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职场逗伴匠
01
前两天,在家附近的商场一楼闲逛,突然碰到一位女士躲在石柱后。
没多久,发现一只小狗朝着出口的方向,飞奔而去。见狗狗已经跑远,这位女士才从石柱后走出来,不明真相的我,顺手告知其小狗跑走的方向。
她笑着说:“”没事,我现在赶时间去楼上健身,带着它容易分心,根本没办法锻炼,所以才故意躲起来让它自己回去。”
原来如此,与此同时我也意识到这个事情,反应了当下的一个普遍问题。
它似乎困扰着很多人?
02
成就感,先学会专注于一件事
每天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最难能可贵的是要保持自己的专注力。
有个人上山砍柴,在山上碰到一位放羊的老朋友。
他见放羊的朋友在树底下纳凉,于是就坐下和朋友聊天,不知不觉夜幕降临,两人就一起下山了。
后来才发现,放羊人的羊都吃饱了,那个本来要上山砍柴的人,却一无所获。
现实生活中,更多时候你是上山砍柴的还是放羊的呢?
对你的注意力,保持专注。
那些厉害的人,都懂的管理好自己的精力,聚焦当下的事情。
路过一家中餐馆,上面的店招很长,特别醒目。
在招牌的右侧,备注着鄂菜、川菜、湘菜。当时我就在想,这家店到底是做什么菜的?作为老板希望更多顾客进店消费,提高店面营业额,这无可厚非,但是别了你的招牌菜是什么? 大厨的专精方向在哪里?
事实上,那家店的生意门可罗雀,从很多细节上似乎已让顾客没了兴趣。
忽略那些与目标无关的,专注于所需要的资讯,好结果就会不期而遇。
03
专注力不够,在于你没掌握节奏
每天一觉醒来就抱着手机,开始点赞刷圈看消息,不过是自娱自乐,并无收获。出门走在路上,才发现工作资料遗忘在家里,回去取已经来不及,否则肯定迟到,一顿懊恼。
戴着耳机听歌,身后有人拍你的肩膀,回头一看原来是公司同事。其实,人家在后面已经喊了三次你的名字,你却毫无应答,只因你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
时不时会翻看手机,查询是否有未接来电或没及时回复的消息,当你查看信息越频繁,其内心越是焦躁不堪。
隧道效应
专家研究表明,当下人们节奏快,工作忙,部分人甚至出现了时间稀缺的恐慌感。
于是,大家都处于持续的忙碌状态,对周围的关注圈越来越小,就像身处隧道里,最终多数人只顾着眼前最直接的,价值不高的事务,深陷其中而难以自拔。
上述现象即为“隧道效应”。
其实,多数人的分心或关注圈越来越小,不过是在潜意识中寻求一种相对舒适的感觉,暂时远离不确定和恐慌罢了。
专注力,成为了一种稀缺资源优势。
我们之所以无法聚焦信息,并非躲避信息本身,实际上是在躲避压力。
明代文学家解缙,小时候家境贫寒,买不起书,到处借书读。
他非常用功,往往把借来的书整本整本地背下来,反复在心中回味咀嚼。他家门口正对着一片竹林,有一年他写了一副春联:“门对千杆竹,家藏万卷书。”
竹林的主人是一位员外,看了这幅对联后,他找到解缙问:“我的千杆竹在此,你的万卷书在哪里呀?”
解缙抱着肚皮说:“我的万卷书,都藏在这里。”
的确如此,当你对某件事情足够渴求,自然会保持高度聚焦,持续专注,好结果自然而来。
相反,如专注力不够,内心对于资源的渴求不够,缺少章法,就难以找到自己的行动节奏。
唯有专更少,方可得更多。
04
专注力在哪里,好结果就在哪里
所谓专注,是将时间和精力集中在当下某一点,用心感知眼前事物。
斯大林的定额阅读
以前有将领到斯大林的住宅,看到办公室上堆着一堆新书,大为惊愕。
斯大林说:“无论如何,我每天一定要读完500页书,这是我的定额。”
乔布斯的专注主义
早年间,乔布斯接受主持人采访:“好产品是怎样做出来的?”
乔布斯说:“我们尽量保持简单的结构,同时我们尽量关注较少的事情。关注是一件很难的事,因为它不意味着你说行而是意味着你说不。所以我们决定关注少量的产品,这样我们就能做到最好。”
专注,意味着要对上百个好点子说NO。因为要仔细挑选,秘诀就在于专注。
你有多久没完整看完一本纸质书籍?
