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星空贝壳小岛‖文海...金色梧桐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选择”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选择”

作者: 若逢新雪霁 | 来源:发表于2021-02-04 21:12 被阅读0次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选择”。

    这句听上去可能会有点不可思议,有点辛辣的令人不舒服的话源于“心理学三巨头”之一的阿德勒的思想观点,也是今天开始读的一本哲理和实用性二者皆有的优秀心理学著作——《被讨厌的勇气》中的一节标题。

    由于还没有读完,先不做整体的书评和推荐。只是就这句话,以及今天所读的书中关于这一句话的阐述,写点自己的思考感悟。

    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选择”。

    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做的是抛开我们一直习以为常的原因论,譬如因为遭遇了某些事,导致我不愉快、愤怒、感到不幸福等,这也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创伤说的立论前提之一。

    与之相反,阿德拉主张应该立足于目的论: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我们并非因为自身经历中的刺激——所谓的心理创伤,而痛苦。

    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因素,决定自我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理以经历。

    姑且容我举个例子,也不知道自己的思考是否恰当能够阐述这一观点:如小时候面对、遭受欺凌,很多人后来变得脆弱、内向、自闭,有的人却在此之后变得更为坚强。

    有的人把遭受道德欺凌看做不公与屈辱,长大后只能四处宣泄不满,乃至也变为欺凌弱者的懦夫;可有的人却从这些经历中汲取力量,化作最坚固的盔甲和锐利的剑锋,敢于亮剑向更强者,斩断世间不公。

    这迥异的情况是存在的,而原因论、过去决定论却很难解释这样的差异。过去的经历固然重要,但决定我们当下行为的并不是这些经历,而是我们在过去以及当下给自身的经历赋予了怎样的意义:是看做不公屈辱而怨天尤人,亦或是看做自我的磨砺而更加坚强。

    简单阐释了一番原目的论,但似乎离解释你的不幸出自你自己的选择这个论点还有些距离,我尝试着用自己的话串联起来来作答:

    首先还应该回到目的论来:为恶之人也从来不是单纯为了作恶,他们也是出于利己的目的:恐怖分子是为了实现自己极端不现实的宗教、政治目的,即使是变态杀人狂,他们也是因为变态的嗜好和快感而为恶——在此求生欲拉满的说一句,笔者上一句话绝不是说这些为恶者合理,而是说看上去再不能理解、再罪大恶极的人其行为也是出于一定利己的目的的。

    同样的,你感到不幸,并不是因为你的出身或者陷入不幸境地,同样是在于你自己不管潜意识还是故意的,都认为让自己处于不幸,也是一种符合利己目的的选择。

    且慢!看到这里请不要感到匪夷所思而火冒三丈,怒骂屏幕对面的笔者,请再给我一次机会、一点时间阐述完毕罢!让自己处于不幸是出于某种利己的目的,当真是不可思议!可到底是能说得通的。

    阿德勒始终主张人是可以做出改变的,在此简单来说,你感到不幸,是可以自己做出改变的,你的生活方式(这是阿德勒的一种定义,狭义来说主要指性格秉性,广义而言泛指人的世界观)是可以重新选择的,从来不存在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的说法,关键在于你是否具有改变的决心。

    这种改变的决心,借用当下很流行的说法,大致可以理解为“走出舒适圈”。虽然这句话很耳熟能详,但又有多少人因为不满足于当下,真的下定决心走出舒适圈,又能走多远呢?

    事实上,你不愿意改变,因为你害怕改变后你要面对陌生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面对未知的恐惧和不安,于是你最终还是选择了不变,选择了安于现状带来的不幸不满,而放弃了做出改变可能带来的那份不安。

    也许,在你下定决心做之后,梦可能依然会破碎,改变自我也很可能还是受挫,你的人生在世俗眼里也仍然是一团糟,堪称不幸,但你应该去做。

    不要因为害怕改变而给现在的自己找各种借口,而在将来只能沉浸在“如果我去做,我有这样的环境,我也有才能做到”这样的自我慰藉与幻想中。

    就比如写作一样,很简单的道理,不要想太多,拿起笔,去写、去记录、去分享、去创作,就是这般简单、纯粹。

    你现在的不幸,从来不是由过去所决定——是继续忍受不幸、不满意的自我、还是立刻动身去改变自己的行为、生活方式,一切都取决于当下的你,皆是你自己的选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的不幸,皆是自己的“选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kit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