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cedfaf1d6f1185f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5e17ac99741796bf.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238801f3d0d6ea14.jpg)
六月
—— 讀《七律 · 和柳亞子先生》
你是否記得
那南岳之南的南粤
依舊是你眸中的郁郁蔥蔥
你是否記得
那雲山珠水之畔
點聚的早茶
還氤氳著昨日的清淺……
那是七十年前
你們撫杯暢懷的早晨
六月的雨
打在窗前的芭蕉葉上
你們一同回憶著
湘水邊的青春
總有些夢廻的依稀
總有些前塵的唏噓
卻在那
對望的一剎
談笑間
盡在不言
難忘那一年的夏天,你們曾師長學弟,異鄉互看,對飲言歡。
騎樓下茶肆的喧鬧,粵式茶點鮮美的風味,滿腔熱忱的理想,互為傾慕的賞識…… “未能忘”,不思量。
憶往昔志同道合相見晚,也曾黯“分湖便是子陵灘”。
你說
相逢是一首詩
從開始
便不曾停止
你說
相忘是一闕歌
從此后
愿想念依然
你說
再見依舊是朋友
你說
分別總為再相逢
那天,你們品著茶點,啜著花茶,彼此,有一些話,卻終是在笑談中,沒有盡訴……
是啊,友情何談“天若有情天亦老”,恭維無道“肝膽寧忘一寸丹”。三十一年再相逢,雖是“索句渝州葉正黃”,但仍喜“落花時節讀華章”。
你贈給先生的那句“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或許也是一種肝膽相照,或許,又是一份旁觀者清?
戰士指看南嶽
更加鬱鬱蔥蔥
你是否記得
那些崢嶸的歲月
你是否牽掛
那些遍地的夕煙
你是否懷戀
那南粵的早茶裡
浸潤的華章
……
125個春秋,很長,也很短,70個冬夏,很短,卻很長……
那首詩,如九嶷山上的輕風白雲,很遠,也很近……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9c0c4ca2a6c6d12f.jpg)
《七律 · 和柳亞子先生》1949年作
飲茶粵海未能忘,索句渝州葉正黃。
三十一年還舊國,落花時節讀華章。
牢騷太盛防腸斷,風物長宜放眼量。
莫道昆明池水淺,觀魚勝過富春江。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8efc5261faf36f0b.jpg)
《七律 · 到韶山》1959年作
別夢依稀咒逝川,故園三十二年前。
紅旗卷起農奴戟,黑手高懸霸主鞭。
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68aee655ae4b503f.jpg)
《七律 · 答友人》1961年作
九嶷山上白雲飛,帝子乘風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淚,紅霞萬朵百重衣。
洞庭波湧連天雪,長島人歌動地詩。
我欲因之夢寥廓,芙蓉國裏盡朝暉。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46c37830d47e5c4b.jpg)
這一輯是簽字筆寫的標草,也是我日常寫的字體。草書習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而且只有運用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深化記憶,鞏固效果。
有朋友問我是否很少用到鋼筆,這一輯硬筆或許能給出一個答案。其實用什麼筆并不重要,關鍵是要去練習和實踐。
而且,草書習練,就如同迷人的芭蕾舞,那種美麗,總有遺憾。它們作為一種藝術,始終沒有最好,也永遠沒有更好。於是,拋開雜念,保持一份淡靜執著,就好!
為人為文,我想,也不外如此……
![](https://img.haomeiwen.com/i1994468/ce13c335abd24d7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