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会发生于公元前279年,这一年,秦国正在集中精力伐楚,试图往东南方向发展,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对秦国的进攻,楚国很难抵挡,必然求救于其他国家,而秦国则对局势拿捏的非常准:
一、燕国太远,也没救楚的实力,且和齐国打得很焦灼,救不了。
二、齐国这时正在反攻燕国,力图收复此前丢失的七十余座城,哪有精力管楚国。另外,齐国怨恨此前楚将杀了齐愍王,和楚国有仇,巴不得秦国削弱楚国,也不会救楚。
三、此时的韩国已经成为了秦国的附庸,伐楚还出了兵帮秦国,也不会救。
四、魏国可能救楚,但实力不够,不敢单独救,要看赵国的脸色。
因此列国中,只有赵国有实力救楚,秦国能否孤立楚国,关键在赵国怎么决策。因此,秦国提出和赵国在渑池举行会谈,目的就是想通过谈判,防止赵国出兵救楚。
只要赵国不救,魏国也不敢单独救,就没有国家帮助楚国,秦国才能顺利实施伐楚计划,以夺取楚国西北的大片土地,扩充自己的实力。
因此在渑池会上,秦国稳住甚至讨好赵国还来不及,哪里敢扣留赵王、得罪赵国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