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79年开始,当邓小平主张的改革开放成为实现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政策,我们的国家利益就再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样受意识形态主导。但是,从官方到民间还是很少有人能够深刻认识到政策变化会改变我们对利益的诉求,很多人依然习惯性地用过去的思维方式在考量国家利益。甚至,当我们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多年以后的今天,还是有人没有回过神来,经常对我们的国家利益作出误判。
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结果,使我们的利益重心彻底移位。现在我们经济的构成,已经无法与外国资本割断联系,根本不可能像过去时代那样闭关锁国、自力更生。我们今天的繁荣,几乎就是从对外贸易获得。并且,我们从对外贸易获得的利益,80%以上来自西方国家和他们的朋友。在意识形态上与我们接近的、传统的朋友,他们对我们经济的影响非常有限。从经济权重来衡量国家利益,我们与西方国家和他们的朋友的关系,毫无疑问比那些和我们意识形态接近的、传统的朋友更重要。国家利益不是从感情来考量的,经济权重才更现实。我们从与谁交往更能让自己的人民生活得幸福,难道不是最正确的选择吗?对于能够真正给我们实际帮助的朋友,为什么要用意识形态的不同来造成隔阂?传统的友谊固然重要,但是当这种友谊对我们的国家利益开始产生伤害,凭什么还要继续坚持?最奇怪的是,我们经常为了传统的友谊牵制那些给我们最大实际利益的朋友。我们坚持的"正义",似乎与国家利益没有多大关系?我这样说,有些人可能很不服气。好吧!就按照我们习惯的思维方式,我们不在乎经济利益,从"正义"来处理国际关系,看一看会是什么结果。
我们选择和传统的朋友绑定在一起,必然是以西方和他们的朋友为潜在威胁。那么,我们要努力牵制他们的发展,甚至不惜让他们崩溃,这似乎很符合我们的"国家利益"。譬如,他们要依赖石油发展经济,为保障能源安全,经常要干涉产油地区的政治。我们出于"正义",就不准他们干涉。他们在乎我们的压力,只好放弃干涉,结果是造成了他们的能源危机。然后,他们的经济垮了,这意味着我们从他们获得的利益也要受影响了,而且不是一般的影响。外国对我们的投资剧减,进出口贸易萎缩,相关企业大量倒闭。这时候,不要幻想从传统的友谊获得支持,那些与我们意识形态一致的朋友几乎都是要钱的!我们的失业率剧增,财政收入减少,社会保障成了问题。很多人没有收入来源,社会稳定还能有吗?大家生活没有着落,天下就要大乱,还有什么国家利益?所以,中国与美国之间,现在即使正在打贸易战,我们也不应该希望美国经济崩溃。
全球化时代的国家利益,就是现实的经济利益。用意识形态来衡量国家利益,是害人害己的冷战思维。在国家利益问题上坚持经济权重,才不会作出误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