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越界了,自己怎么还像没事人一样?」
「我刚才那句话好像没说对啊。」
「他们的言外之意是在说我吗?」
和一般的作者不同,这本书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高敏感者,因此,她能很真切地理解其它高敏感人群的感受。如果你也有同样的困扰,相信这本书能给你不少启发。
① 你的敏感度算高吗?
我们来做一个自我测试。
请在下列5个说法中,选择你认为适合你的,打勾。
1. 你喜欢安静自主的工作。
2. 你的朋友不多,但是关系都非常密切,而且会有比较深入的交流。
3. 你对药、咖啡、茶、酒精等东西,非常敏感。
4. 别人对你的评价是非常细致,感官灵敏。
5. 你一直都觉得很多人,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
OK,这几个简单的评价依据,如果你觉得他们都在说你。那就说明你属于那15%—20%的高敏感人群。
如果你仔细分析,你会发现,这几个标准,对应的都是敏感区域。比如,工作是职业选择、朋友是人际选择、食品药品是身体感觉、评价是你在别人眼中是怎样的人、你的感觉是你对外部的评价。
所以,多维度的共同定位,对高敏感人的判断更精准。
除此之外呢,还有一些描述性词汇,比方说,感觉灵敏、重感情、善解人意、高感知力、热心等。如果你有类似的性格特征,那么也能作为你属于高敏感人士的依据。
尤其是,不要一提到敏感,就觉得,这是女人的事儿,现在不少男人也都很敏感。
② 高敏感的特质
瑞士高度敏感研究所所长、作家布里吉特 ·屈斯特指出,所有高度敏感者共有三个明显的标志。它们分别是:狭小的舒适区域;受到刺激后过度反应;在受到刺激后,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平复。
那所谓狭小的舒适区域,指的就是,让一个高敏感的人感到舒适的环境,必须满足很多条件。比如安静,人少,甚至密闭。
在受到同样的刺激后,对别人而言可能没有什么,但对他们而言,却是一个大挑战。他们需要很长的时间来平复,而如果是在高刺激的环境下,他们仍然难以从刺激中走出来。
最简单的例子是,如果他们睡觉,就必须得关灯。如果灯太亮,或者是环境太嘈杂。他们的入睡时间明显会延长,入睡后也不会很安稳。
如果从大脑的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说明他们的感官对信息的加工,很容易放大。因此,他们更擅长建立事物间的联系。比如当我们看到情侣吵架或者小孩哭泣时,多数情况,看过就忘了。而对高敏感的人而言,他们的大脑会描绘很多画面。当然,这也是他们共情力高的由来。
③ 高敏感人群的挑战
对于高敏感人群而言,他们最大的问题是,时不时就会自我怀疑,或者有脆弱感。尤其是,他们会过度关注那些消极的事情。这就让他们的自我价值和自信,始终处于低水平状态。而且随着经历的消极事情越多,也会越脆弱。
职场中,这种问题更明显。由于要避免不好的事在自己身上发生,他们会越来越难以推销自己和他人竞争。
沃尔夫冈克拉格斯在《敏感的人》一书中写道:「一个错误的表达,对敏感的人而言,简直是噩梦。自己说错了,担心别人说三道四;别人说了对自己稍稍过激的话,自己就像被针对了一样。」
除此之外,高敏感的人总会把别人的语言,动作,表情和自己做关联。即便别人因为紧张焦虑,或其他什么原因,做出了反常举止,他们也会以为跟自己有关。
因此,对高敏感的人而言,一定要告别完美主义,转换焦点,减少对外部的关注,增加对自我的关注。在言行上,可以多说「不」「我」以及「我这样很好」一类的话。不断给自己降敏,活出真实的自己。
④ 高敏感人的天赋
我们一定要清楚,高敏感不是病,而是一种与生俱来的禀赋。因为灵敏,因为能放大刺激,因为在信息的感知上非常深入,所以高敏感的人感知能力、联想能力、直觉和对周围环境的理解力,都非常突出。
在诸多能力中,高共情是高敏感人最大的特质。缺乏敏感度的人没有边界感,对社会稳定、人际和谐、贡献微薄。而高敏感的人,能够找到和人相处的最佳距离,既不受到伤害,又不伤害别人。
别人看不到的伤害,别人意识不到的矛盾,高敏感的人能轻松把它们揪出来。
除此之外,高敏感的人还为社会的丰富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职业的细化、美食的创造、美好体验的塑造等,都只有高敏感的人才能尽量去完善。这体现了他们的创新和联想能力。他们能够轻松地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所以服务性工作,创意性工作,探索性工作和公益性工作都是高敏感人的主场,他们不需要花费太多的力气,就能把这些工作做好。
如果你也比较敏感,不要把它当成自己的标签,所谓有利就有弊,我们需要高敏感帮我们感知更广阔的世界,而那些留在生活中的细枝末节,我们要学会尽量减少它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