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从儿子上了省城重点初中,让我们自豪的同时,也为孩子的成长担心。尤其是今年进入初三,中考的压力陡增,时不时从孩子那里听到有关其它同学不堪重负而出现问题的事情。一则是有位学生上课期间情绪突然暴躁起来,发疯般将书本从教室的楼上全部扔出;一则是两名同学不堪学习压力,相约自杀,被家长及时发现制止。听到这些,我这个做父亲的内心毛骨悚然,惶恐不安。
前天晚上,作为晚自习轮值家长,我如往常一样,走进儿子所在的班级,准备点名,却发现好几名女生抽泣不止。清点人员之后,我将其中一名女孩叫出教室,寻问情况,孩子告诉我,这几天学习压力大,有个女孩莫名地在教室里突然就哭了起来,也引得其它几名同学伤心流泪。听到这里,我明白了,是因为学习压力大带来情绪上的反映。爱乌及屋,虽然儿子没有这样的外在表现,但我还是心痛不已,决定为孩子们做些事情,来缓解一下他们内心的紧张情绪。
思索之后,在大家休息时间,我给孩子们简单地讲了一下自己这个曾经的学渣,如何在高三逆袭成了学霸,当然不是吹嘘炫耀自己,而是围绕当年我如何面对压力和克服压力谈了一下感受和体会,短短的几分钟心理疏导,与孩子们的内心可能产生了共鸣,受到了小可爱们两次热烈的鼓掌。
晚上回到家里,儿子给我谈起这件事时说,这种现象,在其它班也同样存在。反观学校在这方面的应对,似乎明显不足,全校只有一名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每年也只是进行有限的集体心理辅导授课,这远远难以满足孩子们的现实需求。全省重点初中尚且如此,可想而知其它学校会有多糟。当然,这项事关孩子健康成长的大事,单纯依靠学校的力量断然不够,需要家庭、社会和公益组织的多方介入,才有可能产生较好的作用。
这些幼小稚嫩的心灵,过早地承载了超过年龄的压力,学校、家庭、社会三座大山,统统压在了孩子们的肩上,而他们却毫无反抗之力,只能忍受和服从这些来自成人世界制造的规则和负担,而且越是名校,孩子们承受的压力越大。看一看全国有名的某中学一日作息表,再对照一下军队作息表,两者何其相似。凭着这张表,孩子们如同富士康流水线上的电子产品,被一个个成功塑造,送进了国内各大名牌院校。如此做法,对与错,孰与非,至今争论不休,然而现实是,这些进了名校的孩子们,的确从此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比其它孩子拥有了更高的人生起点。
当下,我们无力在短期内改变这种现状,但我们可以伸出自己温暖的双手,与孩子们一起承担这巨大的压力,用我们的关心和爱去化解他们的伤痕,用我们的陪伴,不再让他们感到寂寞和孤独。但是,又有多少家庭和学校可以做到这些许一点?让我感到深深地忧虑和担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