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江湖中,掌门继承是个大事,关系到门派兴衰甚至生死存亡,比如丐帮继承制度本熊就说过两次。
那些小门小派的就更不必说了,象少林韦陀门万鹤声号称威震湘南数百里,结果中风而死,没指定继承人。孙伏虎、尉迟连、杨宾三个弟子便在灵前争做一团,不但让人看笑话,更被袁紫衣捡了便宜。
2
其实呢,在我国漫长的历史中,大致有两种继承制度。一种是父传子,子传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另一种是兄传弟,弟再弟,直到传无可传,再往下一辈传。像耶律洪基封耶律重元为皇太叔这种极品例子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一般用前一种,少数用后一种。可能只有殷商是这两种制度份量差不多。大约是张荫麟先生在《中国史纲》中提到,商朝早期,兄终弟及与父死子继并行,以传弟为主,商中后期逐渐过渡到传子不传弟。
3
纵观世界历史,也无非是这两种。我们早就共和了,但还有些不与时俱进的封建国家保留着皇室或王室,比如说日本、泰国、英国、荷兰、比利时、瑞典等北欧国家、沙特等中东国家、莱索托等个别非洲国家。
这些国家也基本用第一种,少用第二种。
其中比较特殊的是沙特。在这个富得流油的地方,王子和石油一样不缺。主要是王爷们闲着没事,只生十个八个的都不好意思跟人家比。沙特1932年立国,开国国王本·沙特儿子超过30个,死后传到第二代就不再往下传了,哥哥传弟弟,接连六个国王都是哥们。到现在八九十年了,王位还在第二代中传。好几个七老八十的王储储着储着就没了。
直到去年,萨勒曼国王终于将自己最小弟弟的王储位废掉,换上侄子,王位向第三代传终于有了端倪。这个五十多岁的王储真年轻啊!
插一句,也别以为父死子继的储君就储着储着都能顺利继位。君不见,大不列颠的老太太精神旺健着呢,在位六十多年仍不见放手的迹象,刚打破了另一位长寿女王维多利亚的在位记录。查尔斯跟着他妈也能创下一个纪录--世界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王储。当年康熙的太子胤礽曾经报怨,这世上岂有四十年之太子乎?那他确实见识短,如果活在今天,他就应该感到庆幸了。
4
说远了,提沙特啥意思呢。就是想说一个现象,这种兄终弟及的制度一般出现在王朝甫立、前三代相传中。
比如唐朝,高祖还没往第二代传呢,就出了玄武门之变,直接把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结合起来了。宋朝有个烛光斧影是吧,不管是真的假的,反正太宗是太祖的弟弟。明朝呢,太祖的长子死了,坚持传皇太孙,结果就有了靖难之役,结果还算第二代兄弟间相传。清朝呢,太宗死了,多尔衮这个摄政王就算上位了吧。当年周公辅成王,也有恐惧流言日一说。本朝号称已历五代,其实太宗是第一代中人,与太祖算兄弟更合适吧?
就是说,在王朝之初,父子相传还真有点悬乎。那是因为江山安定未久,骄兵悍将仍多,同一辈的兄弟们个个雄才伟略的,传给小一辈孩子们,也坐不稳当。过一段时间,江山稳固后,继承进入正规化阶段,需要清晰明确唯一的继承关系,那就一般父子相继了。兄弟相传的不确定性太大。
5
传位是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大事,一丝一毫没有客气的余地。江湖就是江山,没啥差别。
全真教第一代王重阳就一个人,没说的,传给大弟子马钰。但马钰逝世后没传给弟子(书中连他弟子名字都没出现一个),而是传给刘处玄。书中写道:刘处玄任了半年掌教,交由丘处机接任。
这话大有玄机,刘处玄只当了半年掌教,即交给丘处机,显然是过渡性质。也就是说,马钰死后,掌教本来就是要交给丘处机的,因为他武功在同辈中最高,势力在全真教中也多半是最强。既然兄终弟及地传位,在谭处端已死的情况下,只能顺位传给刘处玄,虚晃了一枪。
但丘处机不做掌教了,却又不传给师弟王处一,而是径自传给弟子尹志平。这就有点问题了,若说马传刘、刘传丘,是因为三代弟子中无出类拔萃之人。那么此时这一情况仍无改观,王处一论武功、论资历、论声望,接丘处机的班没问题。
归根到底,这不仅是丘王二人或全真七子这一辈的问题,传位之争已涉及第三代了。
众所周知,丘王二人是第二代中最优秀的两个,两人的弟子在第三代中也最了得。丘的弟子尹志平和王的弟子赵志敬一直明里暗里较劲,为的就是这个位子。尹赵二人中,赵的武功更高半筹。这点丘处机自己也承认,他让杨过拜赵志敬为师时就对郭靖说过,“他是王师弟的大弟子,名叫赵志敬。第三代弟子之中,武功以他练得最纯,就由他点拨过儿的功夫罢。”
因此,丘处机掌教之位若传王处一,赵志敬机会便大增,但也就是因此才不传王处一而直接传尹志平了。赵志敬自许较尹志平高出半筹,但只因丘处机强势,才让尹志平夺了掌教之位,他当然不服。这却和人品没太大关系。
6
武当派也一样。第一代张三丰就一个人,肯定要传给第二代,真巧第二代也是七个。问题是张老先生比王真人能活,象英伦老太太一样,老而弥坚,就是不退。宋远桥虽早定了掌门弟子之位,地位却并不稳固。时间一长,连宋青书这第三代继承人都像威廉王子一样众望所归了,第二代却还没上位。
结果就出问题了,因宋青书杀了莫声谷,被张三丰打死,又革了宋远桥掌门弟子之位给俞莲舟。
其实,宋青书偷看峨嵋诸女卧室,行为固然不端,但年轻人脑子一热,干点有违社会主义道德的事也不算罪大恶极。本来是违纪的事,给个警告、记过啥的处分就差不多了,但莫声谷却执意判死刑。用宋青书自己的话说,“那一晚我给莫七叔追上了,敌他不过,我败坏武当派门风,死在他的手下,也就一了百了。”
莫声谷居然要取他性命,这事从情理上讲实在有问题。后文中在宋青书杀了莫声谷的情况下,张无忌仍要带他上武当给宋远桥和张三丰处置,而宋远桥当然疼儿子,见到宋青书后长剑挺出,剑尖指向他身上,但手一软,竟是刺不下去。
两相对比,莫声谷仅因为他偷窥就要清理门户,取他性命,都不带他回武当见师父和大师兄,日后见了宋远桥能交待得过去吗?
可见事情实在不这么简单,并非莫声谷性子太急一句话可以解释,只能说掺杂了权争因素。
所以,在第三代比起第二代仍处弱势时,最终还是兄弟相传了。至于今后,殷梨亭性子温和,是不会争的,但张松溪是个狠角色。俞莲舟是传给张松溪还是自己的弟子,又是一场好胜负了。
7
所以,结论是,第二代最危险,最容易失控,最有故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