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阿瑞德
01
18岁高考,结束后,读了大学。
现在想想,几乎没有什么事比得了高考。说实话,估计我的后半生里也不会达到那样的狂魔巅峰。
那时的努力,刻骨铭心。
一直奇怪,为什么越长大,越没了理想,越不敢去谈理想。甚至,它变成了一个突兀的词。
后来,才渐渐发现。18岁之后,我们日渐平庸;25岁时,我们甘于平庸;30岁之后,我们将一直平庸。
其实,说白了,成长就是一个逐渐被打磨,渐渐无力抵抗平庸的过程。
02
雄哥说,其实大学4年,他并不是怪人,之所以显得格格不入,是因为他一直讨厌自己。
读大学之前,他从未没离开过老家毕节。
胆小、不爱说话、沉默。
几乎青春时代所有的敏感他都占有。性格孤僻,孤僻到高中3年,不敢跟喜欢的女孩表白。沉默、胆小,以至于全班拍毕业照,班主任都记不得他的名字。
成长,有时是一件无法察觉的事。
一句话,一个人,一件事,好像莫名其妙的把你打开,你看到了自己,不管喜欢与否,你便开始渐渐学着改变。
03
9月份开学,雄哥独自一人拖着皮箱,坐了四十多个小时的火车,来学校报到。
初次见面,留给人的印象竟是古怪,个性。
新生见面会,每个同学轮流做自我介绍,他操着一口贵州话,愣是让在场的同学一脸懵逼。后来,因那一件事,他便开始努力改变自己。
在大学,也许你见过超强自律的人,可你一定没有见过像雄哥一样,坚持一件事,能死磕到底的人。
每天晚上十一点睡觉,早上五点半起床,起来之后,趴在床上看一个小时的书,晚上跑步,每天跑5公里。
他坚持了3年,从未中断。
04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种人。
他懒的努力,却瞧不起别人的努力。
一句“要是我像他那样,我早把他甩在身后了”吐槽你努力后,没有结果的结果。
有一次,晚上操场跑步,和雄哥聊起合群的话题。我开玩笑地问他,像你这样的奇葩怪人,被人孤立,难道内心不感到失落?
而他却笑着说,当你人云亦云的时候,当你刻意讨好别人的时候,其实你已经开始平庸。
细想,成长好像就是这样。
年轻时,总以为自己是能干大事的人,可越长大,才发现,勇气没了,决心没了,就连最初的触发点都找不到了。
譬如,天不怕,地不怕的勇气;信心十足的向全世界宣告,自己未来是一个不甘平凡的人。
可谁不是一边以为自己是将来的大人物,一边沦落为平凡普通的人呢?
05
大三时,雄哥参加《非你莫属》。
所有的人嘲讽,说他上电视求职,万一找不到工作,被人嘲笑,那是多么的尴尬。
可他还是去了,并且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实习工作。当节目主持人问及他跑步的事时,他笑着说跑了三年,从未放弃。
大学三年,他几乎看完了图书馆所有管理类的书籍。可就是这些看似无用的举措,却让他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现在偶尔想起,他较真着让人讨厌的那股劲儿,真觉得还蛮感动的。
大三,全班大部分的人选择考研,而雄哥却选择就业。
大四毕业,他进了一家小公司。当所有人迷茫,不知所措的纠结于考研与就业时,他却用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06
作家龙应台说,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平原走进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
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
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
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
寻找各人的方向。
其实,成长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我们害怕别人异样的目光,害怕成长的孤独,害怕被别人孤立。
可到头来,我们还是选择了平庸,选择人云亦云,好像别人做的都是正确的,而你做的不同,仿佛成了一个怪人。
于是,就这样,我们变成了平庸的,让自己最不喜欢的人。
也许,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已经懒的去改变,懒的去尝试,那就说明,你已经默许了平庸。
那还能怎样?我想,唯一能做的就是接纳不喜欢的自己,做好手头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