你有多久没心无旁骛地吃完一顿饭?
你有多久没抽时间思考当下的工作?
看到微信里的红点,就会不自觉点击看看。面对热点新闻,立刻想去了解一下。工作间隙浏览网页,一开始就停不下来。原本饱满的工作节奏,被同事无故打断后,很难找回最初的状态。
你是不是在一直忙着赶路一般,似乎又像在原地打转?
把有限的时间,专注于最有价值的事情上。
研究人员做了一组调查,观察了260位正在学习的学生,平均下来,这些学生每次专注于他们手头任务的时间只有6分钟。笔记本电脑、手机、朋友圈,都是他们分心的根源。
太多的信息刺激,会让人们难以集中注意力,没有聚焦的行动很难以产生价值。
在动物世界里,花豹追逐猎物时,会把体型相对较小的目标逼出群体,然后紧盯这个目标,用最快的速度追上去,直到把猎物追到为止,这就是一种专注。
假如目标太多,自身体力消耗巨大,最终也很难捕捉到猎物,这是自然界的生存之道。
比尔.克林顿说:“信息泛滥和信息缺乏一样有害,头脑中塞满东西和头脑中空空如也,同样糟糕。”有人算过,一个人平均每天要收到63条手机推送,90封邮件。
在平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培养专注力,让自己更加有序和高效呢?
05
聚焦高效有要领,学会专注八段锦
第一段:干扰因素早列出,避免影响善独处。
根据不同的行为模式,可大致将人分为两类:行动导向型和状态导向型。
行动导向型的人,在具体执行和任务之间的切换,游刃有余。状态导向型的人,更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影响事情的有序推进。数据研究表明,人们在做一件事情时,如果被干扰打断后,平均需要23分钟去重新集中注意力。同样,我们实际上的事情执行时,基本上每3分钟就会进行一次自我干扰,想要专注完成一项具体任务,并非易事。
想更加高效,就得提高自身应对干扰信息的能力。
①列出干扰分心的因素
如办公室里随机到访的同事、莫名其妙的来电、领导临时安排的会议、突然接到的客户投诉等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从容应对。
②自我隔离,聚焦单位时间思考。
例如,我在自己的办公室墙上挂着静心两个大字、在办公桌上摆放有时间沙漏。自己真正忙于一件事情时,自己会暂时忽略外界环境,沉浸其中保证高效率。即便有同事来办公室原本打算找我闲聊,见到我在埋头苦干,再看到静心二字和时间沙漏,非紧急情况大家都不会打断我。
第二段:价值选择定核心,工作目标要分清。
每天的事务中,请记住一点,最重要的事情有且只有一件。
去找到你每天工作事务中最重要的那件,它才是你的主攻方向。否则,很容易每天忙忙碌碌,最终都是一些零散的工作分布。可参考如下建议:
A.罗列出你日常工作的七项具体内容,从重要程度进行先后排序。
B.仔细思考,在自己平时的工作中,最能增加或体现自身价值(优势)的工作事项TOP3,依次列出。
完成上述动作后,再进行自我审视,专注于价值去开展日常的工作。
第三段:仪式塑造添动力,促进行动保整齐。
试着多去进行场景布置,增加一些仪式感的细节设置。让意义感增加,自身的行动力也会逐步强化,会更有精力投入到日常事务中。
比如有人早上喜欢来一杯热咖啡、有人钟意在午休后起身活动身体、有人选择在面临高压工作内容时,泡一壶绿茶。有人喜欢在办公室摆上几盆绿植,看着就赏心悦目。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院的史蒂芬.卡普兰教授研究,让受试者分别在市中心及花花绿绿的植物园中行走,测试他们的专注力,结果在植物园中行走的人,专注力大约提高了20%。
没有仪式感的工作,最终不过是得过且过。
第四段:清单管理有秩序,逐个完成真有趣。
帕金森定律
这是一个心理学的概念,即一项工作会自动占满某个执行人所有可用的时间。
如果你有一项10分钟就可以完成的事情,而你却有3小时的空间去做,最终你必定会花费3小时才完成这项内容。
因此,任何事情的执行,请设定一个合理期限,清单管理能够让事情执行起来有条不紊。
尤其是面对多项任务同时推进,需要阶段聚焦,一件事情完成再进入下一件。好好培养自己写清单的习惯,这是一项倍增自我价值的事。
例如在工作生活中,我的部分清单管理如下:
A.自我放松清单 B.购物清单 C.旅行清单 D.奖惩清单 E.家务清单
F.出差清单 G.锻炼清单 H.饮食清单 I.阅读清单
据我所知,很多生活工作里的达人,都是清单控。所以,你的清单从哪一份开始?
