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

作者: 夏兰朵朵 | 来源:发表于2017-08-31 16:23 被阅读25次

    我出生在80年代,小的时候,我和我的亲人生活在乡下农村。想想那些年,也是改革开放不久,家家都有了自己的田地。那时候的农村生活,还是比较热闹繁荣的,至少亲人都在身边。

    当我长到五、六岁的时候,爷爷奶奶就经常带着走村串户,告诉我这个叫婶,那个叫伯。村里有一个老人,我们这一辈叫他十九公,却始终没见过面,常听到他的故事,说他学有所成之后,去到了很远的城市,做了大学里的教授。

    后来,父母接我到县城上学读书。从七岁那年开始,我就知道了思亲的滋味儿。天黑躺床上时,会因此偷偷地哭,想爷爷奶奶,想一起玩儿的几个小姐妹,想着想着,眼泪就哗啦啦流不止。

    岁月如梭,转眼间,90年代过去了,也跨越了2000年,再到现今,人到中年,经历了一些生离死别,经历了岁月的挫折和磨难,也该成熟了,只是每当孤独的时候,思念亲人,心中还是万千思绪。

    七年前,我最亲爱的奶奶走了,她念叨着我儿时的昵称离开了人世。奶奶在这人间,没享多少福,她的温和与慈爱,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后来,爸爸和叔叔分了家,这也是奶奶生前同意的。老屋从中间厅堂分一人一半。

    经过十几年的辛劳,叔和婶在村里盖起了一栋三层的小楼房,还挺气派的。我爸这边只保留老屋原样,经过装修之后,还是很完整的。我们现在主要在省城生活,随着儿女长大,爸从县城举家搬到省城寻找谋生之路。只有逢年过节,才有机会回老家走一走,看一看。

    村里很多乡亲,也到城里来了。二叔,阿姆,姑丈……他们都靠在农村劳动的积蓄,趁着政策的东风,在城里购置了地皮,盖起了属于自己的楼房,在城里安了家。想当年他们在农村辛苦弯腰劳动,没有白白付出,生活终于苦尽甘来。在政府做公务员的表哥,在城里买了一套房,婚后不久添了女儿平平,一家三口的生活,是不用愁的了。当年阿姆在家养猪,种木薯,辛苦操持各种农活,含辛茹苦地供他上大学,真是值了。表哥自身也是一个很努力的人,勤奋好学,工作起来也是兢兢业业。

    阿旺哥也结婚生子了,阿南弟紧跟也抱上了儿子。村里头亲人在省城,哪家有了喜事,总不忘发张请帖,邀请大家聚一起,吃一顿。那会儿,就是邻里乡亲难得的会面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用家乡话嘘寒问暖,一股暖融融而又亲切的感情油然而生。出门在外,最亲莫过于自己的亲人同胞。

    还有阿钦哥,原先在村里睡懒觉是闻名整个村庄的,后来他改变了,在三姐的帮助下,在城里开了个幼儿园,幼儿园教室宽敞,窗明几净。好几年下来都经营得不错,一年收入好几万,他一下子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了。

    父辈们盼星星盼月亮,就盼儿女成家立业。这不,我也结了婚,婚后和丈夫生活在一起,父母,手足同胞,又成了我思念的对象。人有聚散别离,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我只好在空闲的时候,带上些吃的用的回去孝敬父母亲。不久前,我的两个亲弟成了家,生了娃,这两档喜事足够让我们父母欢喜整个晚年了。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既然都有了儿女,也就是孝敬了双亲。父母年岁逐渐大了,做儿女的能及时尽孝,实乃无憾今生。

    另一个重要的亲人,是我丈夫的母亲,也就是我的婆婆。她一个人在乡下务农,生活,她会孤独吗?会寂寞吗?不管怎么样,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她会想念我们,即使不经常联系。责任和义务让我们不能停止努力和奋斗。我的拙笔,雕琢不出绮丽的亲情,那就让我心底的思念流淌在这里吧。

    人生,在生的源头,到死的尽头,亲人在我们心目中是何等的重要。这一程人生路,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

    每当暮色黄昏,嘴里咀嚼着饭菜的时候,总要停下手中的碗筷,拿起手机拍一拍,分享到朋友圈,默默地想着分散在各处的亲人。每当闲暇时,靠在沙发椅子上,心里想着我们这奔波劳碌地半生,换来了什么,我们的亲人,是否依然无恙,依然幸福。

    思念的是亲人,牵挂的是故土,每逢佳节再相见,人又老了一圈儿。光阴是无情的,但人是有情的,愿聚少离多的亲人,心是永远在一起的。

    夜阑人静,虫儿低鸣,一盏孤灯,伴我相思情。晚安,我的亲人,愿你们好梦,而梦正香……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思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fgq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