于先生对自己的不理解时,或许先生们也在为同样的需求不被满足而深感挫败。

    >> 男女的差异性,其实也导致了男女是无法完全公平的。比如,女人的特质是偏感性的,所以当女人表达脆弱时,比起男人会较少被评判。而男人从小被贴上“男子汉”“大丈夫”“流血不流泪”等标签,若是去表达感受,似乎就跟软弱联系在一起。这些社会的制约性观念,使得男人们不得不从小武装自己,封闭自己的感受,让自己“装”得很强大。也因此,他们与女人相比,会更压抑自己被关注的需求,更无法表达自己的需求,男人也很需要被看见。

    >> 亲密关系大抵如此:女人都有一个破碎的公主梦,幼年时的期待落空,很容易把未完成的期待投射到伴侣身上,希望另一半能够无条件地呵护自己、满足自己,说穿了是在找爸爸;而男人有一颗失落的王子心,他们也有很深的失落感,比起女人有过之而无不及,他们通常是在找理想的妈妈。很多关系就是破碎的公主遇上失落的王子,彼此投射内在的创伤,两颗匮乏的灵魂相互索取,这也是很多婚姻痛苦或无法持续的原因。

    >> 美好的关系是彼此看见、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彼此间不过分依赖,独立而又有联结是最好的相处之道。女人若学会走出期待,去看见男人的脆弱,也学会自我负责;男人若学会放下武装去温暖女人的心,去冒险敞开自己,与女人分享感受,两个人就更能活在当下,不再是两个孩子的相处,而是两个成人间的陪伴。

    >> 我喜欢海灵格说的话:你是受过伤,但你不是受害者,即使带着伤痕,你仍然可以生活得精彩。

    ◆ 6. 你是要对的,还是要幸福

    >> 当我们关注自己能够负起责任的那部分时,哪怕是很小的部分,我们也会让自己解脱出来。

    ◆ 7. 转化抱怨为创造力

    >> 当你苦够了,当你想知道生命的真相,你就会开始质疑你的信念,想对你的苦一探究竟。

    >> 生气的本质是失控,也就是说当我们操控失败时,往往就会愤怒。而愤怒只会教导愤怒,会让孩子产生抗拒。最终,我们也不会喜欢这样的自己,因为一颗总想去操控的心,必定伴随着无力和恐惧。

    >> 所有的应该,不过是我们的幻想与妄念,与事实抗争,注定是要失败的。

    >> 孩子的出生常常会引发父母的自我成长,带领父母真正开始探索生命的智慧。

    ◆ 8. 协助孩子一起转念

    >> 当孩子被念头卡住时,用反躬自问帮她看到事实,从而走出困境。

    >> 在跟孩子转念之前,最好自己先熟悉如何进行,对转念作业了然于心,再跟孩子进行转念作业。另外,在孩子情绪高涨时,不适合进行转念作业。

    >> 跟孩子进行转念作业,不是要让孩子放下他的念头,而是跟他一起去探索,带着好奇和尊重去进行。孩子的某些念头如同困扰他的情绪一样,只有被同理、被了解、被看见,才有转化的可能。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在远远的背后带领(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sa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