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怕什么,来什么。不管遇到什么事,不担心还好,只要一担心肯定会发生。Whata fuck !这难道是因为我们高瞻远瞩,能够提前预感到事情会发生吗?
并不是。
著名的墨菲定律的主要内容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民谣里说:面包落地的时候,永远是抹奶油的一面着地。
但这仅仅是墨菲定律在发挥作用么?
并不是。
万事万物的结果都是在复杂的化合作用下产生的。
归因错误是其中一个因素。归因理论的一个现象,人们常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略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尽管我们在评价他人的行为时有充分的证据支持,但我们总是倾向于低估外部因素的影响,而高估内因的影响。比如当销售人员的业绩不佳时,销售经理更倾向于将其归因于下属的懒惰而不是竞争对手的实力。
但这仅仅只是墨菲定律和归因理论发挥效应么?
并不是。
预期效应也是其中一个因素。预期效应就是通过外因的影响,导致人们产生某种预期,这种预期,扭转了我们真实的感觉。真正危险的地方在于身陷预期之中,而干扰了正确判断,并造成比较大的损失。比如,只买贵的。经济学家曾说过:离开价格,不谈质量。但是价格越高并不等同于质量越高。
比如市面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所谓特制、特供的商品,这些商品连同那些号称十年乃至百年佳酿的溢美之词,共同美化我们的预期,让我们在品尝之前,已经下定了美味的鉴赏结果。
总结上面几个理论,所谓的怕什么,来什么。就是在墨菲定律,归因理论和一定的预期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一对夫妻中的妻子非常缺乏安全感,非常担心婚姻不稳定的情况下。丈夫身边的每一个母的,只要是母的,都会被妻子怀疑与丈夫有不蒸蛋关系。丈夫微信号里的每一个女性头像都是潜在情敌。妻子会时长检查丈夫的手机,用来检验自己的丈夫是否真的和某人有染。只要丈夫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没有出轨,就会被妻子从潜意识里面进行解读。开始时候,丈夫会理解,包容,甚至出示证据,删除好友。但是,人被长时间怀疑,被不信任,总会有疲倦和厌烦的时候。所以,当一系列无法理性解释的问题出现之后,就注定了婚姻破裂的结局。妻子害怕的事情最终出现了。
再比如,草民皇帝朱元璋的儿子,永乐大帝朱棣。就从做燕王开始就被太子和朱元璋等人怀疑。皇孙朱允炆继位,听信谗言,开始削藩。更加加剧了朱棣靖难之路。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向朱允炆害怕的那样。所有的藩王都反了。
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但是“怕什么,来什么”本来就是潜意识促成的最终结果。结果的产生不是事件本身,而是内心恐惧而产生的认知和解读。
“怕什么来什么”——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是自己的内心。
端午节快乐,好害怕明儿是阴天~
更多好文章,欢迎关注宇宙超级无敌美少女的个人微信号【壹启学yiqixue521】么么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