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西班牙人在十六世纪征服了秘鲁,将马铃薯栽培种带回西班牙,随后英国人在加勒比海击败西班牙人,从南美搜集烟草等植物种子,把马铃薯栽培种带到了英国。马铃薯优先在欧洲种植,起初只是观赏作用,到了十八世纪才经法国人推广才得以普及,但是马铃薯的地位却不高,被认为是穷人的粮食。马铃薯主要经三条线路传入中国——第一条是荷兰人盘踞台湾期间将马铃薯带往中国,后经台湾海峡传入江浙、两广一带;第二条是西北路,由晋商自俄国或哈萨克汗国(今哈萨克斯坦)引入,传入西北等地;第三条是南路,由南洋印尼(荷属爪哇)传入广东、广西,在这些地方马铃薯又被称为爪哇薯,后又向云贵川地区传播。在现有的文献记载中,贵州志书中很少提到马铃薯,但是在《平远州志》卷18《物产》中记载:“芋,有清红二种,磨芋、洋芋。”可见,早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贵州平远(今贵州织金)地区就有马铃薯的食用记载,而且已被人们当作蔬菜,至今已有 160 多年的历史。
“贵州”这个词总带有“贫穷”的气息,虽然这是常年积累下来的刻板印象,但是事实也的确如此。即使近年来贵州大力发展旅游文化、数字信息产业,每年GDP指数位于全国前列,这也改变不了几千年来这片土地的贫瘠。贵州地处中国西南,群山环绕,少数民族聚居,自古以来就是蛮夷之地。没有蜀地的天府平原,没有两广的海滨资源,没有湖广的鱼米之乡,贵州只有依靠喀斯特地貌上贫瘠的土地耕种。贵州常年都在贫困中挣扎,马铃薯便是其生存的法宝。尤其是在贵州的贫困地区,例如毕节、威宁地区,可谓是贫困中的贫困,马铃薯这种在其他地区无法登上大雅之堂的食物,甚至成为了这些地区的主食。虽然马铃薯在“食物界”的地位并不高,而且在贵州的种植食用的历史并不算悠久,但是在这短短的160多年间,这种不起眼的食物与贵州人的智慧相融合,逐渐登上贵州饮食文化的神坛。
在贵州,马铃薯被唤作“洋芋”,顾名思义,这种食物本来就是舶来品,于是就冠上了“洋”字。贵州人喜食洋芋的现象从每年贵州的马铃薯产量就可以看出,这一个小小的西南省份,马铃薯的产量稳居全国第二,仅次于内蒙古,而且贵州的威宁、毕节等地也是全国马铃薯的重要生产地。当然,这也得益于贵州的独特地理优势。虽然贵州地势复杂,但是贵州气候温凉,尤其是贵州黔西北的乌蒙山区,与马铃薯原产地非常相似,又有良好的植被、优越的生态环境,为马铃薯生长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难得拥有可以广泛种植的食物,洋芋便一步步在贵州这片土地上走上“人生巅峰”。正是如此,也造就了贵州独特的“洋芋文化”,本来这种并不高尚的食物在贫瘠的贵州受到追捧自然也不奇怪。
贵州人对洋芋的热爱从一日三餐里就可以看出,即使现在生活水平提高,很少有人仍以洋芋为主食,但洋芋这个食材千变万化,仍然可以贯穿贵州人的一天。在贵州菜中,洋芋就像是万精油,适用性极高,什么菜品都可以加进去。例如,贵州人早餐中的霸主除了肠旺面、牛肉粉,还有糯米饭。其中,辣椒、折耳根、洋芋是糯米饭的灵魂所在,糯米饭里的洋芋无论切丝还是切块,经油烹炒后,变得香软,与同一口感的糯米饭搭配可谓是人间极品。洋芋还能出现在烙锅当中,在贵州吃烙锅不点洋芋,就好比在重庆吃火锅不点毛肚。烙锅有两种,,一种是将生的食物切备好后,自助在一口中间凸起刷满油的锅中煎烤食材,这里的洋芋一般以切片或是泥状从的形态出现;另一种是将半成的不同菜品倒入锅中,便加工边吃,一般都是炒好的洋芋丝或是洋芋粑。同样,洋芋也能出现在贵州名吃丝娃娃里,众所周知,丝娃娃里需要包裹各种切成丝的蔬菜,这里怎么能少得了洋芋丝的存在。除了做菜,贵州还有绝对经典的洋芋汤菜——酸菜洋芋汤,即将酸菜切丝,洋芋切片,一起放进水中煮熟,浓郁的酸菜香味渗入洋芋片中,再辅以用糊辣椒制作的辣椒水,十分可口。对于“三天不吃酸,走路打蹿蹿”的贵州人来说,这一道酸菜洋芋汤算是居家良品。
