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慧的生存——要有勇气,从失败的泥潭中,站起来。不怨厌,然后,平静的面对那些嘲笑你的人微笑。既往不咎,来者可追,当下可为。每一个脚印,都通往命运的归途,不管是繁花似锦,还是泥泞挡道,前行,是一种宿命,也是一种使命。五千年的文明,镌刻在一代又一代人,深深浅浅,前行的脚印里。
二、工业时代,流水线作业的特点是分工很细、流程严谨、高效、批量化处理;二零二零年的某个时间节点,新冠状病毒感染人类,也趋向于批量化。
后工业时代,流水线作业,更加个性化,特定的人群,有特供的产品;演绎到极致,还有私人定制;后疫情时代,新冠状病毒感染人类,某些被病毒感染的个体,病毒已经发生变异,这岂不是成了另一个版本的私人定制?病毒的私人定制!
这其间有必然的联系吗?不求甚解中……
三、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一些百思不得解的事情,当思考的时间持续到某一个时空节点的时候,终于有点眉目了。
记得谭倩爹生前,遇到到一些特定情景的时候,谭倩爹就会说一个现象:“特别长寿的老人,要么子孙满堂,这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要么就孤苦伶仃,到最后身边的人,儿孙都先死了,一跟独苗都不从留下。”然后,谭倩爹就开始一一枚举,方圆十几里内,已经发生了的这些真实个例。
很多年以后,谭倩确定:当她再也没有从第二个人口里,听到这话的时候,谭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这是谭倩爹,通过长期累月的观察,结合实践,思考得出的结论。
当年的谭倩,还听得很懵懂,云里雾里,不知道为什么老人长寿,会跟这户人家的后人,人丁的寡众有关系。
![](https://img.haomeiwen.com/i5298497/92b715215cc0ca6a.jpg)
简书首发!转载请联系作者,谢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