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迷失了方向,如今我开始寻找自己,即自己培养自己。
关于自己培养自己的话题,李镇西老师在《自己培养自己》一书的自序中写道:
说到人的成长,我们总喜欢说是“领导的培养”。如果这里的“培养”指的是热情鼓励、真诚批评、提供平台、创造机会……那么,这“鼓励”“批评”“平台”“机会”对每一个人都是一样的,但最后并非每一个人都成长起来了。就像这地球上的空气、阳光和水无处不在,但并不是每一颗种子都能发芽,每一朵花儿都能结果。所以,成长与否全在自身。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说每一个教师的成长,都是自己培养自己的结果。
所谓“自己培养自己”倒不是——或者说,至少不完全是——为了达到某一些外在功利目标:“教坛新秀”呀“市优青”呀“学科带头人”呀“特级教师”呀等等……这些东西作为意外的收获,我们当然也可以坦然接受。但我说了,这只是“意外的收获”,并非我们的初衷。那么“初衷”是什么?我想,就是通过职业除了获得相对比较体面的物质生活条件,更赢得精神上价值实现感。或者,干脆通俗一点说,就是获得一种源于人性的成就感和尊严感——再说得更加“大白话”一些,就是为了在我们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觉得自己“这一辈没白活,值啦”!
对与一个教师而言,能做到“这一辈子没白活,值啦!”,就需要我们在本该奋斗的年龄,不要选择安逸,并且不要盲目奋斗,愚昧的教书,要教出一点成就来。反思自己,恰恰是一个愚昧的教书匠,教了20年,还没教出一点成就来。
臧克家先生在《有的人》——纪念鲁迅有感中写道:“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若只谈教师工作,我是那个还活着却已经死了的人,一个没有灵魂的人,一个不读书、缺乏智慧、辛辛苦苦地把本来聪明的学生教得不会学习的老师。
我问自己,当初为什么要选择师范专业?答案是可以在初中毕业就吃商品粮,减轻家庭供我上学的负担。毕业后为什么要当教师?答案是:师范毕业就是要当老师的,而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
自己真的喜欢当老师吗?答案是:我喜欢教师这个职业,但是真的不满意这个职业带给我的工资。我希望自己像李镇西老师一样,不停地实践、不停地反思、不停地阅读、不停地写作,做一个“朴素最美,关注人性做真教育;幸福至上,享受童心当好老师。”
李镇西老师说:“教育最终是要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彰显他独一无二的天赋与才能,最大限度的实现他作为人的价值,并赢得自己的尊严。”教师的职责就是通过传道、授业、解惑等方式,帮助孩子认识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是一个“度人”的工作,一个培养孩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工作,一个帮助孩子走向幸福生活的工作。这是个值得为此奋斗一生、奉献一生的工作。
本来应该初当教师时就努力的工作,现在再去做,时间晚了吗?答案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什么时候都不晚。
摩西奶奶:76岁学画,80岁成名,享年101岁,一生留下1600多副画。她说:“人到底该在什么时候做什么事,并没有谁明确规定。如果我们想做,就从现在开始,哪怕你现在已经80岁了。”
人生启示:想明白了一万遍,也不如动手做一点点。
雅子奶奶:82岁的她,如今是苹果公司最高龄iOS的开发者。她说:“活到老学到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什么时候都不晚。”
人生启示:只要作出了计划,就不要担心来不及。
与两位80高龄的老奶奶比起来,我的年龄还很年轻。值得庆幸的是我此时此刻认识到了这一点,迷茫的自己似乎看清了自己的远方。
于是,我鼓起勇气,给自己定了如下的职责生涯目标,并且努力的践行。
1.引导每一位孩子认识自己,成为最好的自己。
2.专注阅读,做到20天读一本书;坚持写作,每天写千字文,寻找教育智慧。
3.积极优化课堂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打造高效课堂。
4.教育好子女,陪女儿走过高中三年,陪儿子走过小学六年。坚持写给女儿的100封信和培养儿子的好习惯。5.引领教师生过幸福的教育生活,做一名朴素的教育者。
6.办一所让孩子长的好的学校。
最好的时光在路上,最美的自己在远方。但愿余下的日子,我能成为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