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动态最近可谓动作频频。
比如下图是百度动态近期运营的活动,关注这些人之后可以领红包,这样就能为这些账号迅速提升粉丝量,从而扶持一批百度动态原创作者,激励这些作者创作更多内容。
除此之外,百度动态还有更多的运营方式。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何百度要力推百度动态?要知道,百度作为BAT三巨头之一,其力推的产品,一定有很大的期望与布局。
1.人工智能的未来
让我们回顾一下李彦宏在2017年初的内部演讲,当时他提到:
数据秒杀一切算法。
所以,积累数据非常重要。如何产生数据呢?内容越多,用户越多,数据越多。
所以我们看到百度APP逐渐发力,日活逐步攀升,已经成为该领域第一名。
但是,这里的「数据」不仅与用户量、内容量相关,还与场景相关。李彦宏在2017年的演讲中就提过:
百度的语音搜索,大家可以看到识别的准确率已经非常非常高了。但是当我们比如说到通用的输入法去识别这些语音的时候,我们可能还不如市场上某些其他的竞争对手。为什么?因为我们在搜索的这个场景上掌握了比任何人都多的数据,而这种数据是非常非常有特点,有价值的,是别人达不到的。
而百度动态代表的场景,是社交。
社交为何如此重要?以至于需要力推?因为社交是必争之地。
互联网诞生没多久,社交就一直是互联网最重要的服务,对人们的吸引也最为强烈。如下图,社交比任何其他需求都更为强烈。
互联网是人们真实生活的反映,我们作为社会性动物,对社交的需求从来如此。即使技术再次跃迁,互联网进入下一个时代,社交仍然会是下个时代的主旋律。
所以,百度绝不会放弃社交。如果能获取足够多的社交数据,在下个时代,说不定能在社交领域有更大作为。
所以,百度动态,是百度为了人工智能而积累社交场景数据的一大举措。
2.用户增长
用户增长是所有公司的追求,因为用户量就代表着平台价值。关于此,还有一个定律:
梅特卡夫定律:V=K*N*N
其中,V表示网络的总价值,K为价值系数,N为用户数量。
这个定律中最重要的一点,是N*N——平台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说,用户数量越多,带来的价值就会成二次方地放大。这就是用户量级的巨大价值。
所以,用户量一定是百度永远的追求。
为了提升用户量,百度已经做了很大努力,所以我们也看到了百度用户量、用户粘性的巨大提升。百度主要的努力集中在:
信息流——这是百度APP各个列表页面的特征,这属于人工智能
长文内容——比如百家号
短视频——比如好看视频、短视频
但是,用户增长到了这个量级——日活已达1.4亿以上,月活已达3亿以上——再想提升用户量,就有了很大难度。
因为按照这种定位,百度的主要功能只有:
搜索
信息流——分发长内容、短视频
而这两类功能加在一起,百度充其量只能是一个「新闻资讯」+「搜索工具」产品。
抬头望去,天花板就在眼前。
但是,还有一片星辰大海等着百度,那就是——社交。社交产品永远是用户量、用户粘性最强的产品,所以你会看到大量的产品,最终都会转向社交方向。
所以,为了用户增长,百度开始力推百度动态。
百度动态,承载着社交这一宏伟蓝图。
3.内容增长
让我们再次回顾李彦宏2017年的内部演讲,当时他提到:
首先,是内容分发的新时代。百度从本质上来讲,最核心的东西还是在做内容的分发。
也就是说,内容分发,是百度一直以来的重点。
而百度动态如果有足够规模,必然带来巨量的UGC内容。早在2012年,新浪微博CEO曹国伟就表示:
新浪微博每天能产生1亿条内容。
如此巨量的内容,是100多万百家号作者难以企及的,也是百度愿意尝试的。一旦百度动态成形,每天带来的内容增长将会形成巨大推力,超越百家号不是梦想,甚至可能会让百度超越微博。
4.百度动态发力的时机已经成熟
首先,用户量已经足够。
让我们来看看微信这款大神级产品的发展路径:
通讯工具-->社区工具-->连接内容-->连接服务
社区工具就是朋友圈,微信在何时开始做朋友圈的?就在微信有了过亿的用户量之后。因为社区产品,需要用户量支撑。
同理,当百度有了足够的用户量,为何不尝试社交产品?因此,百度有了这样的发展路径:
搜索工具-->连接内容-->连接人
连接内容就是信息流、百家号、短视频,连接人就是百度动态承载的宏愿。
其次,其他产品带来的用户增长空间有限。
这是我们上文提及的,百度需要一款天花板更高的产品来承载它的追求。
再次,百度拥有很大的优势,有突围的可能。
长期以来,百度在人工智能、资金、资源等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百度APP这些年的巨大增长与百度市值的回升就足以说明。因此,百度在社交领域,也不乏突围的可能。
综上,百度发力百度动态,有其足够的理由支撑,并有宏大的愿景。而从百度近几年的表现来看,在社交领域,说不定就会产生新变局。
你看好百度动态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