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独家版权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本人。
4700年前的一个清晨,太阳才刚刚从塔尔山上升起,一位陶寺人早已在山前等待:他是奉命来“看”太阳的,山前13根夯土柱就是他的工具。当第一缕阳光穿过中间两根柱子之间的缝隙时,他决定立刻回去报告这个消息。因为,播种的好时节就要到了!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就始于四千多年前的襄汾县陶寺村。《尚书·尧典》中有,帝尧时期,天下归心,为安农事,顺民心,尧“乃命羲和,钦若昊天,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时”。
如今,二十四节气已经不再简单地指导农业生产,在中国人的生活里,它从气候的概念推及饮食、养生,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走向了世界。
陶寺古观象台遗址历法之源——塔尔山前观日出
华夏大地5000年的文明史中,“历法”是最重要的成果之一。传统历法以朔望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其安排了“二十四节气”指导农业生产活动,因而又被称作“农历”。
传统历法流传到今天,节气几乎成为了它的“主角”。在科技手段极其发达的当下,它却仍能有效指导农业生产的开展,仿佛一种“神奇”的存在。
“历法之源在山西,‘二十四节气’始于‘二分二至’。”
2003年,在临汾市襄汾县陶寺遗址考古发掘中,专家发现了一处由13根夯土柱及同心圆组成的遗迹。经在原址复制模型、模拟实测、精密计算并论证后,专家确定该遗迹为帝尧时期的古观象台。它占地1740平方米,距今约4700年,比英国巨石阵观测台还要早500年。
最早的“节气”概念,就出自这里。
每日清晨日出前,“观测员”都要站在同心圆的圆心,透过夯土柱的缝隙看日出,以为农事和祭祀活动“看个好天儿”。渐渐地,他发现了点什么:一个冬天的清晨,太阳出现在了最南边两根柱子的缝隙间,明亮的大“圆盘”下缘,恰好与对面塔尔山的山头相切,那天的冬夜格外漫长。转眼炎夏,清晨的太阳又刚好出现在最北边两根柱子间的缝隙间,那天的白天亦格外长。
与此同时,昆仑山(今云丘山)顶,喀斯特地貌和石山森林组成的奇峰异景中,羲氏、和氏昼追圆日,夜观北斗,也发现了一年中有仲春、仲夏、仲秋、仲冬(即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重要节点。
“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厥民析,鸟兽孳尾。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虚,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将这些发现总结成为了一套古老的历法:将一年的天数确定为366日,“以闰月正四时”,并分20个节令。
5000年前,从陶寺和云丘山起源的这套历法,成为了“农历”的雏形,也使上古的农业生产告别了“不确定性”。虽然在节气上与当今相差三天左右,但其精度和先进程度,依旧领先于其他古文明。
今天我们站在塔尔山前观日出,不由地要为先祖的智慧深深鞠上一躬。
农耕之基——体“物候”,看节气
“五月斯螽动股,六月莎鸡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诗经·七月》中的这些句子,记录了各种小动物对气候变化的感知。
6月5日恰逢“芒种”。山西南部的运城地区,麦田已经一片金黄。午后一场雷雨即将到来,田里有人忙着把刚收割下来的麦子放到拖拉机上带走。
虫动鸟徙,春种秋收,这就是“物候”。
今天的翼城历山舜王坪,曾是舜帝重华带领人们躬耕、观察自然现象、记录物候特征的地方。相传舜帝躬耕期间,曾绘制了最早的物候历——《七十二侯历》。舜帝以后的一千年,《夏小正》中才有了“正月启蛰,雁北乡.震呴”的记载;至汉代,《七十二候历》渐渐系统完整;待到北魏时期,七十二候被载入了国家历法;及至太平天国,“天历”中也有上年的物候记录,称“萌芽月令”……
《七十二候历》和《夏小正》究竟是何人于何时所做,如今并无确切资料可考。但可以肯定的是,物候历和二十四节气歌作为宝贵的经验总结,已然成为了黄河流域的经典“农事指南”,也是广大农民心中的“图腾”。
蜓立荷角作物旺;蚂蚁垒窝要落雨;青蛙呱呱叫,正好种早稻……在技术非常不发达的过去,古人通过对物候细致的体察和对气候变化微妙的感知,确定了“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把一年划定为二十四个节气、七十二候。一候里气温的起伏,会引起某些生长发育期特别短的植物巨大的变化。
在冬小麦主产区运城,冬小麦适播期大约需要600℃积温。在没有小型农田自动站帮助之下,农民们自有方法: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一候”“一气”,在这里体现得尤为明显:仅仅差了那么几天,种下去的麦子,明年可能就无法收获。
古人的经验,在今天看来都是非常科学的。
从羲和观物,到“萌芽月令”,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的人民,为了守护这宝贵的经验,用一段段农谚、一首首歌谣,将历法的精髓交到了现代人这里。
摆脱了刀耕火种的限制,品尝着现代农业文明的成果,你是否该为这发展进步感到骄傲呢?
文明之始——这里最早叫“中国”
从历法的起源到农历的确定,过程多少带有些神话色彩。然而在历法起源之地展开的考古发现却表明,三皇五帝或确有其人。
在上古羲和观天象的云丘山,至今仍保留着与历法有关的地名,如鼎石(丁石)为立竿见影确定的石标杆;斗勾洼是测北斗星斗柄的地方;夏历则为整编历法的地方。
相比地名,更为可靠的还是物证。
2009,专家组用陶寺遗址出土的天文观测工具——“圭表”的复制品进行了验证观测,发现它与一起出土的玉琮、玉戚等,是目前考古发掘出得最早的圭尺实物工具套。这一重大发现表明,《尚书·尧典》关于尧进行的天文活动的记载是真实的,帝尧并不是传说!
站在塔尔山上俯视,陶寺古城呈现出“国都”的气势恢弘。在这座面积相当于紫禁城的城池东北方,宫墙将王公贵族与平民百姓隔开来,墙内宫殿庄严肃穆,墙外街巷人声鼎沸。南边种着各色作物的农田,西边官方主管的手工业作坊,是这城市吃穿用度的来源;东边的祭祀场所,西边的皇家陵寝,则是至高无上皇权的象征;至于古观象台、仓廪国库,则是国家机器运行的必要支持。
《周髀算经》曾记载,“天道之数,周髀长八尺,夏至之日晷一尺六寸”。这一段对夏至圭表影长的描述,是基于站在“地中”的前提。而在2009年的论证中,陶寺出土的圭尺,在夏至这天影长即为1.6尺。这说明陶寺遗址即为当时的“地中”。专家组再以这个点进行测量,进一步印证了《尧典》中“光披四表(地与星辰升降运行的终极之处)”的记载。大型墓葬出土的“龙纹圆盘”,进一步证明陶寺人曾生活于王权之下。
真实存在的尧,考古发掘的圭表龙盘,乃至标准化的都城建制,让陶寺遗址显得卓尔不凡。因其独特的时间空间地位,陶寺遗址撑起了尧舜禹时期的华夏文明,更为何为“中国”这个深奥玄妙的问题找到了答案。
4700年前,山西已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地区。中国最早的历法由此产生,中国古老的文明在此发源。三晋大地,表里山河。站在“农历”诞生的地方,我想我们会选择骄傲地说——
这里最早叫中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