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这句话的意思我想大家都很明白。
但是,我今天要探讨的是,老子所表达的这个意思,究竟是不是真的具有很深的道理,或者说是不是具有一定的哲学性,我认为却很少有人去思考这个问题。
我第一次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是我初中的时候。
一天,我放了学之后,和我的父亲说,我不喜欢现在的读书状态,我想要写小说,将来做一个作家。
我的父亲看都没看我就说,你想当作家这当然是好事,但是首先要学好数理化,你要知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就是那次,我学会了这个成语,也开始讨厌这个成语。因为它扼杀了我初的作家梦。
那个当时我就想,我就弄不明白了,我想当作家,怎么就不“始于足下”了。
当时不象现在,互联网还没有出现,要想查一些资料只能到图书馆。真是费了我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才找到了这句话的出处。
这本书的名字叫《道德经》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说实话,我看过之后的第一个感触就是,这句话肯定不是老子所言。无论从用词的斟酌上,还是语法习惯上,都不符合老子那个时代的语言特征。因篇幅有限,关于这个问题我在此不做详细论述。
我也读过《左传》和《战国策》,至少我认为,那里面的语言还不会浅白到这样一个程度。
关键是这句话给我的第二个感触,这个老子(假设这些话是老子的言论)说的这不全是废话吗。
世人当然知道,大树是由小树,甚至种子,牙尖一点点成长而来的。建塔要从土基做起。一个人走再远的路,都要要从当下第一步开始。
这些不过是劳动人民的基本人生经验而已。
农民要了解种子和土地,工匠要熟悉建筑的原理和流程,商人自然要依靠双脚去游走天下。
这里面即没有什么深奥的哲学道理,更没有任何科学的东西。它和“师傅”说的那句“烧红的烙铁不能摸”有什么本质区别?
它让我想起一首歌的歌词
――碾子是碾子,缸是缸,爹是爹来娘是娘……
这样的歌词水平怎样暂且不论,曾经就有学者提出,这个歌词的连基本的语法表达方式和内在的逻辑都不正确。
很多时候,就怕一些所谓的文化人,把生活中最浅显的道理,拿出来加工成为外表精致的文化,然后,再冠以哲学的耀眼光环,让你瞬息之间匍匐在地,心生无限膜拜。
其实,也不过就是一堆狗屎。我感觉,真正有学问,有深度而且还有年代的东西,拿出来的时候,你是绝对不会轻易就能明白的。
文言文也好,白话文也罢,真正的好书,也许要用一辈子去读,你可能才能领略一二。
我听说《百年孤独》就是这样一本书。
还有一部《易经》。因为看不懂,一直没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