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你和我一起走进杜甫笔下的石壕村

作者: 慢慢走浅浅爱 | 来源:发表于2018-05-21 14:00 被阅读339次
现在的石壕村
在三门峡市陕州区观音堂镇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村子,因为杜甫的一首诗,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慕名而至。

今天在该村一处显眼位置有一面巨大的照壁,壁上刻着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石壕吏》,这座村子正是石壕村。1200多年前,杜甫途经此地,创作出了著名诗篇《石壕吏》。从此,在中国文学史上,这个小村庄就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石壕村的照壁

公元712年,杜甫出生于河南巩县(今巩义市),杜甫生活的那个时代,恰逢唐王朝由盛转衰。在经历了少年时期舒适惬意的生活、中年时期曲折坎坷的仕途经历后,杜甫的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一道跌入谷底,他也由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途。当时,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杜甫的生活也日渐贫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的诗歌创作迎来了文学生涯中一个重要时期。正是在这一时期,杜甫与石壕村发生了“巧遇”。

公元759年(唐肃宗乾元二年)春天,时年47岁的杜甫从东都洛阳赶往华州(今陕西省渭南市境内)任上。这时安史之乱已爆发了4年,官兵虽将洛阳收复,但经历连年战事,那里早已破败不堪。向西望去,都城长安的战事依然紧张。在三门峡,杜甫走过崤函古道,满眼是奔走的兵卒,个个神色凝重。夜宿石壕村,对于杜甫来说是心绪难平的一夜。经历白天的奔波赶路,傍晚时分才刚刚安顿下来的杜甫已是困倦难耐。谁知,才刚刚休息,杜甫就听到外面嘈杂声一片,仔细一听,原来是“有吏夜捉人”。

“有吏夜捉人”

考古发现,崤函古道的石壕段遗迹就在今天的三门峡市陕州区硖石乡车壕村境内,是唐代官民往来此间的必经之处。由此可见,杜甫“暮投石壕村”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作为一首杰出的现实主义叙事诗,《石壕吏》在艺术上达到了高度精练。杜甫在简明的诗句中,将抒情和议论都寓于叙事之中,表达的感情爱憎分明,场面和细节描写自然真实,人民遭受的深重灾难和自己的痛苦心情跃然纸上。“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作为一名深刻到骨子里的诗人,身为官,但杜甫从不掩饰自己对底层人民的关注,即使年近50岁,半生历经沧桑,从杜甫的用词上看,昨夜经历的那一场变故,是他眼中的一场“人间惨剧”。这让杜甫不得不提笔记录,这可以算作是杜甫写下《石壕吏》的偶然因素。

杜甫从洛阳返回华州这一路上,见到战乱给百姓带来的种种灾祸以及百姓卫国参军的爱国行为。感慨万千之际,杜甫创作出了包括《石壕吏》在内的不朽的“诗史”——“三吏”(其他两首为《新安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回到华州后,杜甫最终将其修订成稿。自此,作为杜甫新题乐府诗的代表作,“三吏三别”和它们背后的故事得以流传千古。

相关文章

  • 约你和我一起走进杜甫笔下的石壕村

    今天在该村一处显眼位置有一面巨大的照壁,壁上刻着一首人们耳熟能详的诗《石壕吏》,这座村子正是石壕村。1200多年前...

  • 文魁大脑实用武林计划第四期~严林语~第一次

    8案例一: 背诵杜甫的诗《石壕吏》 石壕吏 唐.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吏呼一何...

  • 读唐诗:《石壕吏》/作者:邵明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石壕吏》朝代:唐代/作者:杜甫 原文: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

  • 我推荐的一篇课文

    《石壕吏》 这是一篇唐朝时期杜甫写的一篇古文,叫《石壕吏》。他客观的记录了夜间在石壕村耳闻目睹,亲身经历的事情。突...

  • 他们离开,再没回来

    -1- 唐代“安史之乱”时期,著名爱国诗人杜甫写下了一首催人泪下的叙事诗——《石壕吏》。 该诗描述的是石壕村的官吏...

  • 读蒋勋《说唐诗》——叙述的力量

    杜甫的诗歌像纪录片一样,记录了唐朝伟大辉煌背后的如脓疮般的不堪。 石壕吏 唐代: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

  • 石壕吏

    《石壕吏》 (唐代)杜甫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史呼一何怒! 妇啼一何...

  • 石壕村:寻访杜甫的足迹

    从我最近出差住的地方往西三公里,有个村子叫石壕村,就是当年杜甫《石壕吏》诗的故事发生的地方,坐公交车十分钟就到。这...

  • 暮投石壕村

    读经典,写经典。 裴洪顺书 隶书 石壕吏 杜甫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

  • 为你读诗|《石壕吏》

    《石壕吏》 杜甫 唐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

网友评论

  • 作家苦旅:真好。🤗以后有机会我也去瞅瞅
    慢慢走浅浅爱:@丹妮姐姐 我的专业是历史与文化旅游,因此我对历史更感兴趣一点, 但我教的是英语,把我的专业几乎丢光了,我对旅游也是知之皮毛,刚才看了你的文章,才是真的厉害,而且都是我喜欢的作家,以后好好向你学习 🙏🙏🌹🌹
    作家苦旅:@陕县2714赵连凤 好厉害。能问问像我这类外行,读哪类书能够快速了解中国的基本旅游知识,其实我很喜欢旅游,但离做中国通还太远。
    慢慢走浅浅爱:@丹妮姐姐 我上大学学的是导游,你来了我陪你去,一定不会让你失望! 🌹😊
  • 慢慢走浅浅爱:冲天农锄草,谢谢你来过☕😀
  • 雨林季风:长知识,文采好!
    雨林季风:@雨林季风 相互学习。
    慢慢走浅浅爱:@雨林季风 谢谢您一直关注和鼓励,我是想以简书为平台把我编的一本校本教材编好,这本校本教材主要是关于当地地域文化的 ,希望能得到您的指导 🙏🙏
  • Mc小杨哥:哟西哟西👍
    慢慢走浅浅爱:@Ms杨景天 谢谢 😊
  • 扶青:诸葛亮那么大的人物在哪儿出的茅庐都弄不清楚,一千多年前的小个村子就能弄明白?村址有点不可信。
    扶青:@陕县2714赵连凤 噢,唐史记载的还是比较详实。
    慢慢走浅浅爱:@扶青 公元758年,为平息安(安禄山)史(史思明)之乱,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率兵20万围攻安庆绪(安禄山的儿子)所占的邺郡(现在河南安阳),胜利在望.但在第二年春天,由于史思明派来援军,加上唐军内部矛盾重重,形势发生逆转.在敌人两面夹击之下,唐军全线崩溃.郭子仪等退守河阳(现在河南孟州市),并四处抽丁补充兵力.杜甫这时刚好从洛阳回华州,途经新安.石壕.潼关等地,现在的石壕村就在这条古道,也就是淆函古道旁边🙏☕
    慢慢走浅浅爱:@扶青 现在的石壕村是不是就是杜甫笔下的石壕村确有专家提出争议,但据史书记载它确在三门峡陕州城内,现在的石壕村就在世界申遗项目淆函古道附近,中学语文课本上对石壕村的注解也是在这里。谢谢你的关注!🙏🙏🙏
  • 银蕨之约:长知识。
    慢慢走浅浅爱:@岁月静好_68c9 石壕村是我们学校附近的一个小村落,但因为大诗人杜甫而文学史上占有了一席之地😊🌹🙏

本文标题:约你和我一起走进杜甫笔下的石壕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yufj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