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踹生母”需反思

作者: 楚风乡韵 | 来源:发表于2017-06-02 16:39 被阅读13次

    “六一”儿童节应该是充满喜庆欢乐的一个日子,而一则“中学生飞脚踹母”的新闻报道却让人十分闹心。

    邯郸一名中学生因为早恋被母亲发现,其母亲怕影响孩子的学习在多次劝说无果的情况下找到女孩谈心,希望女孩能与自己的孩子分手,而该女孩将此事告知了男友。没想到,该中学生当即要母亲向女孩道歉,在母子“剑拔弩张”的情况下,其子飞起一脚将自己的母亲踹倒在楼梯上……此事经媒体报道后,跟帖评论无数,谴责男孩的有之,旁敲侧击批评其母的也有之。

    对此,我以为邯郸中学生踹母事件只是个案,不代表所有青少年都如此不理智、不敬母,因而不必大惊小怪。报道称,在民警的帮助下,该男孩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事情虽然过去,但其事件背后所折射的教育缺失等问题则不容忽视,应引起有关部门和家长的足够重视,否则子女踹母、甚至砍母的事件还会上演。

    不能让“升学率”冲淡“性”教育。虽然中学生课程开有生理卫生知识课,但由于许多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往往让一些主课代替了这些科普类的“副课”,导致中学生对一些“性”知识、礼仪等一知半解或根本不懂。因此,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加强督办,确保各学校按教学计划不折不扣落实到位,同时可在大型考试试卷中增加或加重一些诸如生理卫生、文明礼仪方面的题量,以达到督促学校开课、学生学习之目的。学校也应树立正确的升学观,自觉执行教育计划,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文明志愿者等活动,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教育学生尊敬师长、感恩家庭、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祖国。

    不能让“现代教育”冲淡“传统教育”。“快乐成长”等现代教育理念有其长处,但出现如不学习、不尊敬师长的行为怎么办,是靠放任自流式的说教,还是辅助于一些中国传统式的“魔鬼式”教育,作为个人倾向于后者,因为说教对于一些“听话”的孩子来说,当然是行之有效的,但对于一些“性顽”的孩子,单一说教就等于是“对牛弹琴”。是的,成才之路千万条,只要能长大成人就行,但在只有“知识才能改变命运”的当今,有哪 一个家长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心无旁骛”地学习?有哪一个家庭不希望子女“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顺便把钱赚了”?曾就读于暨南大学的萧百佑信奉传统教育,他认为对孩子的“打”是一种大爱,而他就是靠“打”把四个孩子“打”得“品学兼优、才艺双佳、琴棋书画各有所长,且知书达理、谦和恭让”,尤其是把三个孩子“打”进了北大,创造了北大同时录取兄妹二人的第一次、“一门三北大”的奇迹。乒乓球国手张继科的父亲,凡是张继科体温在三十八点五度以下从不准休息、停止训练,硬是靠这种“魔鬼式”训练造就了一位世界冠军。当然,传统教育并不代表要体罚孩子!

    不能让学校教育冲淡“家庭”教育。很大程度上学校教育是传授知识、让学生成才,而家庭教育则偏重于让孩子成人、如何做人(这里说的只是侧重而已)。作为家长切不可忽视家长的影响力,处处事事都要在孩子面前做好一个“大人”,比如不要在孩子面前做一些夫妻过于亲密的举动,不要把孩子带到一些诸如麻将馆、歌舞厅等娱乐场所,不要当着孩子的面与人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等等。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你文明,孩子文明;你知书,孩子达礼……你怎样,孩子一定会怎样。当然,对于孩子的一些过错,作为家长一定不可以姑息迁就、溺爱娇纵,要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游戏是有规则的”“出错就要付出代价”,说白了就是要受到责罚。我认为,这就是传统教育的魅力所在。

    当前,每个家庭的孩子都不多,每个孩子都是“顶在头上怕飞了,含在嘴里怕化了”的掌上明珠。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关乎一个家庭的和谐幸福、一个民族的希望和国家的未来,因此,家庭、学校、社会应共同发力,努力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撑起一片灿烂的天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儿踹生母”需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ny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