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思维还是需要适时的沉淀的。昨天看完《直视骄阳》这本书后,大脑莫名的兴奋,今早醒来倒是冷静了几许。联想起前几天刚看完的《思考,快与慢》一书,果然还是需要大脑双系统的协调合作才能保持输出内容的冷静客观呢。
诚然系统 1 爱冲动的特性让我们对于刚看完一本书总是有着莫大的兴奋点,但我以为,有时候也未必就是因为这本书写的有多好,或许也有着我们又 “消灭” 完一本书的成就感而致的兴奋吧?
所以,对于非虚构类的书籍,倒是可以提醒自己以后看完书,整理好笔记后,稍微沉淀一下再来写书评,如此方能 push 系统 2 别偷懒,仔细思考书中的观点是否真的有道理,是否真的有所收获。
之于非虚构类的书籍,尤其是文学小说类题材,倒也不妨看完后直接就写,借着系统 1 的一鼓干劲儿,第一时间记录下自己最深刻直接的情感共鸣。倘若想要进一步的理性评判与分析对比,不妨给足时间让大脑好好消化、沉淀,再输出即可。
回到本书,作者欧文·亚隆(Irvin D. Yalom)是美国团体心理治疗的权威,存在主义治疗三大代表人物之一,相关著作也不少,最出名的是《当尼采哭泣》(曾被改编成同名电影),让我汗颜的是早就听说过这本书,却迟迟没有列入阅读计划。
昨天看完《直视骄阳》后兴奋之余,先找来了电影观看,果然很震撼。作者假托 19 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弗洛伊德的导师),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只不过心理治疗之旅中,究竟谁才是病人?谁又是医生呢?……众说纷纭,但或许这就是哲学和心理治疗的魅力吧。
网络配图 |《当尼采哭泣》电影剧报言归正传,《直视骄阳》这本书的架构算是十分有条理性的,总共有七章,先是从死亡恐惧不易察觉的外在表征介绍起,而后开始讨论如何识别被转化为其他诸如焦虑、抑郁等症状的死亡恐惧感,进而阐明直面死亡的意义,可以引发内在的觉醒体验,令人更加完满的生活。
作者从第四章开始借用并讨论一些有影响力的哲学家或心理治疗师的观念,以及文学和影视作品中有关死亡主题的思想讨论,结合第五章人际关系联结的实践,向我们展示了一些临床方面关于直视死亡恐惧的做法。
有意思的是最后两章,作者跳出观察者的身份,通过讲述自己有关死亡的体验与态度,来反观作为治疗师应该注意的一些观念与做法。
之于我,阅读完这本书最大的收获在于理清了困惑我许久的一个问题。
作者在书里谈及多数人对死亡恐惧的内因,不外乎害怕死后无法再知晓家人、朋友以及外面的世界在发生些什么;害怕死后再也不能看,不能听,也不能接触到所爱之人;害怕死后的那个世界充满黑暗、惩罚、恐惧……等等。
网络配图 | 但丁《神曲》地狱篇第 18 歌但这些情况对于我都不存在,我并不担忧这些,因为我并不相信死后还有另一个世界之类的说法。正如书中引用的伊壁鸠鲁的三个最著名的论点:
- 灵魂的死亡:坚信如果死后灵魂也随之消亡,我们就不需要害怕死后的世界。到那时,我们没有意识,对逝去的生活就不会有遗憾,更不需要害怕神。
- 完全虚无的死亡:当我活着的时候,无所谓死亡;当我死去的时候,我已经不存在了。因此,为什么要害怕那些我们永远也感觉不到的死亡呢?
- 生前与死后,对称的两极:指的是我们死后 “不存在”(nonbeing)的状态与出生之前一样。
那么,当我想到死亡时,我自己到底在害怕什么呢?我记得曾经有好几次会忍不住问自己:
如果一切最终都会消失,人生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我带着这个问题也看过一些类似的书籍,希望能找到答案,但得到最多的建议都离不开这几句:人生最重要的就是过程,要享受当下,找到自己的兴趣,努力让自己的人生过得有意义。
甚至在这本书里,作者也阐明:
对死亡的恐惧常常与人生虚度的感觉紧密相关。换句话说,你越不曾真正活过,对死亡的恐惧也就越强烈;你越不能充分体验生活,也就越害怕死亡。尼采简洁有力地将此概括为 “圆满人生” 和 “死得其时”。
我很赞同也愿意相信这些话里的道理,但内心深处隐隐的还是有个声音在嘀咕:根本还是没有很好的正面解答我的困惑,好吗?都说要让人生过得有意义,可是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呢?找到自己的兴趣,可是又如何找到呢?即便找到了又如何?到最后不过尘归尘,土归土,一切皆虚空,那么又何必那样费劲生活呢?可是不努力生活,人生不就虚度了吗?
2016年4月13日摄于纽约 公墓 Trinity Church Cemetery | 楚汐嗯哼,是不是很有点 “使劲钻牛角尖” 的感觉?可是人的思想不就是这样,常如野马难以驾驭吗?
庆幸的是,即便偶尔会 “钻牛角尖” 却并不会真的受其困扰,因为我相信总有一天能 “碰撞” 出这个答案。只是没想到的是会在这本不经意翻开的书里。
作者在分享的其中一个案例里,告诉当事人,当你自己回答不出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假设一下,倘若是你的朋友或者你的小孩问你这个问题,你会怎么回答他们呢?
这个假设让我心里一惊,是呀,我们都知道怎么去振振有词的回答别人问出的这个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却从不愿意正面理直气壮的回答自己。是为了给自己的消极、偷懒、不作为、虚度时光找个最冠冕堂皇的借口么?因为觉得人死后一切皆空,所以就得过且过,放任自己的人生历程无意义吗?
网络配图 | 波动·涟漪作者用更专业的 “波动影响” 理论进一步告诉我们:
每个人,即使没有意识层面的目标或这方面的知识,也都会形成中心影响力,影响周围的人许多年甚至许多代,就像池塘中的涟漪一样一圈一圈地扩散出去,直到再也看不见。
换句话说,在我们自己的人生体验中,总会留下一些我们可能知道或是不知道的东西,比如某种特质、某些智慧、某些教导,或是我们带给他人的舒适的感觉等等。那句很有名的 “从 ta 的朋友中找寻 ta 的身影”,说的便是个人的 “波动影响” 效应。
至此,还有什么想不明白的吗?不过一句话:
尽可能地活在当下,留下自己的足迹,获得生命的意义。
网络配图 | 尼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