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929044/3c7fb44833775441.jpg)
“文青”们推荐的高评分剧集《玛嘉烈与大卫》,一直没顾上看,前儿看了一部分,感觉香港电视人似乎还是比大陆要“高级点”,还能做这样的电视剧,在大陆的广大电视观众群里应该是没戏的,后者喜欢看湖南台,喜欢综艺,喜欢练习生女团什么的,剧集则喜欢看哭爹喊娘,婆媳互斗,宫斗,仙侠盗墓,喜欢何以笙箫默,喜欢看僵尸脸对假脸“名媛”……
当然可能也不是真喜欢,而是没有多大选择,或者是长此以来的宣传,“灌输”与“暗示”使然。
玛嘉烈与大卫有两部,一部绿豆,一部前度,我想前度应该就是字面意思,前任的故事;绿豆大概是芝麻绿豆琐事,于是我选择了“绿豆”,一打开起初果然都是些芝麻绿豆事儿,琐琐碎碎的,茶杯里的风波,是那种文艺小品的调调,看了一集我突然想去读一下原著作者南方舞厅的小说,但是网上找不到,港版书是有的卖的。
我在心里猜南方舞厅的语言风格,应是以短句为多的那种,叙述平静而清冷。
如果相反的话,那电视剧算是怎么回事儿呢,再创作?(后来由读过的朋友证实,我的判断还是准确的)。
另外说一下挺我喜欢“南方舞厅”这个名字,很有八九十年代南方荒蛮,潮热,与繁华的气息。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9044/a5600fc744666a75.jpg)
先吐槽一下这部剧的男女主角的演员选择。男主角林保怡除了老点之外,气质还算吻合——就是有点见老了,和女主一起在床上,某些时候令我恍神,让我竟然感觉他们像“父女”;演女主角的演员据说是律师出身,当然和那些流量小花完全不一样,但,总是感觉她的脸相好像哪儿出了问题,看了两集之后突然发现,当整个镜头都充满了她的脸部特写时,我好像找到了答案,从来没有见过脸这么大而滞的文艺女主角,漂不漂亮无所谓,可她仿佛应该再轻盈一点,知性一点——可能这种偏见来自于我们从前看过的法式,欧式文艺片吧。
这个,等我后面多看了几集,或许是出于人的视觉“惯性”,倒是有点改善了,但是,假如能换一个外型再“合适”些的女主角,这部戏可能会更增色。
还有演男二的演员无论在外表,气质上都是不合格的,按照人物设定他应该是风流倜傥型的,否则真的无法让人信服为什么女人们都放着那么有型的林保怡不爱,偏偏喜欢看起来有些猥琐相的男二?
演女二的廖碧儿虽然个人名声很差,私生活一塌糊涂,但这次演的还算得体,称职,而且她的方脸盘,粗壮高大的身材,在看惯了那种千篇一律的网红脸网红身材之后,你还别说,还真的别有风味。
廖碧儿有一场戏特别让人印象深刻,就是某次她和林保怡一起去吃早餐,在餐厅遇到林保怡的朋友(男二),她不动,照吃,也不打招呼;后来林保怡的同居女友也随之而来,彼此互相解释自己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时,她默默离开。
对于一个常年在地下,做所谓的小三(她的人物设定是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的女人来说,她那默默离去的背影,太过熨帖人心了,人物与角色简直严丝合缝,连我都想把聪敏,隐忍,懂事,体面这样的形容词奉送给她了。
林保怡也有一场戏让我动容。那就是他终于开口问女主角“有一天晚上你没有回家睡觉,你去了哪儿”,女主角大义凛然地给了他一个垃圾借口,任何人都无法确定那是真还是假,这个时候,林保怡哭了,抹眼泪,在这里,这个老男人演的确实好。我自己也是写言情小说的,假如我要写这一段时,写作者其实是和演员一模一样的,我知道自己得调动怎么样饱满的情绪才可以顺利完成。
而林保怡的情绪准确,浓重,但又不洒狗血,正好打在你的G点上,好比在我们正渴望下一场大雨的时候,那雨滴如期劈头淋了下来,所以,有一瞬间我都忘了他在演戏,我只是看到一个失意男人在那里默默哭泣。
那不是软弱,不是懦弱,不是乞怜,不是在讨要“爱情”,不是给人变相的施压,而是他很真,他真到无法掩饰自己的无能为力。在某些关系里,人确实是真的无能为力的啊,连上帝都帮不了你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9044/23b17891ab1ddc89.jpg)
现在,我来给大家总结一下这部《绿豆》说了一个什么故事:就是林保怡和他的同居女友——他们的性别设置有点颠倒,在现实生活中,林保怡的人设符合女性的处境和地位,当然,编导可能是故意颠倒的,让看戏的女性有设身处地的代入感,然后大骂吃着锅里看着碗里,有一个这么好的男人还要出轨的女主角“渣女”,“不要脸”。
