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的《赤壁赋》是一篇千古名文,无论语文教材如何变迁,它总是雷打不动地占据着文言文学习主阵地,素爱文言文的我也已经至少三次为学生解读这篇佳作了,虽然从上高中时候就背得滚瓜烂熟,可每次授课都会有新的发现。
昨天上课,我照例是首先范读原文。当我诵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时,有一个女同学举起手来,我停下来,问她有什么问题,她站起来,兴奋地说,“老师,“核舟记”里的小舟是不是就是这篇文章的情形?这句话在那只小舟的窗户上刻着呢。”我一时不能确定,而且以前没有把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过,于是实话实说,对学生讲,“你这个问题很有新意,能够联系起学过的文章,非常好!《核舟记》我也读过、背过,可是由于是初中的篇目好久不看内容不太清楚了,而且我以前没将这两篇文章联系起来过呢。你认为是不是呢?你还有什么依据能证明吗?”我向孩子抛出了这样的问题。
没想到,她信口拈来,“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出自《核舟记》第一段和第三段,分别提到东坡泛舟赤壁和小舟上的人物形象苏东坡、佛印和鲁直,据此她认为“核舟”上的情景就是《赤壁赋》文中所述。
我没有反驳,也没有解释,而是告诉同学们,这个问题暂且打住,等后续再来解决,咱们先继续今天的课。
下课之后,我继续反思,查找资料,反复诵读《核舟记》: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突然顿悟:“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不是出自《后赤壁赋》吗?既然同时刻了两篇文章中的词语,那就肯定不是《前赤壁赋》的如实反映了!
之后,我又在一篇论文《<核舟记>中的人文情怀》读到,王叔远在核舟的窗上只刻了“山高月小, 水落石出”“清风徐来, 水波不兴”两句。前句出自《后赤壁赋》, 此句下面还有“曾日月之几何, 而江山不可复识矣”之句, 在空旷辽远的环境中表现出了世事变迁的慨叹, 恰恰与佛印超脱世情的神态相呼应。后句出自《前赤壁赋》, 此句后亦有“举酒属客, 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之句, 在惬意的环境中吟诵华章, 亦有沉醉于此景此情之感。王叔远所选的句子不仅是为了点明自己对雕刻艺术的痴迷,还表达出一种超脱的情怀。
在讲到“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这一句时,我非常细致地分析了两遍“变与不变”的道理,之后发现好多孩子们还是瞪着眼睛盯着我,那一脸茫然的神情告诉我没有听懂,瞬间我想起了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说的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这一观点和苏东坡的上述句子异曲同工,但苏东坡更加高明,既看到了变,又看到了不变。
解读全篇之后,在追问文中的“客”是否真实存在时,我附带又回到学生提到的这个问题,弄明白这个“客”可能就是佛印或者黄庭坚中的一个,也可能就是作者为了行文构造出来的一个角色,相当于自问自答,即作为儒者一面的“苏子”。因此,我们可以猜想,雕刻家巧妙地借助苏轼《赤壁赋》《后赤壁赋》中的文句“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和“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分刻在船舱左右的小窗上,这是一个大胆的艺术创造,实际上是通过观赏者的文字想象能力来表现生活中的实在图景,是一种“移植”的手法,和后世的许多东坡赤壁文人画是一样的源于现实而高于现实的艺术创作。
我想,这就是教学相长吧,要多鼓励孩子探索的欲望与灵感的火花,而不要用刻板的成见去限制他们的思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