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道创始人任向晖
我难得写一篇此类主题的文章,因为我觉得这不再是个小事了。我们每个人几乎每一天都在体验和遭遇这个问题,它已经影响了整个商业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和我们的商业效率。
1. 微信昵称和名字
除非你完全不用微信工作和社交,否则你应该放弃使用各种个性昵称的权利。除了非常相熟的密友,一般商务伙伴记住和辨认你的昵称机会为零。与其让每一位伙伴备注你的真实姓名,不如使用实名,别人会在加你的时候,从心底里产生一点点的感激。我有好些微信好友心思缜密,名字包括了中文,英文和公司简称的组合,这样的朋友通常懂得站在他人的角度想问题。
我还遇到一些心地细腻,但又起名叫“南瓜糊糊”的朋友,提醒我在加好友时要备注他的真实姓名,我知道他是不甘心放弃隐藏真名的权利,又希望别人能够记住他,这样的朋友,你要懂得先有Give,才有Take。当然,如果你真的顶着昵称另有打算,我建议你转战其他App。
2. 通信
微信发展到现在,你不能再相信它是一个即时通信工具了。当移动互联网把所有的通信工具都转换为即时送达和通知(包括Email),即时的前缀就没有了意义。在这个时代使用通讯工具,有几个原则你可以自己掂量掌握:
1)你是不是随时可以发送消息,取决于你和对方的关系。不是很熟悉的朋友,就不要半夜凌晨发消息给人家了。更重要的是,你发送的是即时消息,但不应期待任何即时回复,因为对方此刻处于什么状态有一万个可能性,我都没有例举的必要。即时对方是你的公司下属,也不要有任何不合理的期待。移动互联网已经让每个人贡献出了24小时的弹性,比比旧时代,咱们已经不知道高效多少倍了。钉钉的DING,企业微信针锋相对的“休息一下”,都是多余的设计,无论多么紧急或者不紧急的消息,对方在给孩子讲完故事,掖完被窝,自然会来回复你的。如果他就是不回复,那跟任何通讯工具都毫无关系。
2)你使用即时聊天时不会像Email时代以Dear...开始,但是有很多人使用“Hi"开始,然后静静地等待,是等我回一个"Hi”吗?这是毫无必要的,你应该在Hi的那一句直接开始说事,比如“你好张总,抱歉打扰了,我想问问合同你还有其他问题吗?如果没有问题,我明天下午5点快下班的时候过来帮您签了可以吗?有问题我也可以现场答复的。”,你看,我顺便又教了你一个销售沟通技巧。
3)既然是沟通,基本的礼貌不能忘记。求人办事,托付下级,都要说谢谢;长久不见,应先致问候,不要张嘴就是办事;新春佳节不要先谈公务;工作时间不要闲碎聊天;对别人的成就要盛情称赞;对待客户,对待供应商,都要有饱满的热情。我们的礼训和通讯方式没有关系,它是人性的需要。卡耐基出版集团在前两年出版了一本《社交网络时代怎样赢取朋友和爱》,其中的原则和几十年前出版的《人性的弱点》如出一辙。
3. 朋友圈
我承认添加好友后,我有刷一下对方朋友圈的习惯,顺势拉几条,大概对这个人就有一个轮廓印象,难以相信的是这件事最多只花五秒钟时间。但就是这五秒钟,你管不了我心里各种Judge。我肯定也谈不上能够总结出你的价值观,但浅薄的“第一印象”总是无法阻挡。古时候说“字如其人”,今天,不管你愿不愿意,你的朋友圈总是你的镜子。你不应指责我的偏狭,因为你也必然拉黑过专卖茶叶手镯的微商。
反过来说,你的朋友圈应该给朋友带来新知,无论是音乐电影,还是文章视频,追求雅趣,必能惠泽众生。我之前写了一篇文章发在朋友圈,某友半夜三更突然发了我200块红包,他说“十分感谢,对我太有启发了”,我说“卧槽,这么多!”。好的内容当然也会给你带来悦目的红心和慷慨的转发,你不要告诉我你不是一个喜欢被赞的人,连国家领导人都喜欢被赞。说到这,你懂得,转发此文,我心沸腾!
当然,我承认我经常发明道的广告,拿不拿红包,都要帮朋友转发点广告。像我这样的创业朋友,你不必担心,这么做只证明你的敬业和爱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