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里有这样的一种学生,他们坐在课桌后面无所事事,把老师讲的知识一律屏蔽掉,他们只想着怪鬼搞怪,他们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虚度光阴,无所事事,这是一种可怕的危险,这样的孩子很容易走入歧途,在道德上也会败坏下去。他们为什么会这样呢?当然就是他们不会思考。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们体验到的一种最美好、最深刻的情感,就是探索奥秘的感觉;谁缺乏这种情感,他就丧失了在心灵的神圣的战栗中如痴如醉的能力,他就可以被人们认为是个死人。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中,我们还是常常会看到那些被无力胜任死抠功课的苦役折磨着活死人。也就是说他把全部的时间都花费在必修课上,学习对他来说变成了不堪忍受的负担,最终带来了许多的灾难。
那么我们如何使思考、认识、发现、理解和求知成为学生的精神需要呢?
1.教给学生一定范围的知识。要教给学生知识,首先老师要把自己培养成思考者,只有自己成为思考者,我们才能体会和认识到学习是一种幸福,是一种智力活动。接着我们在课堂上要让学生能够看见、观察和动手,做到了这三样,学生才能做到生动地思考,才能生出智慧。
2.我们要想方设法使学生变得越来越聪明。在课堂上,你要掌握的知识越多,那么你就应该越积极地思考,作为学生,要不断地问“为什么”,通过思考、观察和动手去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比如为什么一天有24小时呢?太阳为什么从东边升起呢?为什么长方形的面积是“长✖️宽”呢?……很多的问题在头脑中萦绕,学生通过紧张地思考这些问题时,其实头脑已经在思考,而且会反复地进行很多次。这种在观察中思考和在思考中观察,这样的思维训练就比较容易理解课堂上老师讲的基础知识了。
作为老师,我们要依靠思考来点燃学生的学习愿望,当孩子有了自己的兴趣,他才会主动地思考,那么他就朝着我们期待的样子改变着,而没有兴趣他就没有发现的乐趣,也没有了才能,其实也就没有了活的灵魂,没有了人的个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