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左传》略读(卷七 宣公)晋灵公不君2

《左传》略读(卷七 宣公)晋灵公不君2

作者: 蔡灵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6-28 23:40 被阅读0次

接着6.9日读左传,过个端午节不觉读书耽误了二十天。

接上回,晋灵公昏庸,不耐烦老臣赵盾老提他意见,竟然设酒局想杀了他,多亏其车右提弥明的誓死保护,舍身拼死,保护赵盾脱离险情,提弥明战死。

赵盾能从晋灵公的”鸿门宴”中脱险其中还有一层隐情,这里面还多亏一位神秘人的相助。

当初,赵盾到封地首山(山西永济南)狩猎,在翳桑发现有个人(叫灵辄)饿晕在地,问他怎么回事。灵辄答:”已三天没有进食了。”

赵盾给他食物,他吃了一半,留下一半。问他,说:我为宦官三年,不知道母亲是否健在,现在我快到家了,请求把这一半食物留给母亲吧!”

赵盾感其言,叫他把食物都吃了,又另外叫人给他准备了一食盒的肉和饭,装在包袱里赠予灵辄。

后来,灵辄做了晋灵公的卫士,在这次赵盾遇险时他正在公侧,见赵盾遇险倒戈帮助赵盾抵御晋灵公的兵士助赵盾脱险。赵盾不知其情,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回答说:”我就是当年在翳桑饿晕,被先生救了的人啊。”问他姓名和住处,不告而退,赵盾于是赶忙逃亡而去。

没过多久,九月二十六日,赵盾的弟弟赵穿在桃园弑杀了晋灵公。此时,赵盾逃亡还未出晋国边界,闻之,折返回来。

晋国史料记载,赵盾弑杀了晋灵公于朝堂之上。赵盾说:不是这样的。

史官曰:你为众卿之首,逃亡不越国境,返回不讨国贼,不是你指使又是谁呢?

赵盾曰:哎呀!《诗经》曰‘由于对国家的怀恋,反而给自己招来灾祸’,这就是说我这样吧。”

孔子的说法:史官董狐,是古代一个好史官,史料记载据实而不做隐瞒。赵盾,是古时一个好大夫,为这件事而得一个弑君的恶名。可惜呀!要是赵盾越过晋国的边境就可以避免背负这个弑君的恶名了。


心得:1.成语,灵辄报恩,人要多行善意,世间轮回,善有善报。

2.文末孔子之语看,孔子也是个和稀泥的。

3.自购《左传》一册,注解多有异议。

”宣子田于首山”,首山,注为首阳山,在山西永济。(我是洛阳人,知 首阳山在洛阳偃师。首山在许昌襄城,地名混乱,故事就有点理不清。)

4.到底赵盾是否弑君,难道是晋灵公杀赵盾不成,反被赵盾指使弟弟弑君,看来大致如此。(为什么说若赵盾逃亡出国境就能摆脱弑君的罪名呢?)

相关文章

  • 舍身成仁皆称士,何言史为皇家书?

    《晋灵公不君》,出自《左传宣公二年》,这里的“君”属于名词作动词“行君道”的意思,意为晋灵公不行君道。 正如名字所...

  • 有感于“晋灵公不君”

    《左传 宣公二年》记载“晋灵公不君”,“不君”就是不行君道,不像个国君。比如灵公“从台上弹人,而观其避丸也”,就很...

  • 晋灵公不君《左传·宣公二年》

    現在高中生已經可以學到左传中的這名篇, 晉灵公不君。從故事角度來看信息量很大,有君臣關係、忠義之道和刺客信條。學習...

  • 国史闲谈|先秦五八•董狐“直”笔

    晋灵公想要赵盾的命,于是派了一个叫鉏麑(chú ní)的力士去刺杀他。《左传·宣公二年》、《国语·晋语》和《史记·...

  • 成语之中的春秋历史27:旄车之族——赵盾重建公族

    鲁国宣公三年(公元前607年)九月,赵盾弑其君晋灵公,同年,赵盾派人去周地迎接晋襄公的弟弟、晋灵公的叔叔公子黑臀回...

  • 晋灵公不君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雕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熊蹯不熟,杀之,置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

  • 成语故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自《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晋灵公生性残暴...

  • 解析 | 晋灵公不君

    原文: 晋灵公不君。厚敛以彫墙。从台上弹人,而观其辟丸也。宰夫胹熊蹯不孰,杀之,寘诸畚,使妇人载以过朝。赵盾、士季...

  • 晋灵公不君 译文

    晋灵公不行君道。(君 名词作动词)加重征收赋税用于雕墙、彩绘墙壁。自己坐在高台上,手拿弹弓故意弹射行人,...

  • 师春话题:为情所困的穆姜

    据《左传》,穆姜是鲁宣公的夫人,成公的亲生母亲。她通奸宣伯,为情夫谋权,尽心尽力。当成公助晋而动身加入鄢陵之战,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左传》略读(卷七 宣公)晋灵公不君2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aray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