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尘间红叶
那些与写作维权有关的事文/尘间红叶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和版权日”,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之前,我不知道。
4月21日,收到维权骑士的微信,邀我成为支持原创的联合发起人。说实话有点心虚,自己只是简书籍籍无名的写作者,据我所知自己的文章从未被抄袭过,因为写得不够好。
记得才写不久,有人简信我,想把我的文章发到他的短信平台,我装模作样要求人家“署名并注明出处”,这还是跟交流群里的简友现学现卖。他紧接着问我,是不是所有文章都没有在其他平台发布过,我吓得不敢回答他,真怕遇到“骗子——抄袭者”。
原本沾沾自喜,被人认可的小确幸,成了一种担忧。谁也不希望自己用心写得东西,一下子被别人占为己有。我着急又无可奈何,那时在简书才开始写作,根本没有认识的人,甚至连个能请教的对象都不知道该找谁。
从来没想过,写作还有这么多道道,难道不是只要好好写就行了吗?我想起了前几天给我打赏的奇奇,我给她发简信。也不顾是不是有点冒昧,交浅言深。
很快,她给了我答复,并提醒我注册“维权骑士”。我连夜申请,第二天才通过注册成功。从此便真正放下心来,安安静静写文。后来也听人说,“维权骑士”受理投诉,维权的过程比较漫长。
想来也是,这本身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写作者如同一个弱势群体,能拿起的武器唯有手中的笔。而抄袭者无所不在,无孔不入。维权平台也需要花费相当大的人力,物力, 耗费时间和精力,与他们进行周旋,战斗。
我们每个写作者,无论自己的文章是否被人抄袭,都应该积极地支持原创,坚持原创。只有自己“身正才不怕影子斜”,才能有勇气和信心,去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我发出来了自己的宣言:“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句话是从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的话“凡物莫不相异”,“天地间没有两个彼此相同的东西”,演变而来,最能表达我的想法。
想起多年前,我还在为电台一档节目写稿,署名“叶子”。可是我并不知道在我之前曾有一个作者也叫“叶子”,结果有一次,我们的稿件在节目中撞车了,搞得主持人也头大。我自是不愿更换笔名,因为自己的本名中原就有一个“叶”字,似乎比她更有资格。
认真想想,毕竟人家比我来得早。我写信给节目组,“以后在自己的文章中会一直用真实姓名,因为我相信,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方面表明了立场,也表示会好好写文章,让听众来区分我到底是哪一片叶子。后来,那个叶子还专程坐车来会一会我这片叶子。哈哈,年轻气盛。
扯的有点远了,但也说明写文的人,对于自己的文及笔名,都爱惜有加,不容别人窥视,侵犯。抄袭者和偷盗者没什么两样,应该如“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小时候,住在老家村子里,每逢饭点,隔三差五总有婶子大娘们趁机“骂街”。嗓门洪亮悠长,某某偷了我东边地里的玉米,西边田里的棉花,还有几只跑出门的鸡。骂的人气愤难耐,口干舌燥,听的人如坐针毡,脸红心跳。有句话说,“做贼心虚”。有时候不做贼心也虚,因为她骂的范围涵盖了全村男女老少,你身在其中,难逃嫌疑。恨不得立即站出来,表明立场和清白。
偷到自己头上,那真是火冒三丈。刚要成熟的庄稼被人洗劫一空,沉甸甸的果实,化为泡影。好不容易喂大的家畜牲口,转眼间成了人家的囊中之物,盘中餐,确实令人恨得牙根痒痒,如果逮到他,非扒了他的皮不可。那时候没有管这种鸡毛蒜皮事的机构,即使知道那个贼是谁,乡里乡亲也不愿意闹得老死不相往来,唯有在大街上骂一趟,才算出了一口恶气。然后,好好回家吃饭去。
文学,本是一片净土。相对而言,写作已较公平。“文如其人”,写作者的文风,态度,思想,三观等等,都可以在文中有所体现。“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我们一直在学习,模仿,却不能成为面目模糊的自己。
读到心仪的文章,由衷地赞叹,为之鼓掌,是应有的态度。“文人相轻”只是个别现象,心心相惜才是正确的交友方式。写作的道路,原本就寂寞漫长,几个心有灵犀的人一起走,会遇见更多的美好和温暖。
我们由文字结缘,一路相伴,虽然各有各的不同,却为了一个共同的文学梦想努力,相互鼓励,相互支持,多么不容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抄袭是一把双刃剑,伤害了原创者,也丢了诚信,害了自己。不要因为认同和赞赏,后而就想据为己有,“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今天是参与答疑的第一天,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自己在写作中要正确的引用文字和下载图片,这些做不好也是会侵权的,要付法律责任的。
原创不易,支持原创,坚持原创。
后记,发完文,第二天去维权骑士看了看,原来我也有5篇文章被人转载了,不过已经被骑士责令删除了,感谢有骑士的护航。
end
我是尘间红叶,坚持将美丽进行到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