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假期第一天,闲来没事,到传说中的仙足山去看看。
跟着导航,开车走了约有半个小时的路程,终于到达目的地。网上显示这是个2A景区,一路走来,也是感觉没有几个游人来玩。
遇到当地的一位农民伯伯一问,说是现在里面只有桑葚采摘活动。难怪一路看到的除了果树就是即将收割的麦田,路边不时出现的野花点缀其间,如回到了小时候生活的地方。
所谓景区大门倒是建的挺醒目,因为出来得晚,太阳都老高了,天也热起来,我们俩又都不太热衷吃桑葚,所以只远远看了一眼,没有进桑葚园,而是顺着园外的道路转到了桑葚园的北面。
既然是端午节,路边的艾蒿长得那么多,那么高,当然不能错过了。先生用手拔了一簇,我接过来用茅草捆好,准备回家放在门口。因为听说晒干的艾蒿烧水泡脚对身体好,我要先生多拔一些准备带回家晒干。先生用小刀从艾蒿半腰割下,只要上半部分,割了满满一大抱,手里没法拿了才罢手。可惜我们没带袋子,不然可以多割一点!
把艾蒿放在后备箱,我们转个方向顺着小路往东南方向走去,路边发现了两三行野桑树,有大叶的,也有小叶的。有三三两两的游人在摘桑葚。
端午节的收获我们也加入其中,看着那红红的桑葚果子挂满枝头,也是别有一番韵味。红色的摘一个放进嘴里,酸酸的味道满嘴弥漫开来,要知道,成熟的桑葚果是紫色,那样的才是甜甜的味道。于是,我俩扒拉着树叶,寻找成熟的桑葚入口。因为游人稀少,熟透的果子还是有的,虽然每棵树上不是很多,但是一路走来,好像也有二十几棵桑树了,每棵树上摘几颗就足够吃了。我俩一边摘,一边吃,看到熟果子多的时候,先生还会喊我过去一起摘。不一会儿,感觉自己吃了不少,牙齿都有点酸软了。
还是因为没有袋子,手里又拿不了多少,多摘下的可咋办?我脑袋一转,把自己带的防晒套袖一端打结,做成一个布口袋,把多摘下来的桑葚装起来,回家可以用来泡酒的。用了不大功夫,套袖做的口袋也满了,我们便准备往别处再看看。
继续往东南走了不远,右手边的景区围墙和远处的山顶上的小亭子都没有建造完,路也不通了,只有原路返回吧!
往停车的地方走的路上,我看到两边不时地有一些不同颜色的野花开了,有黄的,紫的,白的……蒲公英花也结出了一个个毛茸茸的小球,煞是可爱。
端午节的收获那就采一束野花回去也算是收获吧!于是,我左一把,右一把,一会儿功夫就采了一束野花。它们高低错落,颜色不一,但都努力盛开着,是不是很美呢?
回来后,我把它们插进花瓶,看样子不错呢!这好几种野花都是啥呢?我用手机里刚下的形色软件查了一下,分享给大家一起认识一下它们吧!
金黄的金鸡菊
端午节的收获 端午节的收获紫色的兰花矢车菊
端午节的收获 端午节的收获开得一片片的黄蕊白瓣的一年蓬
端午节的收获 端午节的收获淡紫色的泥糊菜,我们也叫荠荠菜
端午节的收获 端午节的收获回去的路上,我们看到了仙足山景区导游图,乡村游的特色采摘园很多,采桑园,石榴园,大枣园,杏园,菊花园……还有聚仙厅,观音台……只是都没有建好。景区感觉缺少特色和文化底蕴,并且一路走来,道路也比较窄,只能容纳两辆车错开,若是游人一多,必然会造成交通拥堵,看来建好一个旅游景区是需要有前瞻的眼光和巨大的挑战的,各个方面的问题都需要考虑清楚,提前规划,不是想象中的那么简单。但愿,景区的规划和发展能早日给地方带来经济效益吧。
端午节的收获我们顺开路返回,出来一趟呼吸了新鲜的空气,采了应节气的艾蒿,吃了一顿免费自给自足的桑葚,还带回一大束野花,涨了不少知识,这个节日是不是也收获很大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