第五段: 每天结果要输出,持续创造有招数。
所谓结果输出,是一种产品交付思维。
每天开工之前,就已明确好下班时应完成的核心工作结果。无论时间紧迫与否,过程或难或易,都需要你抛开无关杂念,集中全部精力,保证这个结果的顺利达成。
工作执行时请记住一点,你不是提供一个解决方案,就是找到一个借口。形势所迫下,很多工作灵感,就会在这类交付思维中应运而生。
第六段:信息管理得分类,有的放矢才不累。
信息专注度的三大层面
①信息忽略:面对信息,直接忽略排斥,没有产生任何价值。
②信息浏览:对待眼前的内容,只是一种随意阅读,有所耳闻。
③信息整合:用自己能理解的符号,进行资讯的分类归档,以便未来所需。
例如,幼儿园的小朋友每天早上出门前的信息专注路径如下:
起床→洗刷→玩具或动画片→整理书包→等校车→玩伴打闹→入园
例如,职场人出门上班前的信息聚焦轨迹如下:
看手机→点赞回消息→起床→听音乐→洗漱→看书→整理公文包→出门
每个人的注意力轨迹不尽相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特性,做好日常信息的管控。
第七段:任务标签请设定,随时启动多精进。
达尔文说:“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为自己的任务执行,设定一份任务地图。完整的地图由多个任务标签构成,每个标签都有对应的既定动作,前期设定完毕后,在后续的执行中,即便是有突发状况,也可随时切换,确保事项的进度无误。
例如某次出差路上,我有3个小时的可自由自配时间。为保证高效利用路上的时间,我会设置三个任务标签。
标签A,欣赏一部极具教育意义的电影。
标签B,阅读完成一本新出的纸质书籍。
标签C,听一个系列专题的音频分享课。
对于以上三个任务标签,只用完成一个即可。自己需要提前准备好,然后依据路上的实际环境,选择最佳任务进行即可。
把注意力专注在具体事项,并进行任务标签化,个人的精进就会一直在路上。
第八段:适度放空有必要,劳逸结合才高效。
每天预留固定的单位时间,进行自我放松减压。
在公司里,平面设计师间隔一个半小时,就会离开办公位去茶水间走动放松。电话销售经理在上午十一点左右,会起身看看窗外或喝口茶滋润下嗓子。品牌总监,每天中午会固定休息三十分钟,调整状态养足精神。
在生活中,我同样有自己的放松模式。如早起晨跑、下班后的独处写作、每年的外出旅行、晚上睡前的十五分钟阅读时刻等等。
别绷太紧,适度放空。持续专注,将其固化为日常的行为惯性,必有所成。
06
每个人终其一身,只需专注做好一件事就行了
巴菲特和比尔.盖茨是老朋友,有次盖茨的父亲邀请巴菲特到家里共进晚餐。他让自己的儿子和巴菲特玩了一个游戏,彼此在手上写一个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词。
结果两个人写出的答案竟然完全一致,都写了两个字,专注!
《泰坦尼克号》的导演詹姆斯·卡梅隆说:“当我专心致志于自己的工作时,我才能感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界的意义。”
请问什么时候,你才能找寻到自己的那份意义所在?
一旦拥有专注力,无需太久,终会优秀。
干货分享持续更新 请及时关注
职场资本论 14┃不知道擅长啥?没存在感?不受人待见?用这五问,让你价值倍增!
职场资本论 09┃如何成为一个受领导器重的职场人?(上班族必看实战版)
一个金牌讲师的自我修炼 18:总是惹人嫌被边缘?手把手教你如何成为会读心的沟通高手
个人微信号:zcdbj666 ,学习 、实践、总结、分享,成长路上,教学相长。
-END-
逗趣职场每一面,伴随你我每一天,匠心传道每一言。
我是职场逗伴匠,一个跑马拉松的知识手艺人,助力职场人的自我效能提升。
坚持码字,这是我热爱的事。对你有帮助,才是一种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