贵州洋芋的千变万化还体现在其形态的变化上,洋芋可切块、可切丝、可切片、可剁泥……每一种形态的洋芋都可以在贵州人的餐桌上看见。在省会贵阳的街头小吃摊上,便可一探究竟。首先是剁泥,将土豆煮熟后碾成泥状,加入淀粉,摊成饼状,大概半个手掌一般大小,放在锅中煎炸,成金黄色后盛出,再加上五香辣椒面、甜面酱,就是一道经典的贵阳洋芋粑,或是再在洋芋粑中加入苕粉、酸萝卜、折耳根,又是一道经典的遵义洋芋粑;其次是切块,将土豆切成方块或是条状,类似于全国流行的“狼牙土豆”,放入油锅中炸熟,捞出后加入辣椒面或是辣椒水,就是一道炸洋芋;然后还有将洋芋切片或切丝后,放进油锅中反复油炸,等到水分完全脱干后捞出,加上辣椒面,于是便成为了贵州式的“薯片”;当然,还有另一种“薯片”的做法更为复杂,将土豆切片后洗净晾晒,将水分完全脱干,这样十分利于保存,等到需要食用的时候,再取出油炸,口感和直接油炸的完全不一样,有一种膨化食品的感觉。然而,从这些使用方法可以看出,每一道小吃都需要大量的食用油才能烹饪好。显然,这几种吃法其实并不适用于曾经贫穷落后的贵州,从前的贫苦人民哪里有这么多可食用的油,这些吃法只是后来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才出现的。要说最原始的吃法,烤洋芋绝对独占鳌头。一顿上好的烤洋芋只需要两种食材——洋芋和辣椒,洋芋甚至都不用加工,不嫌弃的话,连洗都不用洗,直接放在烤具上,等它慢慢烤熟,剥皮后,再蘸着辣椒面食用,既有洋芋淡淡的原香,也有辣椒面浓厚的刺激。当然,这也是更为体面的做法,在还在用柴火做饭的乡村地区,烤洋芋就出现在每顿饭后,做饭的柴火燃过后,将洋芋埋在高温的灰烬里,等它慢慢烤熟,再用木棍或是火钳捞出,做法十分节能环保。
洋芋在贵州菜肴中千变万化,但是有一点不变的就是和辣椒的搭配,这样看来,洋芋和辣椒算是贵州饮食中的最佳CP。在资源贫瘠的贵州,本来就少油少盐,在饥荒年代,唯有依靠辣椒来调味,甚至有以辣椒来代替食盐的说法。而且贵州群山环绕,水汽重,气候潮湿,也就养成了喜食辣椒的习惯,其实也形成了一种“辣椒文化”,尤其是创造了以“老干妈”为代表的辣椒产品。本来洋芋的就没有什么味道,但是却又十分能够吸收其他食材的香味,地处西南的贵州人也算是重口味的一族,绝对不容许单单只食用洋芋来饱腹,搭配辣椒也是不二选择。于是,贵州的“洋芋文化”也是离不开“辣椒文化”的。
贵州虽然贫瘠,但是这一方水土却养育了独特的“洋芋文化”。即使是贵州生活水平逐渐提高,贫困地区逐渐脱贫致富的今天,贵州人还是离不开洋芋。目前,贵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马铃薯种植产出的重要地区,而且国家也颁布了大量的马铃薯种植改革计划,帮助贵州贫困地区进行精准扶贫,实现脱贫致富。贵州人的饮食已经是摆脱不了洋芋的控制了,无论是从经济方面还是文化方面,“洋芋”这两个字已经渗透到贵州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同时,在贵州街头随处可见的洋芋小吃也说明,“洋芋文化”已经深深植根于市井文化当中,每一个贵州人也许都不会忘记左手捧着刚出锅的炸洋芋,右手拿着竹签的日子。
参考文献:
[1]蔡兴奎,谢从华:《中国马铃薯发展历史、育种现状及发展建议》,《长江蔬菜》,2016年第12期。
[2]吉拉德(法):《蔬菜水果的故事》,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年,第76页。
[3]楚雪,王哲,韩业庭:《从“洋芋”到“土豆”的文化融合——马铃薯跨文化传播现象研究》,《甘肃社会科学》,2012年第4期。
[4]李鹏飞:《贵州的“洋芋”文化考察》,《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5]黄俊明:《发展马铃薯产业,助推贵州精准脱贫》,《马铃薯产业与精准扶贫2017(会议论文集)》,pp12-18。
文/杨蕻意
2018年12月26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