另一对女二廖碧儿爱上一个有妇之夫那段,更是老套,最后那男人的老婆竟然生病去世给她腾出空位让她转正,更是无聊。当然,作为廖碧儿这个角色,那肯定是会拒绝接受才能显出她的身份与品格。
否则,原配老婆去世,小三和劈腿渣男从此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这算什么事儿,尽管这种事儿在生活中还挺常见的——当然那些人的老婆都不是及时让贤死掉了,而是被踢出局了。
我在这里说一下,可能看过这部剧的人没有一个人会真正喜欢出轨的玛嘉烈和廖碧儿的男朋友,因为一个人如果真的同时爱上两个人,那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但问题是,很多人他们不是同时“爱”两个人,而是,他们根本不爱任何人,他们甚至连自己都不爱,只是在无尽地折腾自己。
比如玛嘉烈和那个有妇之夫,他们认为自己是同时爱两人,但最后男二问玛嘉烈“你真的爱过大卫吗?”我相信她确实无法回答。他们和生活中的那些劈腿的,想劈腿还没有劈但很快会劈只是暂时还没有机会的人们一样,一边要安全感,要社会认同感,要稳定,一边又要情感或者性的刺激,要新鲜感,他们什么都想要,什么都不想拉下。有的人还居然认为自己处理的很好,各个方面都相安无事便是成功,但他们从来都没有想过,这种成功只不过是阳光下的雪人,别看现在冻的那么结实,似乎还有鼻子有眼还在微笑,但是消融起来,或者只需一个晴天,那所有结结实实的一切,都会立即化成春水。
不要妄图以为自己可以操纵他人的感情,甚至不要妄图以为自己可以拥有他人的感情,南方舞厅有一句集后语说的好“你以为她喜欢你,她很快就会不喜欢你”,人是一种太复杂太微妙的动物,看完这剧之后,我还有一个结论不吐不快:我想,如果人们可以把花费在所谓的谈恋爱,所谓的发生感情,维系感情,拯救感情,挽回情感,保鲜感情上的时间与精力用到别处,我相信你们诺贝尔奖都拿了好几个了,另外那些痴男怨女们的能量要是能用到别处,物尽其用,都可以自动产生好几个发电厂了吧。
但他们偏偏要把这些能量统统都用到男女情感上,殚精竭虑,不舍昼夜。我在《不做贾宝玉,就做西门庆》一文里,收到一个年轻女孩的留言,她说,“毕竟女人是为爱而生的,对于女人来说,没有了爱,就没有了意义”。
每次看到这样的论点,我都有一种看到毒蛇吐信的惊悚之感,相似感觉很多,比如,某次读到一个非常有名的女作家说,“女人从来都不要求男人对她怎么好,只要那个男人对她有过一句暖心的话,她的一生就是有意义的”……
我对这样的同性,这样的言论,是既痛心又觉得恶心的,这样的人假如名气越大,粉丝越多,传播的越广,那么,这种论调就像瘟疫一样,会侵害与毒化更多更多的人,让更多更广更大面积的女人,都成为男人以及这个男权社会的附庸。
我是这么回复那个认为女人没有了爱就一切都毫无意义的年轻女读者的,我说:女人应该为自己而生,她不是任何人的附庸,当然更不是“爱情”的附庸,不需要通过她有“爱情”,她拥有男人的“爱情”来证明自己的价值与意义。每个女人活着都有意义,哪怕她们没有“爱”,但她们还有自我,还可以努力实现自我。
尽管我这么说,但是我也知道,实现自我是困难的,难度远远超过得到一个男人的“爱情”。
相比之下找个男人“爱”你还是容易的,年貌相当,时机成熟,男女之间“爱情”的生发,就像天要下雨一样自然而便当,只是“爱情”生发之后还有一系列的维系,保鲜,巩固工作,关于这些问题,别看市面上有的是砖家耳提面命“教导有方”,别以为套路和“战术”有用,其实,上帝都帮不了你,一切都得看你自己的造化和运气。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9044/1a769bd3ce4e65f2.jpg)
那么,爱情是什么呢?爱情是生活中的一颗绿豆。
比如,大卫爱玛嘉烈,爱的似乎他的世界里只有玛嘉烈;但玛嘉烈的世界里不仅有大卫,还有各种声色犬马,还有劈腿对象,是玛嘉烈的世界比大卫更广阔吗?
不是。只不过是玛嘉烈手里的绿豆比大卫的那颗,略微大一点罢了。
人生要紧握的不仅仅是一颗绿豆,哪怕这颗绿豆有时候看起来很大。罗兰巴特说过一句话,在两性关系中,有时候门开着,可是里面的人却看不见。同理,看不到出口看不到门的人,同样看不到绿豆,西瓜,和整个世界的分别,所以,他们才会理直气壮兼伟大正确地告诉别人:绿豆是女人(或者人类)的一切,没有了绿豆,一切都毫无意义,没有绿豆的女人,毫无价值。
网友评论
但是林保怡的戏确实不错‘
更多新文:
我的个人公众号:wochengjinghong 浮世小团圆