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北师大老师和青椒学员又一次如约相聚于网络。听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教育研究所博士——张华军副教授的讲座 《教师的自我认识和生命关怀》,让我不禁想起我与教育的点滴。
拥有半个多世纪校史的土默特左旗第三中学,坐落在塞外古镇毕克齐,她见证了时光的流转,历史的变迁,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没落形成鲜明对比,更让这位年过半百的老人显得饱经风霜。
和全国所有农村学校所面临的各种各样的情况一样,所有不利条件将我们包围,生源少、成绩差……教育部门对我们学校的态度,基本上可以用“自生自灭”来形容。
市里已经有学校被拆除的先例,所以从三月一号开学至今,我们学校上至校长、环节干部,下至一线教师、学生,个个都处于兵临城下,一种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大家都在想尽各种办法抓成绩,抓纪律。
本周一,我校最新出台“无缝连接”制度,旨在通过所有任课教师课前五分钟进班、课后五分钟离班这种无缝连接的督促方式,培养学生“入班即静、既静即坐、既坐即学”的好习惯。
我的黑色星期三,三节课连上,加上“无缝连接”,三个班,两层楼,一上午!上下穿梭,忙得不亦乐乎。
课间,来到走廊透透气,一个高高大大的男孩来到我身旁,远远高出一米七的我一大头。虽然工作五年,但我仍然不会与学生交流,基本是一种上完课抬腿就走的状态。两个人站在阳台望窗外,谁都不说话,好个尴尬!
“老师累了吧?”真羞愧,还是学生打破沉寂,轻轻问候我。
“还好,最近学习感觉怎么样?”我寒暄着。
“最近学的有机还是比较有意思的,和无机化学联系不太紧密,对于我这种初中基础就不太好的来说,是捡了个大便宜。”此刻男孩脸上露出开心的笑。
“那就继续保持下去,加油!”我不知怎样接着对话,简单回应了一句。
“可是老师,我在记忆苯的取代加成三个方程式时,总是记不住!”男孩很苦恼。
从男孩的眼神里,我看到了他的困惑、着急和渴望得到帮助的目光。我似乎找到了交流的方法,马上从苯分子结构的角度,为他分析了这几个化学反应,并且告诉他一定要从化学反应本质,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这个角度记忆方程式。而且我还继续鼓励他不要放弃,一定跟紧老师不要掉队,保持学习热情,未来一定错不了!
就在这个短短的课间十分钟,是这个男孩教会一个老师怎样与学生交流,还有沟通的必要性!唯有沟通才能知晓学生知识掌握情况,便于之后教学活动;唯有沟通才能走进孩子们真实的内心世界,实现师生间“无缝连接”。
张教授告诉我们,教师要与学生创造一些对话性的社区来倾吐他们的经历和感受,这些社区在教师的休息室、大厅和教室自然产生。
曾经我从没创设这样的社区,一直生活的自己的孤岛上,与孩子们隔离,从未走近他们。也许“无缝连接”,恰恰是为创立这种社区而打造的制度。
假如教师与孩子们
在课堂上形成无缝连接
我们便可以得到
每一位同学的知识反馈
从而少一些学困生
假如教师与孩子们
在课下形成无缝连接
我们就能找到
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入口
去看看他们的所想所感
是不是就少一个孤独自闭的
甚至是轻生的孩子
今后我会利用“无缝连接”的每一分钟时间,来和孩子们交流,贴近他们的生活,走进他们的内心!
教学从来不是孤立的两个活动,它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相长互相促进成长,才能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人的发展!
网友评论
感恩与您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