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960604/6182ef5df7c5730c.jpg)
年纪越来越大,越来越知道贪婪了。
不是对身外之物的索取。而是对一穷二白的脑洞,进行紧锣密鼓的能量补给。
或起早贪黑、或见缝插针、或拾遗补缺……总之,既然已经没有了大块头的时间去系统、规范地去学点东西,咱就缺啥补啥吧。
虽然不专业,但管用就好。之前总觉得自己懂得东西不少,谈个人生、聊个家长,倒也没露过怯。
知识储备的虽然不多,但对付日常,还基本够用。
但是,现在就明显的感觉力不从心了,一枝秃笔划来划去,常常愣神儿半天写不出来一个字,对着屏幕发窘。
不得不为之的这种倒逼式的贪婪,说句心里话,实属迫不得已。绝大多数的时候,都在现买现卖。
每天扒开眼睛之后,一直到“躺平”打起呼噜,真的不太敢像从前那样,把时间随意打发了。
为能够想通一件事情,琢磨出一段让自己都觉得有滋味的话,几乎都在调动周身能够接收到外部信息的所有部件,吸收、充实着各种直接和间接的所有经验,尽量把自己充盈得更加饱满一些。
其实,就是在为每天能够输出一点自己比较满意,大家能看着顺眼一点的文字,而拼尽全力。
但是,明明知道时间紧任务重,一心不得二用,却因总是逃不脱俗人一个的虚荣,而被一些枝枝杈杈牵扯精力。
按理说,经过了三年多的历练,本不该过分在意那些诸如标签呀,粉丝呀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可惜的是,心无旁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有点儿难。
有了三年多时间的沉淀和思考,觉得如果把“粉丝”做一个定性,或者算是对“粉丝”一词有一个理性的理解,应该把“粉丝”中含有的大量“剃头刀子一头热”的单相思的部分去掉,取而代之的应该是“相互依存和相互欣赏”。
而且,这个“相互依存,相互欣赏”所占比重一定更大。
凡尘中,谁也清高不了多少。
有时候,也对屁股后面动辄十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一大串儿“粉丝”的牛人羡慕不已。
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有可能还是这样一以贯之地羡慕下去。
不仅仅局限于羡慕,有那么一段时间里,还常常在为壮大自己的粉丝队伍,活动过小心眼儿。
盼望着有朝一日,咱也能成为牛人之一。
可是回过头,静观自己身后的粉丝队伍的时候,突然发现有些兄弟姐妹竟然一字未写,也昂首挺胸地瞪着一对儿清澈的大眼睛,关注着自己的时候,就觉得自己很对不住人家。
特别害怕出于自己笔下,让人失望透顶的东西,玷污了人家眼睛。
于是,虽然心有不甘,但还是忍痛割爱,默默地取关了很多善良的朋友。真心担不起,人家那份期待。
一个字不写,只是默默地注视着你,这份期冀的份量太重了,我怕承担不起,辜负了这些朋友们的信任。
现在再看,我们互相关注的朋友里,应该不会再有这种朋友了。
有时也在想,如果自己的粉丝队伍,不那么豪华壮观,咱们退而求其次,充实一些与王朔、莫言、麦家同一个重量级别,一个顶一万个粉丝的那种牛人,站在俺的粉丝队伍里,哪怕只是点缀点缀,也足够荣幸。
可暂时他们都好像还没有这样的想法。也许慢慢他们有可能有。
好吧,我能等。等待着重量级的人物出现在我的粉丝队伍里。
温暖的当下,很有运气的人,好运气总是挡都挡不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